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二种读法,一种是二个二个读,eighteen twelve,第二种读作eighteen hundred and twelve.
为什么不读英语报纸呢?(whynot……?)为什么英语很难学?目前我在外企上班,水平可以给老外实时翻译,带老外玩,而且每天都用英语;毕业之前,我的想法和你一样,这英语太难了!我的高考成绩是英语勉强及格,大学英语经常逃课;那个时候我觉得我一辈子都不用用英语吃饭,但是后来打脸了...先说说英语难在哪里吧?我觉得有3点:上学时的教育制度给英语学习带来了障碍;坚持住的人很少;英语应用场景很少;1.上学时的教育制度给英语学习带来了障碍先来说说小孩子是怎么学语言的吧。
小孩子一般在1岁到2岁之间,会陆陆续续说话,而且说的也很不清晰,勉强会说爸爸妈妈,但是随时年纪的增加,会说的词语越来越多。
但是注意一点,就是孩子虽然会说,但是他不会写。
包括语言学家克拉申也说过,语言的学习重在输入,然后才能输出;小孩子输入了1年~2年,每天爸爸妈妈对着孩子讲话,然后他才会说。
但是我们上学时老师是怎么教我们学习的呢?很简单,就是天天背单词、学语法、做题;每天有多长时间花在听力上呢?极少!所以为什么大家都说我们学的是哑巴英语,因为输入量不够,怎么可能输出呢?这不现实!明显违背学习规律啊。
但是教育制度,是用成绩区分好坏,我们也理解制定制定者,但是确实不利于语言学习。
2.坚持住的人很少语言学习是一个非常长期的过程,不可能因为你读了基本英语书,背了几十篇文章,随随便便就能学习成功的。
大部分人即使是找对了学习方法,也很难坚持住,因为他们没有目标,不知道学习英语的目的是干什么。
是因为出国?是因为考试?是因为工作?是因为跳槽?当你没有目标的时候,很难坚持住每天学习。
诱惑力太多,比如:刷抖音多好?躺着睡觉多好?逛街过好?为什么要学英语呢?所以很多人在自己目标不坚定的情况下,就放弃了。
3.应用场景很少对于普通人来说,平时有哪些能用到英语的地方?极少!比较常见的就是:英语角、英语外教班、平时工作等等。
我们逐条分析:首先英语角是需要慎重去的地方,因为那里到处充满了错误。
比如:英语角的翻译:English Corner这在中国是很常见的,但是要是和老外说这个,他会很疑惑,Corner在英语中的理解是处于不利的境地。
像是这种错误表达,太多了。
跟着错误学习,能学好?英语外教班确实有老外教你说英语,但是首先费用真的是昂贵,毕竟人民币和美金的汇率很高,老外是按照他的美金标准收费,也理解。
其次就是说的太多,听的太少;如果你的基础好还可以,如果你的基础差,说实话,你的英语水平很难有大幅度提升。
平时工作也能和老外对接,但是这种机会毕竟很少,全国14亿人口,有多少人能在外企或者做外贸的工作?对于少数人,确实可以。
但是即便这样,也达不到我们的预期,像是我的同事,很多都是欧洲和美洲的留学生,他们表示,现在英语水平下降很快,主要是因为用的少的,不像大学那么多。
所以以上总结,是针对英语难点从客观和主观问题分析的。
如果你现在已经毕业了,还想好好学习英语,那么我建议你通过美剧学习英语,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方法,我已经坚持学了2000小时。
如果你感兴趣,记得关注我!
