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冬天得诗句是什么

描写冬天得诗句是什么,第1张

描写冬天得诗句是什么 描写冬天的诗句有哪些描写冬天的诗句都有什么

江雪唐代·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塞下曲唐·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夜泊荆溪唐·陈羽小雪已晴芦叶暗,长波乍急鹤声嘶。

孤舟一夜宿流水,眼看山头月落溪。

小雪唐·戴叔伦花雪随风不厌看,更多还肯失林峦。

愁人正在书窗下,一片飞来一片寒。

小雪日戏题绝句唐·张登甲子徒推小雪天,刺梧犹绿槿花然。

融和长养无时歇,却是炎洲雨露偏。

对雪唐·高骈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岐。

和萧郎中小雪日作唐·徐铉征西府里日西斜,独试新炉自煮茶。

篱菊尽来低覆水,塞鸿飞去远连霞。

寂寥小雪闲中过,斑驳轻霜鬓上加。

算得流年无奈处,莫将诗句祝苍华。

小雪后书事唐·陆龟蒙时候频过小雪天,江南寒色未曾偏。

枫汀尚忆逢人别,麦陇唯应欠雉眠。

更拟结茅临水次,偶因行药到村前。

邻翁意绪相安慰,多说明年是稔年。

别董大二首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小 雪唐·李咸用散漫阴风里,天涯不可收。

压松犹未得,扑石暂能留。

阁静萦吟思,途长拂旅愁。

崆峒山北面,早想玉成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描写冬的诗句有什么有哪些关于冬天的诗句?

首先想到的是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再选两个大诗人写的诗: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尊无绿,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杜甫的《对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白居易的《夜雪》。

我来延伸话题谈一下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先看上阙: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茫茫;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先从字面上分析:祖国冬天的风光,千万里都在冰冻时,只见白雪飘时。

看看中国的长城内外此时,只剩下了茫茫的白雪,就连黄河这样的大河,也不见了波滔。

重山峻岭此时如巨大的银色白蛇在起舞,高原丘陵又好像有腊白色的巨象飞奔,都想去与天比比高低。

要是晴天的时候,红红的阳光与白雪相映交辉,真是特别的美丽。

毛泽东在诗的这上半段,把中国冬天的景色写的大气磅礴,美丽的北国风光,在他的眼里,特别是他的胸怀里,虽然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似有静美的意境,但更有如动起来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豪迈情怀。

一静一动一气呵成,文彩飞扬。

再看《沁园春.雪》的下阙。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彩,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写诗词,不仅大气豪放,也见大志向,更有大见识。

祖国大好河山如此美好,当然有许多英雄豪杰为它折服,而在做出历史的贡献,留下了自己的印迹。

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差文学和文治能力。

成吉思汗更是只会,骑马射箭打天下无治国谋略。

这里略输和稍逊及只识用的非常准确,真大见识。

毛泽东提到的这几位中国历史上的帝王,文学和文化思想方面做的不够出色。

如秦始皇就有“焚书坑儒”之事,汉武帝更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为,显然都不重文治,文学水平和文化思想都差那么一点点。

但是毛泽东没有否定这几位帝王历史的作为,略输、稍逊、只识用的恰到好处,也见胸怀。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更是诗的高潮精彩收尾,毛泽东的志向就在于此。

毛泽东是大诗人,大政治家,他在文学、文化、思想、政治上完全超越历代帝王,他改变了中国。

中国的最伟大的风云人物当然是毛泽东。

写冬天写雪的诗词当然还有很多,李白有“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的诗句。

苏东坡有“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的诗句。

还有其他参与答题的诗友、文化之友们,列出的那些优秀的诗人写的好诗。

但如果问到有哪些关于冬天,又见冬天雪来的诗词,首先想到的是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雪》。

我推荐明代文学家徐渭的《龛山凯歌》(其二)。

短剑随q暮合围,寒风吹血着人飞。

朝来道上看归骑,一片红冰冷铁衣。

徐渭(1521—1593),字文长,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

明代文学家、书画家。

曾作为浙闽总督府幕僚参与抗倭斗争。

这首诗创作的背景:1555年,倭寇猖獗,攻掠至芜湖、南京。

这年冬天,明军在龛山沉重打击了倭寇,人心大振。

作者当时正在浙闽总督胡宗宪幕府参与策划抗倭军事,捷报传来,欣喜不已,遂写下七绝五首,这是其中的第二首。

诗作一二句形象地再现了抗倭将士英勇杀敌的惨烈场面:手执长q短剑的将士趁着暮色将敌军团团包围,在凛冽的寒风中直杀得倭寇血肉横飞;三四句描写将士们于清晨胜利归来,飞溅在铁甲上的血水凝冻成冰,远远看去一片殷红。

全诗语言凝练,气势恢宏,形象地展现了冬天冷艳强烈的战争色彩,生动地塑造了抗倭将士们的英雄群像。

感言: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34404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06
下一篇 2022-10-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