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指《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2、史:记述历史史实、地理疆域、官职等的书。
有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的编年体历史著作。
如《左传》;有以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的纪传体历史著作,如《史记》;有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纪事本末体的历史著作,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有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述的国别体历史著作,如《国语》、《战国策》等。
3、子:指战国以来诸子百家的著作及工、农、医等各种科学技术著作,诸如《墨子》、《庄子》、《韩非子》、《本草纲目》、《梦溪笔谈》等。
4、集:是指历代作家诗文集,诸如《乐府诗集》、《古诗九十九首》、《全唐诗》、《古文观止》等。
5、“经史子集”是中国古籍按内容区分的四大部类。
一些大型的古籍丛书往往囊括四部,并用以命名,如《四库全书》、《四部丛刊》、《四部备要》等,可见四部分类对古籍的重要意义。
“四书五经”具体指什么?“四书五经” 具体指什么?四书五经,是“四书”与“五经”的合称,泛指儒家经典著作。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的诸多文学作品当中,四书五经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
四书五经翔实的记载了我国早期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史实资料以及孔孟等思想家的重要思想。
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五部。
《春秋》由于文字过于简略,通常与解释《春秋》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分别合刊。
四书之名始于宋朝,五经之名始于汉武帝。
我的理解是,“四书五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四书五经”是指,儒家几部经典著作,是儒家文化的主要思想宝库。
“四书五经”严格说包括“四书”和“五经”两个部分。
“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书”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四书”名字最早出现在宋朝时期。
南宋朱熹把上述四部书编在一起,进行了统一解释注释,被宋朝朝廷定为“官书”,官方指定教材,在全国推广应用。
之后,元朝正式确定朝廷科举考试考题内容范围就在“四书”之内,这一点明朝和清朝都延续了下来,都是把“四书”作为科举考试大纲书目,必读书目。
我们常说的“八股文”考试题目都是出自“四书”。
“五经”名称最早出现在汉朝,是儒家传授基本知识的五本书的统称。
儒家文化中有“十三经”之说,是儒家奉为经典的十三本书,“五经”就是其中流传最广泛的五本书。
广义的四书五经应该是指包括上边四书五经在内的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所有古籍书目。
四书五经泛指一切古代书籍。
我理解一般老百姓口中的四书五经应该是后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