现今,学外语似乎已经成了中国人的痛,大多数人对英语深恶痛绝。
学外语花的时间,金钱和精力比其他科都多,但效果又最差。
不算小学,从初中开始学起,到大学毕业,整整十年,能说上几句的人却不多。
那么英语真的那么难吗?正相反,英语很简单。
那么为什么大家都认为英语难呢?我个人认为主是学习方法不正确,那么什么原因导致方法不正确呢?是因为没有真正搞清楚外语和母语的差别。
首先,我们看一看汉语和外语的本质区别。
我们都知道母语和外语不同,但究竟是如何不同的却很少有人注意。
多数人都知道母语和外语的不同就是语音不同,文字不同和语法不同。
较专业的人可能会告诉你,汉语是表意文字,外语是拼音文字。
但在教和学过程中并没有体现出这一区别,还是按照教表意文字的方式教表音文字。
其结果就是现在的状态:大部分人没学会。
下面我就把汉语和西方语言的本质区别和大家探讨一下。
首先看看我们的母语。
我们每天都在使用自己的母语,好像没什么可说的。
我们对她太熟悉了。
但我们必须承认,我们对母语的了解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好。
对于大多数外语教师来说,他们能把外语语法讲的头头是道,却不知道汉语还有偏正词组这样的结构。
那么汉语和西方语言的根本差异究竟是什么呢?是的,上面说了,汉语是表意文字,西方语言是拼音文字。
那么问题就来了。
汉语怎么表音,外语又怎么表意呢? 咱们现在就比较一下。
从语音角度讲,汉语是世界上最简单的语言。
在普通话中,一共只有213个音节,乘以四声,实际时用的音节有八百左右。
这就是说,汉语的全部语音就这八百多个音节,没有了。
汉语大字典中一共收录了五万六千多个汉字。
这么多汉字,只用了八百多个音节,这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
我们上学前就把这些音节的绝大部分都学会了。
到上学时,我们只要认字就可以了。
汉语是世界上同音字最多的语言。
几乎每个音节都有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同音字。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只yi这个音节,四声加起来就有170汉字。
而西方语言呢?就英语而言,几乎每个单词都是一个独立的发音。
英文中还有几个同音字,如see和sea,dear和deer。
和汉语比太少了。
那么这意味着什么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得问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学外语时,什么最难学?我问过很多学生。
他们有的说背单词难,有的说语法难。
这些答案都不对。
学外语最难的是记住那每个单词的发音。
为什么?因为语音转瞬即逝。
一个陌生的发音在大脑中保存的时间只有几秒钟。
不信你去教一个从来没学过外语的人一个单词的发音。
他很有可能跟你说:你再说一遍。
或是:唉咋说?咋说?我们没觉得母语的发音难,那是因为我们有意无意地花了大量的时间泡在这个语言环境中。
就汉语而言,那八百多个音节在我们会说话前就听了几百甚至几千遍了。
到一周岁左右会说话时,我们只是嘴还不大好使,有些音还发不准。
等到五六岁时,我们的嘴好使了。
就什么都会说了。
现在有好多儿童真人秀节目。
有些孩子不但口齿伶俐,而且思维敏捷。
那么西方语言呢?在西方语言中,每个单词都是一个单独的发音。
有的单词是一个音节,有的是几个音节。
这样看来,他们需要记忆词汇的量和实际的音节量就比我们大多了。
举个简单的例子,“国际化”这个词,汉语三个音节。
英语是八个音阶:internationalization我们都知道,只要认识三千左右汉字,平时的生活和工作就够用了。
那么英语呢?在陆谷孙主编的英汉大词典里有个词汇量测试表。
那里说,若自测结果不足六千词,你只是英语国家一般学童词汇能力,用英语进行读写交际会遇到严重困难。
一万二到一万八是受过寻常教育的一般成人词汇能力并具有基本的读写交际能力。
两万四到三万才是受过良好教育的词汇能力,读写交际游刃有余。
据说莎士比亚在其作品中用了一万六千多词。
普希金在其作品中用了两万一千多词。
但是他们认识的词汇量一定是大于他们在自己的作品中使用的词汇量的。
现在可以回答上面的问题了。
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我们学外语时需要记忆词汇的量要比汉语大得多。
作为中国人。
我们认识的字再多,也只用那八百多个读音。
而英语要认识六千个单词,你就要记住六千个读音。
换算成音节,可能就是一万多。
我想我不用再啰嗦了。
