金山寺哪个朝代

金山寺哪个朝代,第1张

金山寺哪个朝代 金山寺始建于哪个朝代

始建于东晋明帝时

水漫金山寺发生在哪朝哪代金山寺简介?

金山寺位于今江苏镇江市区西北的金山上,始建于东晋,高四十四米,周五百二十米,距市中心三公里。

[1] 金山寺布局依山就势,使山与寺融为一体。

寺内主要建筑为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阁、藏经楼、方丈室等。

金山寺自创建以来,经历代修葺,古迹甚多,其中主要有:慈寿塔、法海洞、妙高台、楞伽台(又名苏经楼)、留云亭(又名“江天一览亭”)等。

金山是江南佛教圣地,梁武帝在金山设立了庄严隆重的水陆道场,诵经设斋、礼佛拜忏、追荐亡灵。

金山寺至2016年已有1600多年历史,总共有81位方丈。

全盛时期有和尚3000多人,僧侣数万人。

清朝时期与普陀寺、文殊寺、大明寺并列为中国的四大名寺。

1983年,金山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金山寺为禅宗之正宗,镇江的金山寺朝西,朝向西方极乐世界。

金山寺庙依山而造,殿宇厅堂幢幢相衔,亭台楼阁层层相接。

慈寿塔耸立于金山之巅,拔地而起,突兀云天。

从山麓到山顶,一层层殿阁,一座座楼台,将金山密集地包裹起来,山与寺浑然一体。

整个金山仿佛就是一座宏伟壮丽的寺庙,构成一组橼摩栋接、丹辉碧映的古建筑群,形成了一种金碧辉煌“寺裹山”奇特风格。

北京万寿山的佛香阁、承德避暑山庄“天宇咸畅”的金山亭、扬州瘦西湖中的小金山等,都汲取了金山寺的建筑特色。

江苏省镇江市金山寺是中国佛教禅宗四大名寺之一.金山宝塔,位于镇江西郊金山风景区金山寺内.据《金山寺志》记载:宝塔创建于1400余年前的齐、梁时代,塔高30米,唐、宋有双塔,宋朝叫“荐慈塔”、“荐寿塔”,后来双塔毁于火灾,明代重建一塔,起名“慈寿塔”。

按照古代佛教习惯,一般情况建寺同时建塔,特别是名山大寺,有寺必有塔。

清代咸丰年间,此塔又毁于战火。

现在这座塔是光绪二十年金山寺住持隐儒向北京朝廷呼吁,受命募捐重建的。

当时隐儒奔走南北,沿门托钵,多方募化,并得到两江总督刘坤一的支持,募银29600两,于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经过5年多艰辛努力重新建成,即现在的慈寿塔。

金山高仅四十四米,来到山前,却觉得高耸孤兀,骤生崇高庄严之感,因为金山峰顶慈寿塔的缘故。

寺塔与金山合为一体,造成视错觉,将塔的高度也计在山的高度内了。

山上寺院殿宇鳞次栉比,楼塔争辉,远看山是一座寺,近看寺即一座山,形成了“金山寺裹山”的持点,充分体现了古代杰出的建筑艺术。

江天禅寺即金山寺,最初金山寺庙始建于四世纪前半叶东晋明帝时期名为泽心寺,历史上曾七度毁建,却声誉曰隆,代有高僧。

金山寺山东省庆云县金山寺共20个含义金山寺(海岛金山寺)位于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净土宗寺院。

因建在古汾水河与鬲津古河交汇处的一座孤岛之上,故得名海岛金山寺。

到金宋南北分治时期,海岛金山寺达到鼎盛,成为全国著名寺院。

金山寺始建于隋朝,兴盛于唐朝,相传海岛金山寺便是唐代高僧玄奘出家修行之地。

这也是该寺最为著名的传说之一。

代表景点有觉门、仿古街、吉祥园、二十四孝馆、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贵宾楼等。

中文名称海岛金山寺景点级别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所属国家中国门票价格免费地理位置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开放时间早6:00—晚18:00占地面积1000余亩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所属城市山东省德州市著名景点金山寺、万佛堂收起景区简介海岛金山寺由一寺一街一园三部分组成,即千年古刹海岛金山寺、仿古商金山寺业街和吉祥园,是中国北方著名的祈福旅游胜地,以其神奇的传说与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吸引着八方宾朋。

海岛金山寺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净土宗寺院。

古海岛金山寺建在古汾水河与鬲津古河交汇处的一座孤岛之上,故得名海岛金山寺。

寺院始建于 隋朝,唐宋时期最为兴盛,《金史·地理志》记载了当时的胜景:“地连千亩,建筑鳞次栉比,香火旺盛”,而民间更流传有“骑着毛驴关山门”之说。

相传,唐代高僧 玄奘法师就在古海岛金山寺成长、学佛。

寺院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贵宾楼等建筑气势恢宏,为仿古建筑中的珍品。

宏伟的建筑、大气庄严的佛像雕塑、萦绕耳畔的经声佛号会将您带入超凡脱俗的美妙境界。

金山寺历史沿革被毁原因原海岛金山寺规模如此之大,影响如此之广,可寺院是何因何时被毁的呢?《金史·地理志》(宋代此地属金国版图)对海岛金山寺墟址已有“瓦砾山积”的记述,说明此寺在宋代以前已经被毁。

