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鸡为什么吃虫子作文300字

小鸡为什么吃虫子作文300字,第1张

小鸡为什么吃虫子作文300字 小鸡吃虫子看图写话为什么大公鸡可以吃掉含有剧毒的蜈蚣

小时候我家养了一只大公鸡,我就曾亲眼看见它吃了一只大蜈蚣,当时还暗自窃喜:今晚有肉吃了,没想到它不但没死,吃完蜈蚣以后还立马变成公鸡中的“战斗鸡”,追了我跑半里路。

我也纳闷:五毒之一的蜈蚣被公鸡吃了,居然一点事没有?我家养的大公鸡,看家的“本事”不比我家的大黄狗差,但是唯一让我愤怒的就是它连自己家人也啄,我每次不论是出门还是回来手里都得是先准备一根小棍子,因为被它“啄”一下真的是太疼了,所以我与家里养的大公鸡的“恩怨”颇深,要不是还要靠它“传宗接代”我早就让我妈把它炖了。

吃完蜈蚣的大公鸡足足跟我对战了10分钟,我被它叨的胳膊出了血,它被我打的翅膀受了伤,我们才停止了“战斗”。

很久以后回想当时的情景还觉得非常好笑,但是我对我家大公鸡吃了蜈蚣居然没事的情况非常好奇,以至于做了一番深入的研究: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公鸡的身体构造公鸡,别名(雄鸡),其性格英勇、顽强、好斗。

鸡嘴也叫做喙,这是鸡啄食和自卫的器官,尤其公鸡的鸡爪又粗又长,就像一把锋利的抓钩,让地里的虫子无处可逃。

鸡爪上布满了厚厚一层角质物,相当于鸡爪的“防护甲”。

鸡的脖子下面有一个叫鸡嗉囊的器官,用来储存食物,这也就是为什么鸡吃了蜈蚣没事的重要一个环节之一。

作为农村的“三霸之一”公鸡勇猛、好斗。

但是一般情况下不会主动攻击人的,公鸡具有领地意识,如果进入了它的地盘,或者出于保护母鸡,和小鸡的目的从而攻击人类,还有就是公鸡要树立它在鸡群中的威信,保护鸡群。

所以如果家里有小孩子的,一定要看住孩子不要招惹大公鸡,大公鸡冷不丁的扑过来啄一口,就是不被啄伤也会被吓哭,如果不巧被大公鸡不小心啄了眼睛,后果不堪设想。

鸡和人一样也是有性格的,有的温顺胆小,有的勇猛非常,所以对不熟悉的鸡,不要让孩子随便招惹,一定要保持距离为好。

再来我们了解一下五毒之一的蜈蚣蜈蚣和毒蛇、蜘蛛、壁虎、蟾蜍这五种有毒动物合称五毒。

蜈蚣的脚呈钩状,锐利,钩端有毒腺口,一般称为腭牙、牙爪或毒肢等,能排出毒汁。

如果不小心被蜈蚣咬一口会非常疼痛,周围红肿,严重的会导致休克,心脏和呼吸麻痹,甚至死亡。

蜈蚣是一种喜爱阴湿环境的动物,它们背部有着比较坚硬的外壳,攻击力也是很厉害,因为它们体内带有剧毒,所以很少有动物去招惹蜈蚣,但是大公鸡除外,蜈蚣对于大公鸡来说是非常难得的美食,所以蜈蚣遇见大公鸡只能自认倒霉了。

但是生活中如果我们不小心被蜈蚣咬伤,如果是很小的蜈蚣,皮肤出现红肿,疼痛,一般过几天就好了,但是被毒性较强的大蜈蚣咬了一定要即使就医,因为大蜈蚣极有可能引起全身中毒现象,甚至休克。

如果家里出现蜈蚣,去药店买一雄黄或者生石灰,阴暗潮湿的地方经常撒一些,在门口和窗口和蜈蚣有可能撒入的地方也撒一些,保持干燥,效果据说不错。

其实一般情况下,你不去主动招惹小动物,小动物也不会招惹你,所以平时一定要善待小动物哦!那么很多人肯能纳闷了,为什么大公鸡可以吃掉含有剧毒的蜈蚣,而毫发无损呢?前面我们介绍过了,大公鸡有一双非常锋利又强壮的爪子,蜈蚣在受到攻击时会立马释放毒素,并蜷缩身体进行防御,但是大公鸡有一身蓬松的羽毛,加上爪子上有一层厚厚的角质,所以蜈蚣的毒素根本进入不了公鸡的身体里面,加上公鸡的嘴巴异常尖锐,蜈蚣小小身体和外壳怎么能抵挡公鸡嘴巴和爪子的攻击呢。

最关键的是公鸡吃掉蜈蚣以后,食物最先进入的器官是鸡嗉囊,在这里被发酵软化,然后在进入胃部被公鸡胃里非常强大的消化酶分解掉毒素,蜈蚣的毒液主要是溶血蛋白,只要不让它接触到血液,蜈蚣的毒就不会产生作用,不但蛋白质类的毒素很容易被公鸡消化,而且鸡的肝脏还有排毒功能,那么自然就不会对公鸡产生很大的影响了。

但是还有一种民间说法就是公鸡虽然吃掉蜈蚣后不会中毒,但是会变得更加凶猛,这是为什么呢?毕竟蜈蚣是有毒的,虽然对公鸡没什么致命的影响,但是多多少少还是会有些副作用的,可能是蜈蚣体内的一些成分促使公鸡体内某种激素分泌更多,让公鸡短时间性情暴躁,变得更加凶猛异常。

但不是所有公鸡都会这样,有的公鸡吃掉蜈蚣以后也不会有什么异常反应。

文章开头我说公鸡吃完蜈蚣以后,变得异常凶猛,可能就是我家这只公鸡刚好起了反应,还好那时我跑的时候顺手捡起一根木枝,要不然当时那么小没准就会被它啄成什么样子也未可知。

总的来说: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相生相克是大自然的自然法则,我们无权干涉。

但是作为人类我们不要无缘无故的去招惹小动物,虽然公鸡有时会很凶猛,但是也不要动手打伤它们,吓跑它们就好了,公鸡作为人类的好朋友,一直很人们生生相息,记得以前农民伯伯全靠公鸡打鸣知晓天要亮了,该起来干活了。

蜈蚣虽然有毒,但是中药就是利用它的毒性来治病,凡事都有两面性,动物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要善待每一个小生命哦。

一物降一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33083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06
下一篇 2022-10-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