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安门站岗的士兵属于什么兵

在天安门站岗的士兵属于什么兵,第1张

在天安门站岗的士兵属于什么兵 天安门前站岗的战士严肃吗?为什么?

当然严肃啦 。

天安门广场也 。

你也不想想是什么地方。

每天来来往往的中外游客有多少啊。

他们这些哨兵展现了我们中国解放军的精神面貌。

如果他们不严肃,懒洋洋的。

那怎么行啊!

游客可以和天安门前的站岗的士兵合影吗站岗为什么要在明处?这不是暴露给敌人吗?为什么不是暗哨?

日军山本特工队偷袭赵家峪是怎么暴露的?正是独立团的潜伏哨打响了救命的一q,用李云龙的话说:“潜伏哨就是全团生命的最后保障,并且还要每天变换位置,准确潜伏点只有团长和政委掌握”!这个桥段不是编的,是抗战时期的军事常识,因为敌后游击战的残酷,远超你我的想像,鬼子也不是蒋军,作战主动性还是很强的。

其实战争年代部队的警戒哨分为若干种,即有明哨、暗哨和流动哨,也有班哨、排哨等加强版,其用途也各不相同,题主显然只了解了明暗哨的存在,肯定是远远不够的。

抗战时期,日军掌握着交通线并且机动性较强,在敌我态势犬牙交错的情况下,经常组织奔袭和夜袭,部分缺乏警惕性的部队为此遭受了巨大损失。

1944年10月17日,八路军冀热辽军区在河北丰润县杨家铺子村召开干部扩大会议,传达上级关于迎接大反攻的指示和研究后续部署,由于消息走漏,遭到日寇独立第八混成旅团的奔袭合围。

虽然村南的哨兵第一时间发现了敌人,然而由于敌人兵力太多迅速完成了合围,最终在突围中我方损失400余人,两个警卫连伤亡殆尽,其他遇难者大多为地方干部。

其实在会议召开前,军区保卫部门是有所警惕的,毕竟是全区干部大会,安全问题马虎不得。

不仅在村头有明暗哨,还在村南的“毡帽山”布置了排哨,如果是小股敌人偷袭完全没有问题,可惜敌人来的太多了,最终由于敌众我寡只能分散突围,其中军区组织部长周文彬同志也在战斗中牺牲,另有不少同志被俘。

这次战斗充分说明了敌后作战的危险性,但是哨兵提前预警还是起到了作用,警卫部队迅速投入阻击作战,与会干部也做好了突围准备,否则在毫无戒备的情况下恐怕会牺牲的更多。

许多年前看过一部抗战电影,应该就是以这次战斗为原型拍摄的,也是在日军一个旅团的夜袭和包围下,我地方部队和参会干部折损严重,县委书记重伤被俘,村子里的百姓遭到屠杀(一群孩子被藏到了地窖里侥幸生还),可惜片名楞是想不起来了。

那么肯定会有军迷提问,独混第八旅团的鬼子就不会像山本特工队那样“摸哨”吗?这就是低估了八路军的战斗素养了,以下大致说明各种哨位和哨兵的作用。

首先说明哨,这是部队宿营后必须派出的哨兵,哪怕是在相队安全的地区亦然,属于军事条令所规定的必须做法,一方面是显示部队的正规化作风,另一方面也是应对突发情况。

明哨的选位很重要,多卡在村口、路口或者隘口上,可以监视和警戒目力所允许的相当距离,不仅要求所在位置视野开阔,也必须是难以迅速接近的地点,所以明哨不完全等于“明处”,同时在战争年代哨兵的警惕性很高,稍有风吹草动就会进入戒备状态。

影视剧里那些傻头傻脑一摸就掉的哨兵,基本都是胡扯,如果明哨那么容易被干掉,跟摆设有什么区别?然后说暗哨,也就是潜伏哨,这种哨兵基本安排在夜间,因为白天视野良好,明哨即可以警戒和发现很远处的情况,但是夜里受客观条件限制,明哨的作用大打折扣,这就需要潜伏哨的配合。

暗哨的哨位不仅非常隐蔽,并且可以随时观察明哨的状态,所以山本手下的鬼子们一摸明哨,独立团的潜伏哨立马就开了q(记得亮剑原著里暗哨隐蔽在树上),尽管这名战士很快就被冲锋q击中牺牲,但这一声q响足已起到了预警作用。

再然后是排哨和连哨(也有班哨),一般是大部队宿营和驻扎时,在村镇附近的制高点上留驻的警戒兵力,至于是放一个排还是一个连,那就看部队规模和制高点的环境了。

这种小规模 的警戒部队占据着地形最有利的山头等地,就算明暗哨全部失效,也可以在战斗打响后顶上一阵子,为大部队的快速反应和投入战斗争取时间。

比如在大别山坚持游击战的红28军,每次宿营都会部置明暗哨和排哨,1935年6月13日凌晨,红28军到达河南光山县东南30里的梅大岗,准备在此休整两日,军政委高敬亭非常警惕,军主力在村子里休整和打粮时,特地在村后高地上放出一个排哨。

正是这个可以瞭望很远的排哨,及时发现了跟踪而来的东北军107师627团,红28军先敌部署和开火,一举全歼该敌。

流动哨就比较好理解了,那就是没有固定哨位的哨兵(也称为游动哨),它是明暗两哨的额外补充,负责在部队宿营地附近巡逻和警戒,也弥补了明暗哨所不能完全覆盖的监视区域,流动哨多为二人组或者多人组,战争时期巡逻时间和换班周期基本是不固定的,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而至于明哨、暗哨、流动哨以及班排哨的安排,则需要指挥员根据所在位置和敌情具体掌握了。