那么我为什么要先从语音开始进行比较呢?因为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基础。
世界上有没有文字的语言,却绝无没有语音的语言(当然,哑语除外)。
任何语言都是以语音的形式在大脑中存在的。
口语交际自不必说,就算你写文章,不说话,内心里也是用语音进行思维活动。
所以,学习语言,语音是重中之重。
初学者必须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在记忆读音上。
实际上,所有语言的学习都是从语音开始的,学语音就是培养对语言的感性认识。
只有感性认识积累到一定的量,我们才能对它进行理性分析,研究它的规律,用它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通过上面的比较。
似乎汉语更好学,外语更难学。
非也。
的确,单从语音记忆角度讲,汉语的记忆量是很少。
但学语言不只是学语音,还有文字。
把文字加进去就扯平了。
我们学习母语时发音的问题早就解决了。
但到了识字阶段,我们的优势就没有了,我们中国人认字时,由于文字和读音没有必然联系,我们是把这个字的字形和读音人为地捏在一起,或者说是先有读音,然后造出文字。
文字和读音没关系。
为了记住一个字的写法,我们只能把这个字反复写几十遍,直到老师听写时都能写对为止。
既使上学时记住了,毕业后,如果久不读书看报写作,还会忘记。
汉语的文字是用来区别语义的由于汉语的同音字很多,所以单凭读音就很难区别字义。
我们是通过语境和字形来区别字义的。
如果我只发出youyu这两个发音,你就不知道我说的是连词“由于”还是名词“鱿鱼”。
而西方语言,大部分词汇可以只通过读音就能区别词义。
except 和expect尽管长得很像,但读音完全不同。
顺便说一下自己的观点,未必正确。
我们都有提笔忘字的经历。
阅读时也会遇到生字不会读,有的根据上下文能顺下来,有的不能。
如果你没记住一个生字的读音,下次见到它你还不会念。
汉语中有通假字,外语可没有。
先秦出现的通假字可能是因为各国文字不统一造成的。
两汉以后的通假字可能是继承了先秦的,通假字实际就是错别字。
在许慎编写《说文解字》之前,中国还没有字典。
而《说文解字》也不能像现在的词典那样根据读音查字。
古代没有现代的汉语拼音,人们无法根据读音在字典里找出一个自己想要的汉字。
《说文解字》的功能只是当你阅读时,遇到不认识的字,你可以根据偏旁部首去查这个字的解释,用反切把它读出来。
无论多大的文豪,都有可能在写作时忘记了某个字的写法,因为无法根据读音查字,就用一个或是词形相近,或是读音相同的字代替它。
比如,古人经常用 “盖” 或 “曷” 字假借为 “盍” 字。
而这个 “盍” 字有等于现在的 “何” 字。
古代能留下文字的人都是大学问家。
我们不能说人家用错了字。
那是对人家的大不敬。
我们就把那些字叫做通假字,或假借字。
我们用错了就是错别字。
进入文字学习阶段,拼音文字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拼音文字基本上不会出现不会读的现象。
因为文字的形式已经告诉你它的读音了。
在读英语时,一旦你掌握了拼读规则,一个词,无论你以前是否见过,你都能读出来。
这个词的读音忘了也不要紧。
当你读到它的时候,看见词形就会读了。
即使是没见过的词,也可以根据听到的读音写出来。
我让学生听写英文小说时,遇到生词,我就让他们根据读音把词拼写出来。
这就是拼音文字的优势。
英语词典还有音标,俄语词典根本没有音标。
直接看词读。
至于如何把那么多词汇的读音记住,那只能交给时间,并且必须从听力入手。
不要以为学会音标就万事大吉了。
音标和实际发音即非常接近,又相去甚远。
一句话当你听不懂时,你会觉得:这是什么鬼?怎么和我想象的发音完全不同。
一旦你懂了,你会发现,和音标分毫不差。
因为你想象的发音是错的。
只是你太自以为是了。
如果方法正确,你就会觉得英语不难。
但是,什么才是正确的方法呢?现在的很多老师都让自己的学生每天背单词,老师也每天考单词,但初中生背了三年,有的可能连五百个词都不认识。
三年时间,两千来个单词,每天记两个词就够了。
可很多人就是没记住。
为什么? 当然因素很多。
但方法不正确一定是主要原因。
我们在学外语时忘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那就是我们学母语时,是先学会说话,后学认字的,其实,任何人学母语都是一样的,先说话,后认字。
我们都花了六七年的时间学说话,然后才开始在学校正式地学认字。
而学外语时却省去了这个学说话的过程,直接开始学认字。
这实际是相当困难的事情,因为我们没有感性认识的基础。
我们只能靠死记硬背把感性和理性的东西一股脑地灌到自己的脑子里。
