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专委特邀心理问答专家志愿者单正巧:其实给予和接受是同一件事。
给予的喜悦,等同接受的喜悦,接受的喜悦,等同给予的喜悦。
当我喜悦的给予时,我通过完成我的任务,去贡献他人而得到治愈。
举例来说,“职业倦怠感”的核心议题是对自己不满意,不等于不像自己,而是不像我喜欢的自己,我没有那么喜欢这样的我。
那么怎么解决呢?答案很简单,让自己有机会做喜欢的自己,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去做义工,没有任何酬劳,只是单纯做一些好事,去帮助别人,当我们能用自己的职业能力和专业帮助人,会更喜欢自己,会更喜欢有这份专业的我,更有很大的价值感,似乎更接近真正的我,接近理想的我。
在助人的同时,如果有机会认识新朋友,人家认识我,而不是我的职业和身份,抛开了世俗,交到的是真朋友,而不是人脉!佛学里讲究因果报应,我们帮助别人,就是种下善因,俗语云: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帮助别人,是为自己积福,甚至是为子孙积福,所以才有“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的说法,所以呢,还是要有助人的善心善举!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与被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同样也说明了,人是有帮助他人的内在需求的,在助人的同时也是成长与升华了自己,而这可以让一个人,更加的心身健康与和谐。
因为帮助别人实现愿望,自己当时的感觉难以言表!类似下文:为满足老人愿望,大学生拼出“樱桃国旗”!场面壮观、感人!导读:生在新社会、长在国旗下的人们可能难以想象一面国旗在一个人心中的重量,人们能做的只有珍惜当下和谐美满的生活。
但是,今日有这样一则新闻感动了很多人。
大学生拼出“樱桃国旗”,只为老人圆梦,场面壮观、感人。
到底怎么回事呢?带着好奇,我们一起去看看。
新闻故事的主人公是辽宁大连的一位大爷阎传洪,一辈子种樱桃,老人一直心中有一个梦想:去天安门广场看一次升旗仪式。
6月18日,大连科技学院的学生在下乡服务中得知老人的心愿,果断行动。
“樱桃国旗”为满足老人看升旗愿望,学生用了千斤樱桃,历时三个小时,制作了一幅长7米、宽4.7米的“樱桃国旗”,场面壮观、感人。
制作中,学生们将红樱桃铺满地,以黄楼桃填充五角星。
感动看着学生拼成的“樱桃国旗”,老人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最后从树上摘下的樱桃本就需要二次分拣,经过此次摆放之后再次进行了售卖。
个人看法看完上述新闻,我隐隐感觉心中有股能量,说不上来是感动,还是为生在新社会自豪。
人的一生就算穷困潦倒,就算无人问津,就算富得流油,但是都有一个梦想。
人们总说:“人如果没有了梦想,那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有的人为了追求梦想,穷极一生;有的人为了梦想,遭遇了旁人的冷落和不理解;有的人为了梦想,人前显贵,背后却发现身边贴心的知己空无一人。
也许因为这样,每个人身边都有一群伙伴。
旁人看着不理解、看不透,但是有时候只有当事人才能够知道原因。
这或许也就是人们常常感叹的事情吧:人生最可贵的就是有一帮朋友和你一块“2”下去。
回到今天的主题,老人的心愿用别样的方式了了。
可以试想一下,一群人帮助自己实现了愿望,那种突如其来、那种瞬间被惊喜冲击到的感觉,又惊又喜又感动。
每日一问:大家觉得“樱桃国旗”能不能实现老人的愿望?温馨提示:本文为个人原创,禁止抄袭和搬运,文中新闻、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删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