同时,在所有的哨兵和哨位的部置以外,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都有指挥员不定时查哨的传统,一是对哨兵的状态进行监督,二是及时发现和处置情况,所以部队的警戒部署是成体系的,而非想像的那么简单。

“哨兵神圣不可侵犯”的标语,只是和平时期对法盲一种提醒的做法,战争年代没这些花哨,实用第一。

哪怕是新婚之夜,本该入洞房的李云龙都没忘记去查哨,这正是我军的优良传统,也是坚持敌后作战的法宝。

站岗是一定要在明处!在影视剧中有许多这样的镜头:我军的哨兵在明处站岗,结果被敌人偷袭干掉,导致损失惨重。

所以有人会觉得:如果岗哨躲起来,躲在一个极其隐蔽的死角,让敌人根本不知道哪里有岗哨,既能保证自己不暴露,又能保存自己,岂不美哉?这种想法当然没有错,但并不符合实际情况。

一、什么是“站岗”所谓“站岗”,更多的是一种常态化的警戒,即在固定的哨位、固定的路线、固定的目标进行执勤、警戒,它最大的作用不是预防敌人袭击,而是起到表明身份、警示门禁、出入检查、查验身份之类。

而像天安门这样的地方,岗哨甚至是一种象征、一道风景;再比如边防线上,站岗更多的是国家主权的宣示,风险性不大,但对礼仪、军姿的要求更高。

岗哨还有标示作用。

通常我们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即使是没有任何文字标识,只要有哨兵在站岗,那就表明此处是“有一定等级的要害部位”,例如油库、d药库、部队驻地、临时营地、桥梁、水库、有一定级别的机关之类。

也就不自觉“不进入、不打听、不拍照、不观望”。

严格意义上来说,“站岗”是一种风险性不大、基本安全有保障情况下的常规勤务而已。

“站岗”的警戒等级,与守卫目标的重要性、周边社情敌情、内部战备等级有关,同样是站岗,区别也大了去了。

但总的来讲,明哨站岗,主要还是表明“存在感”。

二、战时的“站岗”有什么要求如果是战争年代,明哨也是一定要存在的,基本上不会出现明哨被人悄无声息地干掉的情况。

首先,如果是战时,是不可能存在单独执勤的哨兵的,通常是一明一暗、一明两暗,两明一暗,或者两个相互能够看到的明哨、甚至是“连环哨”组成,至于怎么配备,由军事主官根据情况确定,敌人根本摸不清。

这样的好处就是相互监视、相互照应、相互支援,一些设置得相当刁钻的岗哨,只要你动了其中的一个,一定会“触动”另外一个。

一些老练的军事主官,设置的暗哨甚至会隔一会换一个地方,或者设置好几个暗哨。

如果能够同时干掉几个岗哨而不惊动部队,那仗也不用打了,毕竟拥有这样行动能力的部队,扳着手指头也能够数出来,还得拥有极好的运气。

其次,战时哨兵的设置是纵深配备的,与敌交接处的哨兵警戒性是最高的,而且拥有路障、照明,在兵力配备上往往是一个班、甚至是一个排,根本不可能被敌人一下子全部干掉。

就算把前沿哨兵干掉了,在距离他们不远的地方一定会有另外的警戒哨兵,最终还是会暴露作战意图,那么也就失去了作战意义。

例如电视剧《亮剑》中,山本特战队一出场就与驻扎在杨村的孔捷独立团”接触“了,哨兵q一响,大夏湾的八路军总部就知道怎么回事了,山本的偷袭就此流产。

再比如山本特战队夜袭赵家峪,干掉了明哨,暗哨直接鸣q报警,为独立团赢得了宝贵的突围时间。

三、岗哨的等级岗哨的严密程度与警戒等级,是与警卫目标的等级息息相关的。

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凡是达到了师以上等级的部队,哨兵的设置基本上是无懈可击的,通俗地说:就是“暴力”。

可以说,哨兵基本上把司令部围得水泄不通,用里三层外三层来形容绝不夸张,除了明哨外,游动哨、临时哨、暗哨样样不缺,别说是人了,就算有个苍蝇飞进去都难。

而且要到达要害核心部位,得先“渗透”至少三、四层岗哨,想一想其中的难度就让人头皮发麻。

就算是明哨,也会选择视野开阔、视线良好、目光控制区域大的地方,甚至利用地形找一个敌人无法“直接攻击”的部位,例如山包上、例如房顶上,例如大树上,敌人想无声无息地摸过来基本上不可能。

此外,部队都会有查哨制度,一般由当天的值班主官查岗,有时间首长也拎个电筒出来查岗,哨兵真是一秒钟都不敢疏忽啊!等级越高的部门,查岗越频繁、越正规、越无懈可击。

古代哨兵发现敌情后,会采取鸣锣、狼烟、呼喊等方式通知大部队,如今,哨兵还会借助触发式、红外式报警器、警犬,在战时甚至会有地雷等协助“站岗”,进一步增加了警戒的技术含量!结语:无论怎么说,哨兵是一个责任心极强、警惕性极高、有一定风险性的岗位,作为哨兵就要时时刻刻提高警惕、随时有战斗意识。

在部队站岗,最难忘的就是逢年过节,都是首长来站岗,让我们小兵回营房过年……部队的饺子真好吃啊……就是连长吓得不敢放开吃,过一会朝岗哨那边张望一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35008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06
下一篇 2022-10-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