这是个非常痛苦的过程。
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人过了最初的新鲜感之后,对外语的兴趣会直线下降,直至讨厌外语,痛恨外语:外语太难了!是谁规定必须学外语?我要知道,一定弄死他。
外语老师太讨厌了,他罚我把单词写100遍,等等这些抱怨就都来了。
我们都知道,学语言的顺序是听说读写。
这个顺序不能变。
一定要先听,然后才是说,读,写。
那么怎么听呢? 其实,听力训练不是为了听懂什么,而是为了听准读音。
初学者听到一句话时,首先困扰他的不是这句话的意思,而是根本没听清发音,一串发音瞬间就出来了。
这一串发音中有几个词?词和词之间的界线在哪儿?一概不知。
学外语的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即,听到一句话不懂,但看到这句话的文字,都认识。
所以,在初学阶段,应该把主要时间花在模仿和记忆单词和句子的读音上。
无论是学单词,还是学句子,一定要听英美人的发音,感受他们的发音方式,语调,连读等。
而且应该是反复听并反复模仿,通过听和模仿把单词的读音记住。
这时书写并不重要。
我们听不懂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没有把读音和意思联系起来。
我们只是把文字和意思联系起来了。
我们要学会先把读音和意思联系起来。
至少把几百个词和一定量的句子读熟,然后再去练书写就容易多了。
我在从另一个角度谈一谈语音的重要性。
我们很多人都有上外教课的经历。
外教一开始都鼓励我们大胆地说,别怕说错。
我们本族的英语老师也这样鼓励我们。
但我们还是说不出来。
为什么?因为我们大脑中空空如也,单词和句子的读音一点也没有,我们不是怕犯错误,而是连犯错误的能力都没有。
犯错误不可怕,反正又不是母语,说错了正常。
说错了大家哈哈一笑,不丢人。
但脑子里得有犯错误的材料啊。
知道了东西方语言的差异,我们就应该知道,学习西方语言应该从哪里入手了,对,就是记读音,而为了记读音,必须学拼读规则。
不能像学汉字那样死记硬背,一个字写几十遍。
另一个区别就是西方语言依赖语法的语言,汉语是依赖语义的语言。
任何一个母语使用者都觉得自己没学语法也能使用语言。
实际情况是母语的语法是自然习得的,因为平时周围人说话时很少犯语法错误。
我们很少听到错误的表达方式。
我们周围的人总是用正确语言。
至少在儿童时期,我们犯的语法错误都被父母纠正了。
所以我们学的都是正确的语言。
我们以为我们不会语法,其实我们只是说不出语法原理。
但绝对会用。
另外,语法还分词法和句法。
句法原理各种语言没有本质的差别,只是表现形式不同。
各个成分在句中的位置不同。
有的语言语序比较固定,如英语,有的比较随意,如俄语。
这很重要。
也是学外语时必须学习的。
但我所讲的西方语言对语法的依赖不是句法,而是词法。
西方语言都是有词形变化的,如名词的复数,动词的变为,形容词的比较级等。
但汉字是没有字形变化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汉语是没有词法的,我们可能写错字或用错字。
比如,我可能把已经的“已”字写成了所以的“以”字。
这是用错字了,但我并没有把这个字写错。
但如果我用英语说,I go to school yesterday. 这个go就写错了,尽管意思是对的。
西方语言中人称与动词形式相匹配的非常重要的。
汉语中,我们只要把词义用对就行,西方语言中,不但要用对词义,还要用对词形。
你不能说,She stay at home every day. 你必须说,She stays at home every day. 尽管只差一个字母,意思也没错,但这个句子不给分的。
汉语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所以,初学外语的人一定要在词法上下功夫。
词法掌握好后,就要在句法上下功夫了。
但学语法不是为了考试。
而是为了解决学习外语时遇到的问题。
同样放在句首,为什么这句话的“我”字俄语用я,而那句话却用меня。
没有两种语言的语序和语法结构的完全相同的。
同样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另一种语序说出来,你就完全不懂了。
初级阶段学语法的目的就是解决理解语言的问题。
或者叫解决语言输入的问题。
那么学到什么程度算是初级阶段呢?我告诉你,五六千词之前都算初级阶段。
也就是语言的输入阶段。
综上所述,西方语言并不难,只要按照语言学习的自然规律学习,按照西方语言自身规律学习,大家就都能学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