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写文章

鲁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写文章,第1张

鲁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写文章 鲁迅他们写文章的时候真的想了那么多吗?语文太难了,到底怎么学?

写文章这个事情更多的是作者的厚积薄发,自然流露,但是解读可能就要加上时代背景的影响了鲁迅的文章因为有很多体裁是杂文或者随笔,就一件事情生发开去,鲁迅的表达在杂文中又总是那么犀利,他一定是先想到了什么,才去拿笔写作,不写的话是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鲁迅作为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他写文章的动机自己说是为了唤醒在铁屋子里沉睡的人们,想要起来呐喊两声,徘徊两圈,彷徨片刻,寻找新的途径看看如何能打破铁屋子的桎梏,让沉睡不醒的人们获得重生的机会。

他的《故事新编》也是一样的目的,期望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那么好,他拿已有的历史题材做自己写作的素材,变换了里面的形式,写成小说,让人来看对于历史的一家之言的解读,这行为本身就是一种唤醒,相当了得。

那你说他是不是想了很多呢?我的答案是他写作时一定想到了很多,但是真的提笔起来奋笔疾书之时,那就是一条清晰的逻辑来帮助他将许多的文字快速地呈现出来,再给读者以启发和思考,并传递正义和打破旧世界的勇气。

我们来看看鲁迅的文章应该怎么学习吧,你才会觉得不难。

鲁迅塑造出来的很多经典人物到现在依然富有教育意义,如阿Q和看客们鲁迅的伟大在于他永远是思想先行,身体力行地贯彻了白居易在唐代就阐明的写作思想:“歌诗合为事而作,文章合为时而著”,写文章要对时代和社会有用处,写诗歌要因事情受到触动有感而发,不能无病呻吟。

鲁迅的文章和诗歌哪一篇不是这样有感而发,这一点在写作者身上真的是太重要了。

比如下面这首著名的小诗,鲁迅作于自己21岁的时光:自题小像鲁迅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21岁的年轻人,如果没有思想,如何能写出“我以我血荐轩辕”这样的诗句来。

至于鲁迅笔下的阿Q就更是在这么多年里成为一个人尽皆知的代名词,我们很多人动不动就自嘲自己是阿Q,阿Q精神作祟等等。

“阿Q精神”就是像鲁迅笔下的《阿Q正传》里的主人公一样常常使用精神胜利法进行自我安慰,或者即刻忘却。

阿Q之所以能够成为典型,固然阿Q的自尊自负与自轻自贱是主要表现条件,但是背地里他主要通过精神胜利法来让自己找到某种心理平衡,那么无论是排斥异端还是“投降”革命、无论是怒目主义还是“在肚子里暗暗咒骂”的腹诽政策,都是完整的立体的阿Q这个形象的时代意义体现的手段。

同样鲜明的还有知识分子孔乙己和《狂人日记》里的狂人。

至于看客群,鲁迅在当时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那现在呢,几十年过去了,我们的物质生活世界和以前相比是天地之差,但是看客群依然存在,他们转移到了网络上,化身成了“键盘侠”,躲在网络的掩护下,对着他们看不惯或者是不了解的社会现象大放厥词,并且常常把自己放在道德高地上对某些人群在网上进行围追堵截,而不管自己的言辞是不是造成了别人的困扰和精神上的痛苦。

鲁迅唯一的一篇爱情小说《伤逝》,目的也是对新时代的知识女性有警醒和棒喝的作用,希望她们不要做《玩偶之家》里的娜拉(此图片是保存在厦门大学图书馆的鲁迅与许广平的照片)鲁迅作为大学教员,曾任教于北平女子师范高等学校,在这里遇到了自己的爱情,认识了学生许广平,两个人在年纪上相差17岁,但刻骨铭心的爱情让他们走到一起,从师生最终转变为夫妻,这在当时引来了不少争议。

其实资料上称许广平刚上学时有个情义相投的恋人同乡,但是这个同乡不久就染病年纪很轻就过世了。

后来鲁迅和许广平也经历了不少命运上共同要面对的事情,比如“女师大风潮”等,逐渐加深了感情,最终还是冲破了这种精神上的桎梏,在《两地书》里收录了两个人一个在厦门一个在广州的往来书信,爱情进一步升华。

