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有什么样的故事

菊花有什么样的故事,第1张

菊花有什么样的故事 为什么陶渊明不写菊花源记?有什么典故吗?

众所周知,陶渊明爱菊花。

宋朝诗人周敦颐在作品《爱莲说》中写到:“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

陶渊明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多次提到菊花,例如: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和郭主薄·其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饮酒·其五》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饮酒·其七》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持胶靡由,空服九华。

――《九月闲居》菊花品性高洁,孤清冷傲,以象征诗人纯朴务实,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

既然陶渊明这么爱菊花,那为什么不写一篇《菊花源记》呢?是有什么典故吗?题者这样问,显然是知晓陶渊明著有一篇叫《桃花源记》的文章,那我就从这篇文章分析一下,为什么是《桃花源记》,而不是《菊花源记》。

这篇文章选入初中课本,基本所有人都接触过。

文章讲的是一个捕鱼人误打误撞来到一个美丽的桃源世界,那里桃花遍野,芳草优美,落英缤纷,风景甚是优美。

除此之外,桃源内民风淳朴,村民热情好客,唯一让人觉得疑惑的是他们对桃源以外的的世界一无所知,宛若两个不同的世界。

捕鱼人在桃源里吃喝玩乐数日后,决定离开,回去的时候他一路做标记,并且不听村民劝告,将此事对武陵太守悉数告知。

太守得知这世上还有如此好地方,便组织人手前去寻找,只是什么都没找到,既没有找到捕鱼人的标记,也没找到世外桃源。

有一个号称高尚志士的刘子骥前去寻求,也未果,此后就再没有人去找这世外桃源了。

陶渊明写这篇文章的意图在于想向大家呈现一个无世无争,世风纯洁的美好世界。

陶渊明为官半生,在朝为官并不是他志之所向,他一生所求乃是“一锄一柳一壶酒”。

他向往自由的无拘无束田园生活,厌倦官场上的同流合污尔虞我诈。

归园田居 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他想要的生活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是的,就是这样一个桃花盛开的地方,可能他在现实世界中没能找到这样一个心之所爱,所以只能借助丰富的想象力来描绘一个世外桃源。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这个清灵的桃源世界与污浊的现实世界形成鲜明的对比,令现实中人向往。

那么桃花有何寓意?桃花,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征。

《诗经》用“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来形容待嫁的美少女。

李白口中的桃花:“桃李出深井,花艳惊上春”;王维笔下的桃花:“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曾巩眼中的桃花:“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李煜书写的桃花:“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无言一队春”。

桃花是最具善意花朵,她温和,柔美,鲜艳,生机勃勃,充满希望,寓意春天。

千古以来,无人诋毁,只有赞不绝口者,李渔在《闲情偶寄》中给了她最高的赞美,称她是“领袖群芳者”所以,在我看来,陶渊明既然要塑造一个世外仙境,想必用桃花是最合适的了。

菊花是陶渊明的自喻,是个人生活的喜爱。

而桃花源则是陶渊明理想之中的世外桃源,是理想中的大同社会,是陶渊明毕生追求的方向。

对陶渊明来说这是截然不同的,所以才有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陶渊明唯独喜欢菊花,而且非常喜欢,这是和他的性格以及追求有很大关系的。

陶渊明是一个独立率真的人,其性情清高耿直、质朴淳厚。

菊花高雅、柔和,经历风霜,有顽强的生命力。

而历年来菊花是形容一个人高情远致、高风亮节、玉洁冰清、光明磊落的品质。

所以陶渊明喜欢菊花,以花喻己,追求菊花的高雅、洁净品质!陶渊明受老庄之道影响,从年轻开始就非常向往自然之道,这种向往及追求贯穿了他的一生。

自始至终陶渊明都向往着隐居乡野,自然而然的生活,在自然中享受生活,在生活中回归自然。

而菊花也大多生长在偏僻之地,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自然中来、自然中去,菊花就是花中的隐士。

周墩颐在《爱莲说》中写到:“菊,花之隐逸者也”,正因为这些,陶渊明对菊花有着特殊的好感,因此也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与惬意。

陶渊明被戴上“隐逸之宗”的桂冠,菊花也被称为“花之隐逸者”,菊花被人们所蕴含的意义和陶渊明的追求相互共鸣。

因此,菊花有“陶菊”之雅称,而“陶菊”就是象征着陶渊明。

于是人们就遐想,为何陶渊明在写桃花源记的时候,不写菊花源记呢?其实这是人们强行的把两者联系在一起,菊花只是陶渊明个人品性上的自喻,是个人追求的精神上的愉悦。

而桃花源是陶渊明的思想表达,是陶渊明毕生的思想追求,是陶渊明精神世界中的“世外桃源”,所以陶渊明写的是桃花源记,也只能是桃花源记!陶渊明信仰庄周之道,而庄周讲了个故事“庄周梦蝶”!《桃花源记》是陶渊明七十一岁的时候写的,这时候的陶渊明其思想已经趋于大成,其老庄之道的影响也已经深入内心。

