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现象确实很普遍,我在给孩子选书时也思考过这个问题,而且在未来10-20年内,大概还会如此。
为什么呢?儿童文学的发展依赖于教育的大面积普及,还有儿童心理的认知神深化。
这些在西方,是从18世纪工业革命后就开始了,经济高速发展,带动了儿童普遍受教育的机会。
大人也开始认识到,孩子和大人是完全不同的,不仅仅是缩小版的大人,而是有独立意识和发展过程的个体。
那时也是西方的文化大爆发时期,儿童文学也随之细分出来,成了一个独立的门类。
外国的儿童书籍,发展到现在已经非常成熟。
作者的创作状态很放松,可以站在孩子的角度和高度来观察世界,把他们所看到的的世界用文字和图画描绘出来。
有些是儿童生活的翻版,有些是大人和孩子之间的互动,还有从孩子视角引发的幻想世界。
种类繁多,语言生动有趣,情节紧贴孩子所思所想。
尤其是6岁以下的低幼绘本,替孩子们说出了他们还不能表达清楚的想法和疑问。
反观国内的儿童文学,真正开始发展是最近二十年。
在这之前,儿童文学沿袭了冰心一代的创作风格,站在大人视角来对孩子进行说教,英雄故事、成功事迹、历史典故等,落脚点总会教导孩子刻苦奋斗、积极向上、善有善报之类的道理。
对孩子来说,缺少了对孩子心里的贴近和理解,读起来自然没有那么强烈的吸引力。
为什么说未来10-20年还会如此呢?正在成长中的10后、20后,是真正意义上教育普及的一代,也是物质生活极度丰富的一代,他们对精神世界的养料汲取,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对生命的探索,都是原生态的。
未来有创造力的一代一定是从他们中间诞生的。
对于我们来说,可以提供给他们尽可能多的养料,扩展视野。
确实是题主所说的情况,不单单是儿童读物,即便是关于亲子教育的、儿童心理的、原生家庭的,比较出色的都是国外作家所编著,而且就事实而言,看了国外的这类书籍再看国内作家的书籍,简直就是“伪原创”。
不信你在各大书城搜“原生家庭”,基本国内作家的都是脱胎自美国作家苏珊福沃德博士的,有心思些的会添加国内的实际案例(比较喜欢武志红老师的《为何家会伤人?》,但其中也大量引用了国外的理论知识)。
不得不承认的是,在关于儿童方面的研究,国外要领先国内很多,这也就使得他们出版儿童读物时更站在儿童的角度去思考,如何写才能方便孩子理解,并且同时符合孩子的心理发展要求。
而国内的一些儿童读物,例如题主所提到的《大闹天宫》、《哪吒闹海》,是提取自我国四大名著中的部分情节,因为本来西游记等就不是面向儿童的,原版的《西游记》里面有着很现实黑暗的一面。
国内这些改编出来的儿童读物,在我们的认知中很难单独一个章节去讲,给孩子讲《大闹天宫》,就涉及前面的铺垫,这要求家长自身有此类的认知,推广的难度比较大;另一个层面,则是一部分家长自身对这些故事情节的熟悉,不用依靠读物就能给孩子讲。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书籍涉及文化层面,需要积累沉淀,而国外的读物则不然,他们更多的偏向技巧类。
打个比方吧,就如退烧问题,中医讲究个调理,西医讲究消炎。
这样一来西医的退烧就显得很快,而中医就需要一段时间的调节。
最后做个小结吧,在我看来,读物这方面确实要中西合璧,而不是让我们中国的文化去学习西方的快速见效,孩子成长需要技巧吗?这是肯定的。
孩子的成长需要文化沉淀吗?这也是必须的。
不要带着偏见去看待国内的出版读物、国外的出版读物,给孩子讲科普的同时,也不妨碍给孩子讲四大名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