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汉词典》好这个上面的解释能学到更多。
如果你的英语够好,还是买英文,葡文互换字典。
简明的上面讲得有点懵懂。
新日汉大辞典精和日汉汉词典哪个好些?中国第一个会说外语的人是谁?“文化是没有文化的人创造的”九成欧洲来华知识分子的汉语水平不怎么样,中国知识分子的表现就更糟糕。
直到鸦片战争前夕,除了徐光启、李之藻等少数异端之外,大部分士人的共识是,蛮夷之国低我们十等,蛮夷鸟语学它做甚。
真正努力用口语沟通的,是中国的“买办走狗”和“西方冒险家”。
而他们在谈生意时讲的并不是汉语,也不是标准葡萄牙语或英语,而是一种介于汉语和葡语/英语之间的,不中不西的“假语言”。
它的词汇量大概只有700个左右,语法非常简单,发音极度不规范,学术名称叫“洋泾浜”或者“皮钦语”。
● 洋泾浜三十天速成这种主要流行于商业场所的土话分了三个时期:广东葡语时期、广州英语时期、洋泾浜英语时期。
广东葡语时期广东葡语十八世纪初起源于澳门,差不多是澳门中国人与葡萄牙人交往时的唯一工具。
除了葡萄牙语和粤语,广东葡语还混杂了闽南语、英语、印度语和马来语成分。
张汝霖写于1820年的《澳门记略》里,收录了395个广东葡语词汇:皇帝注音为“燕罢喇多卢”,对应葡文imperador;澳门注音为“马交”,对应葡文macau;总督注音为“个患那多虑”,对应葡文“governador”。
广州英语时期鸦片战争后,来华做生意的英国人明显变多,于是广州英语成了新的“贸易专用语”,从广州香港蔓延到所有通商口岸。
广州英语用粤语拼读英语词汇,还夹杂了大量其他语言的成分。
和广东葡语一样,它的语法完全模仿汉语,书面形式就是用汉语注音,猛然一听,哪个国家的人都听不懂。
广州英语诞生之初地位很低,最早的一本广州英语词典叫《红毛通用番话》,里面告诉大家one读温、twenty one读敦地温,wine cup读湾蛤。
尽管为了赚钱中西方人都得学,但是人人心里都不爱它。
● 清 广州洋泾浜英语时期随着上海的国际地位跃升,上海也出现了洋泾浜英语。
它以英语和上海话为基础,夹杂着法语、葡萄牙语、西班牙语、奥地利语,印度语,马来语等等等等,可以说是非常符合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氛围了。
和广州人不一样,上海人曾经努力把洋泾浜英语规范化,试图创造出像日语假名一样,用汉字笔画偏旁充当字母的文字系统。
虽然这个尝试没成功,但是源自洋泾浜英语的“布尔乔亚”,“布尔什维克”,“德谟克拉西”等词汇,在民国时代一度非常时髦。
● 北大著名雕塑:德先生与赛先生声色犬马的上海,洋泾浜英语的应用范围甚至不再局限于商业场合,即使是英国贵妇,为了和自己的中国仆人沟通,也得学几句洋泾浜:“Boy,go topside,cachee me one-piece blow rag,putee stinl water, bringmy side.”,相当的入乡随俗。
民国以后,随着越来越多有钱人家的孩子留学欧美,地道的英语开始在中国境内扩散,洋泾浜英语逐渐销声匿迹。
语言有强势弱势之分,却没有高低贵贱之别。
从跨文化沟通的贡献层面来讲,无论是《葡汉词典》《西儒耳目资》,还是为了乱世捞金的广东葡语、洋泾浜英语,其实都差不多。
参考资料:1.高彦梅:《洋泾浜语和克里奥尔语概说》,《外语教学》,1999年第2期。
2.周毅:《晚清洋泾浜英语及其影响史》,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3月。
3.肖应云:《明清西方传教士的汉语学习与文化交流》,暨南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6月。
4.周振鹤:《中国洋泾浜英语的形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
关注是最好的支持,拉到顶部关注视知TV视知TV(微信公众号ID:shizhimedia),知识解释类短视频“一哥”,致力于打破信息高墙,将深奥、枯燥、晦涩的知识用专业、精准、有趣的形式“翻译”出来,形式不限于视频、漫画和图文。
目前旗下有百科、汽车、财经、健康、电影、男装、宠物和二次元八大垂直领域。
我们的口号是,为你解释世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