《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

此之谓物化。

”这个故事被后人称之“庄周梦蝶”:从前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

自己非常快乐,悠然自得,已经忘记了自己是庄周。

待到梦醒时刻,却是依然在床的庄周。

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何为“物化”?就是一种泯除事物差别、彼我同化的精神境界!我赞同一个观点,“要使人性复归,让人按照人原来的自然天性自由自在地、痛快淋漓地去生活。

”可见,“物化”的状态是消除了我与物、主与客、古与今、现实与梦境等差别之后合为一体的至真至美的最高境界。

就本人的理解,庄周的这则故事依然是其哲学思想上的演绎。

“庄周梦蝶”无疑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重新注解。

这里以我的理解就是:蝶是“道”的具化,就是天地自然、逍遥出尘。

庄周本身是“德”的表现,代表人间具象、红尘万物。

庄周与蝴蝶在混沌之间无法分辨,庄周希望能够物化,合二为一,其表现的就是希望人与自然能够相容共存、和谐共处。

老子主张无欲、无知、无为,回复到人生最初的自然状态,庄周依然继承了这种思想。

这就是“返朴归真”,让人从精神上便与万物融合。

而人从自然中来,而最终也应回到自然中去,这就是解脱,解凡世之忧,脱凡尘之惑,这就是人生得大自在!陶渊明“顺应自然”的思想无疑是来自于庄周。

这种顺应自然的思想表现出来,其理想的状态便是陶渊明构造的桃源社会。

在那里,人们自己耕种,自己生活,不会受到任何外来因素的干扰,甚至连历法也不用,因为没有必要。

人们只需根据大自然的运转,与天地万物同呼吸,顺其自然的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就可以了。

在桃花源里,没有私欲,没有心机,没有尔虞我诈,混沌之中已然返璞归真,因而不会有狡诈与争斗,所以安宁祥和。

总之,这里的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

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又是写的什么呢?“桃花源记”对应“庄周梦蝶”,写桃花源而望蝶,陶渊明给出了自己对老庄之道的理解与追求!《桃花源记》也是一个故事,全文以武陵渔人行踪为线索,像小说一样描述了溪行捕鱼、桃源仙境、渔夫告密而终不可寻、名人重寻而不可得四段故事。

“溪行捕鱼”何尝不是代表着陶渊明追索自然之路的历程,这条路是如此的坎坷不平,但始终觉得希望就在眼前,这条追寻之路贯穿了陶渊明的一生。

“桃源仙境”是追索的过程中在陶渊明内心中已经勾画出了自己的理想港湾,这处港湾是如此的契合老庄的自然之道,让自己内心充满了雀跃,充满了安宁,那就是容纳陶渊明“大自在”之所,那里就是返璞归真。

“渔夫告密而终不可寻”就是隐喻,渔人是恶念,官府是世俗,充满恶念的世俗想侵扰自己内心的理想国度而不得门入。

那是世外桃源,那是容纳“大自在”之所,凡尘俗念必须屏蔽在外,不可进入。

“名人重寻而不可得”何尝不是陶渊明内心的遗憾,桃花源的国度是充满自然之道的,那是陶渊明毕生追寻的方向,桃花源里所有的事物都是自然而然的。

虽然内心中已经明悟,那道门是如此的近在眼前,垂手可得,却始终只见其门而不得入之。

最后总结:是蝶也好,是桃花源也好,都只是内心之中对自然的感悟。

“庄周梦蝶,蝶梦庄周”,桃花源何尝不是陶渊明毕生追求的那只蝶。

蝶是什么?蝶是自然!蝶是“返璞归真”!蝶是“天人合一”!庄周已得大自在,可以和蝶融合,可以共存,在与蝶共融的过程中去寻找自己“返璞归真”的路。

而陶渊明的那只蝶确始终只存于自己内心深处,陶渊明已经看见了那只“物化”的蝶,希望那只蝶可以停靠在自己掌心,而蝶却始终翩翩起舞,让陶渊明就那么看着,确无驻留之意。

陶渊明毕其一生也没有寻找到自己的“大自在”之所在,内心之中虽已构筑完成,但现实中确只留下《桃花源记》的遗憾。

“返璞归真”的路、“天人合一”的路又在何方?“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东墙下采撷清菊的心情徜徉,悠然抬头见到南山的胜景绝妙。

这就是陶渊明人生中追求的真义,但又该怎样去融入其中而达到“返璞归真”、“天人合一”的境界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35086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06
下一篇 2022-10-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