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没有什么600字有总评点评

假如没有什么600字有总评点评,第1张

假如没有什么600字有总评点评 优秀的初一作文,有点评,叙事600字如何评价王勃的才华?

提到王勃,他是大儒王通的孙子,诗人王绩的侄孙。

因为诗歌所带来的名气,他的名声,比他的长辈们要大的多。

王勃,字子安。

这个表字,对他的人生真是一种反讽。

唐代的神童真是多,王勃是率先登场的一位。

他成名真是早,是少年早慧的典型。

还不到二十岁,就已经进士及第。

就连唐高宗读到他献上的颂,知是未及弱冠的神童所写,都连声赞叹他为“大唐奇才”。

明代陆时雍在《诗境总论》中说:“王勃高华,杨炯雄厚,照邻清藻,宾王坦易,子安(王勃)其最杰乎?” 我不能认同他对其他三人诗风判断,对于王勃的评价却是恰当的。

在“初唐四杰”中,王勃年纪最轻,名声最大。

关于“初唐四杰”的排名,后人争论很多,但不管如何争议,王勃都名列首位。

二十岁时,王勃通过了一个特殊的考试,进入宫廷,担任了沛王府修撰,成为沛王李贤王府中的一名文学属官。

因为年纪相仿的缘故,王勃很快博得了李贤的欢心。

《杜少府之蜀州》,是王勃最著名的作品。

那时他还在长安。

他有一位姓杜的朋友要到四川去做县尉,王勃为他送行,写下了这首诗。

让我们再来细看这首诗——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杜少府之蜀州》唐人送行,多作诗赠别。

一部《全唐诗》,这类赠别诗占了不小的比例。

钱钟书先生对此有精妙的论断:“从六朝到清代这个长时期里,诗歌愈来愈变成社交的必需品,贺喜吊丧,迎来送往,都用得着。

”无论以何种标准评判,王勃这首诗都堪为典范之作。

如果说,《杜少府之蜀州》,表现出王勃性格中的豁达,那么,《滕王阁序》所流露的王勃,则是豪情与失意并存的矛盾的少年。

他的黯淡心思,都深藏在他华美的笔端之下。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我读王勃,总觉得是可惜的。

他性格造作,却不失真诚。

他的才华,让他能够暂时的触碰到生命的玄机,他的智慧却不足以让坦然面对人生的穷通。

也许境界只是毫厘之差,但这一步之遥,却往往一生都跨不过。

他的一生,就如一颗炽热燃烧的陨石划过盛唐的天空,虽然短暂,却灿烂无比,留下的光辉不仅照耀当时,甚至映照千年岁月,直至今日,仍然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这个只活了二十六年的天才文人,他的灵光一闪,就足以让许多文人搁笔,名列“初唐四杰”之首。

我一直在想,如果他不死,凭借着他卓越的天赋、博大心胸和过人的才情,绝对可以与李白、杜甫跻身同一行列。

然而历史没有如果,所以留给我们的只有无尽的遗憾!关于这个传奇性的人物,一切不得不从《滕王阁序》说起:不朽名作滕王阁序《唐摭言·王勃》载曰:“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

都督阎公不之信。

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

已宿构矣。

及以纸笔巡让宾,勃不辞让。

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

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是亦老生常谈。

’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沉吟不言。

又报云‘落霞与孤鹜齐飞,长天共秋水一色’,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

”这段话,我用白话翻译一遍:王勃写《滕王阁序》时年方十四。

都督阎伯屿不相信他的才华。

王勃虽在座,但阎公有意让女婿孟学士写这篇文章,而且已经预先构思好了。

到了阎公拿纸笔在宾客间来回推让时,王勃并不推辞谦让。

阎公十分恼怒,拂袖而去,却专门派人窥伺王勃如何下笔。

第一次禀报说“南昌故郡,洪都新府”,阎公说:“这是老生常谈罢了。

”第二次禀报说“星分翼轸,地接衡庐”,阎公听了这句话,沉吟不语。

再一次的禀报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阎公惊惶急视,站了起来,说:“此人真是天才,应当流传不朽!”阎公于是急忙邀请王勃到宴会场所,极尽欢娱才停止。

古人言:“王勃文章宏逸,有绝尘之迹,固非常流所及。

”阎伯屿说王勃是天才,应当流传不朽,这话到今天,一点也没错!十四岁即席写出文辞高华流丽的《滕王阁序》,就已然不愧于天才之称了。

而能够写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样的千古名句,何止是天才,简直是天才中的天才!当然,如果你觉得不服,认为他仅仅只有一篇《滕王阁序》拿得出手,那就大错特错,他的诗歌也是一流。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批点唐音》评曰:“读《送卢主簿》并《白下驿》及此诗,乃知初唐所以盛,晚唐所以衰。

”此诗的送别,一扫前人离别的哀思愁苦,也没有后人离别的伤感作态。

论境界之高,此诗为五律第一。

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差近之。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山中》“以景结情”运用最完美的五言绝句,而且还达到了王静安先生说的“写景之不隔”的效果,五言绝句中的神品。

(1)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2)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王勃的五言绝句都很有韵味,让人品味不尽。

比如“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他得到了诗家的“味真”,擅长营造意境。

黄叔灿在《唐诗笺注》评价第二首曰:“一片离情,俱从寒字托出。

”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着此一字而“境界全出”。

当然,我倒是觉得“寂寞离亭掩”写得最好。

东园垂柳径,西堰落花津。

物色连三月,风光绝四邻。

鸟飞村觉曙,鱼戏水知春。

初晴山院里,何处染嚣尘。

——王勃·《仲春郊外》四个字评价:气完神足。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滕王阁序诗》这首诗是律诗,王勃的时代,还是初唐,当时七言律诗还没发展起来,王勃就达到了这个水平。

关键这首诗所采用的技巧和章法,比如对偶句法的运用,还启迪了后来的诗人,比如杜甫等人,王勃对唐诗发展的影响还是挺大的。

总之,正是王杨卢骆这些人开启了盛唐的序幕,而王勃又作为其中骄子,古人赞曰:“王勃文章宏逸,有绝尘之迹,固非常流所及。

”他不仅文章一流,同时诗歌方面也有出类拔萃的造诣,可堪称诗文双绝。

但王勃仍不限于此,他还写过其他的著作,研究过哲学,写过《周易发挥》五卷,《次论》等书数部,也难怪乎史书会说他:“聪警绝众”。

只可惜这些书,在他死后,都遗失了。

今天我们回过头来看王勃,不得不感慨,上天在才华方面,给了王勃太多眷顾,让他年纪轻轻,就辉烁古今,却没有给他一个顺畅的人生。

然而庆幸的是,我们在今天还能够读到他的诗文,他的作品也仍散发着光彩,大家还会记得他,这已经是对前人最好的安慰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35539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07
下一篇 2022-10-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