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答!关于怀疑古代以鳄鱼为龙问题没有什么研究,有人怀疑过,但无证据。
鳄鱼属常见动物,以华夏文化不会把常见动物作为图腾崇拜的。
其它民族崇拜常见物是另有原因。
几千年崇拜的龙和凤,难以相信实有其物。
即便是龙凤形象也是屡有变化,越来越丰富。
一个大民族且分布广泛,相距遥远,能崇拜龙凤如此广泛深远,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可惜目前还未有具说服力的见解和证据。
鳄鱼凶残威害人类,能作为世代崇拜的对象吗?河南出过龙形摆品,只是证明那个墓主年代的想象而已,不足证明实有其物。
象阿狗阿猫之类,没有神秘感,也不可能作为一个大民族的图腾崇拜。
图腾崇拜既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部族融合史的反映。
上古各部族崇拜也有多样化,随着兼并和归属及整合,图腾也逐渐统一。
如龙的形象,从红山文化的玉猪龙到明清的龙,差距很大。
龙咀象鳄鱼,龙角又象鹿,应该是伴随部族合并逐步丰满和吉祥。
东夷最早为鸟图腾,传说少皓帝即位时有凤飞落祭台,因而以鸟为官。
龙凤结合是否象征华夷两大部族融合?这类从原始崇拜到文明图腾历史太久,没有任何记载能完整说清。
至于虎方、鬼方和人方等,既是分布区域问题,也是风俗差异和部族区别问题。
也许还有图腾崇拜问题。
总之,考究龙凤来源,不能按图索骥,漫长民族史有许多故事,我们至今无法搞清。
现在的人们只能猜测而已。
至于鳄鱼称呼问题,我所见甲骨文书籍中还没有确凿的证明。
说有容易说无难,也许有人见过,欢迎网友讨论。
古代的龙并不是鳄鱼,从古代的很多出土文物中就能推断出这点。
最早的“龙”字出现在甲骨文中,就是下图这个。
古人创造的甲骨文就是象形字,根据物体的外形发明的字。
从甲骨文的龙字就能看出来,在古人眼里的龙大概是什么样子的。
从这个甲骨文可以看出来,古人想象中的龙应该是类似蛇的样子,身子长长的,没有脚,有头,但是比蛇多了一对角。
后来商周一直到秦朝,出土的文物中有很多龙型的玉器,基本都是这么个样子,更多的像蛇。
和鳄鱼的样子完全不沾边。
而且中国的鳄鱼提醒非常小,最大也只有两米长,跟古人描述的龙的体型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的。
各种证据表明,鳄鱼根本就不是龙。
长脚的龙,也就是现在流传最广的龙的形象,是汉朝以后出现的。
至于古人如何称呼鳄鱼,最早是称为鼍。
古人会用鳄鱼皮来做鼓。
还有叫猪婆龙的。
到了唐朝的时候就有了鳄鱼的叫法了。
韩愈到潮州做官,发现地方鳄鱼成患,经常发生吃人的事件,还专门写了篇《祭鳄鱼文》,可见至少在唐朝时候就有了鳄鱼的叫法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