在古代,寺院被毁大多是朝廷的政府行为和战火所致,平民百姓对佛教寺院心存敬畏,特别是怕遭报应的思想相当浓重,所以平民百姓毁寺的可能性不大;即使是僧侣有不轨行为,发生惩罚报复僧侣的情况,一般也不会毁寺。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估计与明代该县一次大的毁寺事件有关,也许是该事件的误传,导致了上述说法。

明正德年间,朝内佞臣刘瑾密谋篡位,暗与该县洪恩寺住持空孟和尚勾结,藏兵300余,日夜习武 *** 练,并修有地道机关。

后事情败露,皇帝率兵亲剿,将空孟等和尚斩首,寺院被烧毁踏平。

此事件该县受到株连的还有杨和尚寺、肖家寺、铁梁寺、青龙寺等寺院。

庆云金山寺藏经楼隋唐时期,佛教得到了巨大发展。

佛教的盛行,造成了寺院经济和僧侣地位的恶性膨胀。

到了唐末,土地兼并加剧,赋役繁苛,人民相继流亡,许多人出家为僧或投靠寺院为寺户、佃户,以避征役。

众多寺院占有大量土地、劳力,剥夺了相当多的官府所控制的纳税人口和财政收入。

对此,朝廷中有的大臣深感忧虑。

唐武宗即位后,愤然指出:“穷吾天下者,佛也”。

佛教与唐王朝在经济利益上矛盾愈发尖锐,终于引发了唐武宗大规模的禁佛毁寺事件。

会昌五年七月,武宗颁发诏令,禁佛毁寺。

除保留极少部分寺庙,压缩僧侣“编制”外,其余全部限期拆毁,僧尼一律还俗;田产没收,铜像钟磬熔铸钱币,铁像熔铸农器。

武宗分遣御史巡行天下监督禁佛毁寺的法令执行。

许多寺院僧徒平日作威作福,贫苦百姓十分憎恨,闻朝廷诏令,便纷纷涌入寺院,各地寺庙拆毁一光。

此事件毁大寺院4600余所、中小寺院4万多所,勒令26万僧尼还俗,15万奴婢改充两税户,没收良田数千万亩,史称“会昌废佛”。

在唐王朝这一大规模的禁佛毁寺行动中,原海岛金山寺是很难幸免的,《金史·地理志》关于金山寺墟址“瓦砾山积”的记述,恰恰佐证了这一点。

新寺院2004年,杭州天目山居士齐素萍决定投资8000万元重修庆云海岛金山寺。

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近一年的精心准备,该项目于2005年正式破土动工。

新寺院整体结构上,依然延续了佛寺建筑中“ 伽蓝七堂”的传统布局方式。

所有建筑坐北朝南,依中轴线展开,左右对称,主次分明,秩序井然。

走进山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天王殿,殿内供有弥勒佛、四大天王、韦驮等六尊塑像。

天王殿东西两侧建有钟鼓楼,每当悠扬厚重的钟声响起,就会为世人呈现出一副“古刹晨昏天飘香,佛寺早晚金钟鸣”的美好景象。

步出天王殿,迎面便是佛寺的正殿——大雄宝殿。

大殿东西两侧供有十八罗汉。

天王殿后方是正在修建中的藏经阁和 方丈楼,其两侧修有 东西配殿。

配殿的修建依然采用古寺经典的建筑手法,回廊四合,飞檐走拱,雕梁画栋,精美考究。

俯瞰金山寺,中轴线上的建筑用一种断连节奏和高低错落的旋律展开,而轴线两侧的建筑则以一种向心的姿态与之遥相呼应,构成了时空合一的整体,既显庄严得体,又不失佛学文化中的精雅韵致。

金山寺截至目前,寺院的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剩余部分正在加紧施工,项目全部建成后,它将成为冀鲁交界地区规模最大的寺院。

海岛金山寺的重建不仅复原了一大历史人文景观,还为庆云县增添了一处宗教活动场所,同时,它的重建也对发展旅游产业,扩大对外开放有着重要的意义。

庆云海岛金山寺在古玉皇庙旧址上重建金山寺,寺院集纳了我国佛教建筑艺术精华,每一处建筑、每一处塑像都显示了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观后让人流连忘返。

成为江北最宏大的净宗寺院,有“北金山”之称。

庆云着力打造“商贸名城、宗教圣地、生态枣乡”三大旅游品牌,完善市场购物游、休闲度假游、儒释道文化游、历史名人文化游、生态农业观光游五大旅游体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3097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06
下一篇 2022-10-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