这段时期是1926年后,再往后两个人是先在广州汇合再结伴到了上海,才正式结合在一起,并于1929年有了儿子海婴,意思在上海出生的婴儿。

鲁迅去世前,曾送许广平一首诗,写道:“十年携手共艰危,以沫相濡究可哀。

聊借画图怡倦眼,此中甘苦两心知。

”这首诗,真实地写出了他们婚后十年艰危相知,患难与共的爱情生活。

鲁迅自己爱情甜蜜,获得了事业上的左膀右臂,生活上的亲密爱人,但是他也发现了很多女学生上学最大的理想就是找个门当户对的有学问的人嫁了就是终极目标,以至于婚后还是个有点知识的家庭主妇,鲁迅认为有必要唤醒这些女孩子们要真正找到自己。

《伤逝》就是鲁迅于1925年创作的一部以爱情为题材反映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命运的短篇小说,这也是鲁迅唯一的一篇爱情小说。

小说以主人公涓生哀婉悲愤的内心独白的方式,以“涓生手记”讲述了他和子君冲破封建势力的重重阻碍,追求婚姻自主建立起了一个温馨的家庭,但不久爱情归于失败,最终以一“伤”一“逝”结局。

小说通过涓生、子君始以争取个性解放婚姻自主、终却落到悲剧结局的描写,反映了个人和社会的冲突:离开整个社会的解放,个性的解放和婚姻自主是无法实现的 ;而爱情,也需要时时更新和生长,家庭婚姻的安宁不会一劳永逸。

比较一下一九二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鲁迅先生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文艺会上的一篇演讲稿《娜(nuó)拉走后怎样》,后来这篇文章收入他的杂文集《坟》。

鲁迅在这篇文章中敏锐地捕捉到了“娜拉走后怎样”这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并揭示出在当时那样一个不给女性独立机会的社会里,娜拉的命运只能是二者之一:不是堕落,就是回来。

涓生和子君的爱情失败的故事,在所有的时代里都能遇到同样的主题,这样看你还会觉得鲁迅的这篇小说只是一个简单的故事而已吗香港小说家亦舒写的婚姻爱情小说《我的前半生》,是在女性自由和解放的主题上对鲁迅《伤逝》的续写,改写了《伤逝》中子君的悲剧套路。

亦舒希望借《我的前半生》探讨的同样是“娜拉走后怎样”的问题 。

如果说,20世纪20年代子君和涓生的爱情悲剧主要是经济的原因,那么,80年代生活富足的子君和涓生,他们的婚姻生活一样出了问题。

亦舒着重于离婚后子君的形象塑造,也就是现代女性面对婚姻变故后的精神重建。

亦舒故事里的涓生是医生,子君是养尊处优的太太,家里的两个孩子平儿和安儿有佣人和司机照顾,所以在感情失败后,女儿安儿质问母亲到底都能做些什么,会做什么,子君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失落。

影视剧《我的前半生》是把故事又搬到了上海,结合时代特点让这部戏里主人公罗子君和陈俊生家里只有一个孩子平儿,陈俊生化身外资企业高管。

故事的核心还是鲁迅先生作品里的:爱情需要时时更新、时时生长,女性要找到自己的独立的社会地位。

读鲁迅先生的作品保持平常心,结合时代背景和社会状况,其实并不难理解有一次我给一个班级里的学生讲鲁迅的《秋夜》,问为什么开篇要写“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而不是说“我家后园有两棵枣树”呢?小孩子们一脸茫然,对呀,干嘛呢?我一想,换个思路吧,我说:“昨天我家小孩从幼儿园回来,很兴奋地跑到厨房说妈妈你看,我买了两块橡皮,一块儿是绿色的,还有一块儿也是绿色的!”问:“我家的小朋友为什么不说我买了两块绿色的橡皮啊?”回答一下子明朗化:“他在强调呀!他很兴奋呀!”我转回到《秋夜》的开头说:“那从技法上来看,这也是一种?”学生异口同声回答:“强调!”我接着问:“那从氛围的营造上来说,这句话传达出了什么样的调子和感觉呢?”回答:“孤寂、寒冷、阴沉、无聊、乏味、苦闷、寂寥、阴郁……”我总结:“非常完美!借助冗长的笔墨,传达单调、无聊、乏味之感,而这正是他当时思想苦闷的真实写照。

”很多学生害怕读鲁迅的文章,总觉得鲁迅的思想厚重,读者阅读时难以总结出最恰当最合适的答案,其实这种担心没有必要,鲁迅是大思想家、大文豪不假,他的文章都是有前因后果的,我们要学会慢慢走近鲁迅,聆听一代伟大的文学巨匠的心声,只要你真诚平和地去体会和揣摩,设身处地去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时刻,学习就是一个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过程,你会越来越觉得鲁迅的伟大,会明白他在当时的引领对于时代和社会来说是个多么巨大的福音。

文化人、明事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

农民丰收勤犁地,书生中元苦背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34588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06
下一篇 2022-10-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