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线不带电,为什么还要拉一条?直接用地做零线不是更省钱?直接用一根火线再接一根地线的用电方式,曾经有部分用电不规范的区域使用过,但很久以前这种方式就被取消了,因为这种方式看起来确实是生了零线这一路物理线路的投资,但却增加极大的安全隐患!能节省成本却因为安全隐患而不使用,我们来简单了解下用电安全!上图是我国居民用电的TN-S系统,另一种说法是三相五线制,即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分开设置的接零保护系统,特点:T 电源中心点直接接地N 外露导电部分通过零线接地S 工作零线(N线)与保护零线(PE线)分开的系统,如果上图还不能理解的话,请看下图:上图为电源处的接线方式,中心点出的N线(零线)是接地的,这也是为什么任意相线可以和大地构成回路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在进户线处除了三相制三根相线到户以外,还会到一根零线,那么三相五线制的地线哪里去了?地线不从电源处引入,一般由大楼的接地提供!一、为什么需要零线?我们家用的大都是一路相线和一路零线,因此很多朋友都不知道其实电源由三相,家庭用电功率不大时候一般都是单相电源即可但当前家庭用电功率越来越大,很多新房交付的时候都是三相入户,此时就会发现很多足以应对单相 *** 作的“业余电工”就一脸懵逼了,其实三相就相当于三个单相,但它们的中心点是接在一起的,当三相平衡时,根本无需零线!但事实上由于各家各户用电功率都不一,三个单相在配电时很难做到完全平衡,因此需要有零线来走无法平衡这部分电流!当然在单相配电中零线是不可或缺的!二、为什么有零电位的零线了还需要地线?地线的作用一般理解就是保护用电安全!我们以简单的线路图来解释下地线的作用!理论上电源中心点已经接地,也就是零线和地线的电位是一样的!如上图,三相电源的中心和零线都是接地的,但事实上当零线有电流经过时它的电位并不为零,当电机工作时线圈震动磨损漏电,那么外壳就可能会带点,或者接线时线头松动与外壳接触时也会带点,此时人体如果接触用电设备外壳时就非常危险!例如上图中,电源中心已经接地,但电机外壳没有接地时,就有可能带电,因此有必要用电设备的外壳接地!三、假如不用零线,直接用地线有什么后果?在TN-S系统中,使用一根相线+地线是可以构成回路并且大致正常用电,但有如下风险:1、在TN-S系统中,如果只用一根相线,那么大地就将作为回路的另一条“零线”,它存在电阻,因此接受电源的设备在效率上是有一定的问题的,因为有部分功率耗散在大地中。
2、在相线+零线供电中,不能再使用漏电保护,因为漏电是检测相线与零线之间的电流差异动作的,因为不再有零线(或者零线就是地线),漏电保护无法工作。
漏电保护器原理图3、用电时在接地线周围会形成电压梯次降低的范围,如果有动物或者人闯入这个区域,那么就有可能构成跨步电压触电,当然工频电压的形成的跨步电压并不高,但如果是赤脚走路的话仍然具有相当的风险!因此从用电安全角度来考虑,必须使用地线的,而且在必须要保证地线接触良好,种花家早些年碰到过一个案例,一售楼中心的电压不稳,开关一打开灯泡逐个烧毁,换一批烧一批,经过测量电压高达311V,这明显已经超出了正常的220V,但又没有达到相线之间380V,初步判断是零点漂移,但零线经过检测状态正常,并没有断裂接触不良等状况!但发现在配电柜中有一条怪异的线接在地线排上,跟其他颜色一致但来路不一样,进一步检查发现这根是零线,在检查地线电位很高,检查室外接地桩,早已因施工断裂,简单的说就是因为地线被挖断,导致零点漂移而产生的故障!因此各位可要注意了,首先不要接错线,其次经常检查地线是否牢靠,以免关键时候掉链子了!
题主问题是零线不带电,直接用地线做零线,可以大大节省钱。
这是一个误区,测试笔的原理是,利用电路中的电位差即电压,就会有电流,有电流时测试笔灯泡就会亮,来测试是否有电。
因此在生活中,我们就习惯了,用电工测试笔测试火线亮,表示带电,零线不亮,表示不带电。
实际上我们测的只是证明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电压。
并不说明零线没有用,没有电流,对于我们常用的220伏单相电,电路需要通过火线和零线组成回路,零线和火线的电流是一样的。
那么用大地来组成电路回路是否可行呢?理论上是可以组成回路,实际上是不能这么干。
主要因为:一是不安全我们设计地线的目的,不是用来组成回路的,而是当电路或者电器设备存在漏电问题时,直接把漏电导入地线,接入大地,大地和地线就是等电位,避免人员与大地之间产生电压,接触时产生电流通过人体引发触电等安全事故。
二是增加能耗大地可以看作一个无穷大的电容,可以很好的吸收漏电的电量,大量能量就会因此消耗。
如果把它看成一个大的电阻,实际上会造成电路中的电流比较小,就会造成电器设备达不到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而无法正常工作,大量的电能就会在大地中消耗。
(电流电压有关知识,可以点击我的图像,找到火线和零线要一样粗吗的帖子做参考)。
原创不易,大家觉得有用就给予关注点赞收藏吧,感兴趣就多多留言交流,久久百事通为您答疑解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