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深深处狱中记哪个好

自深深处狱中记哪个好,第1张

自深深处狱中记哪个好 《王尔德狱中记》是否比《自深深处》的内容多些,哪一个版本更好?

一本英文原著,两种译本。

是2个不同的教授分别翻译王尔德的《De Profundis》。

孙译(人大版)偏重口语化,朱译(译林版)则追求语词的文学性和语感的跳跃性,同时简明、紧凑、劲道。

看个人喜欢了。

本人还是喜欢人大版的,不过这版基本上买不到了。

即使有出售,也要200左右。

王尔德的《狱中记》和《自深深处》是不是同一本书?你读过不止一遍的一本书是什么?

谢邀!我反复看过几遍的书倒是有。

一是,鲁迅的书,记得才领第一笔工资时,我就将鲁迅的书基本买上了,而且反复了几遍,后来,由于各种因素,也就逐渐淡完了……;二是,《三十六计》。

当时爱读《三十六计》也只是一种好奇而已,也非看了就如何如何,而只是作为一种欣赏和了解古文化而已,而在实际运用当中,我觉得是万万不能生搬硬套的……因为世界上的人的智慧都差不多,在关键时刻就只相差那么一点,就如红绿灯,就相差那么一两秒……;当然,以上看过的书,由于自己水平有限,和理解能力差及记忆力不好,随着时间的流逝,也慢慢地淡完了……另,《隋唐演义》也看过两遍。

能让我看两遍的理由是,《隋唐演义》里面所讲的话,跟我们小时候说的话一致……

谢谢悟空先生邀请!你看过不止一遍的书有哪些?【本文原创】四大名著,中国国粹四大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

在小时候(约十岁左右),由于受父亲爱讲书中故事的影响(他存书有两大箱,约两立方米),我为了寻找书中的故事,也经常看书,久而久之便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

当然,那时候年纪还小,也没有什么文化,读书只是爱好而已。

至于对读书的意义及对书中所写的内容,也只是不求甚解或一知半解。

在小学毕业以前,可以说是遍览群书,尤其是中国古典小说,比如除了四大名著外,还读了——封神演义,聊斋志异,白蛇传,西厢记,三言二刻,说岳全传,文天祥,英烈传,征东征西,平南平北,东周列国志,薛刚反唐,随唐演义,还有西游补,金瓶梅外传,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很多红色革命经典名著和不少被翻译过来的原苏联名著,但最遗憾的是却从来没有机会读过《金瓶梅》原著。

后来考上省立中学(广东海南中学),读书的机会更多,读书的天地更阔(由于学校图书馆有大量古今中外的藏书),因此可以说对于读书则是如饥如渴手下择卷。

但由于没有人生及社合阅历,所有的读书心得和体会,都停留于书中,对于书的认识只仅仅是求知而已,并没有提升到理论的高度认识水平。

真正提高读书水平的则是1969年上山下乡走上社会工作后的时间段开始。

1977年底,国家实行科考制度,由于工程技术工作的需要,在上级领导的劝说下,我放弃了考取大学的美好愿望,直到1983年才有机会涵受中山大学中文系(三年制)。

从此后才懂得用辩证法和唯物论的哲学观点去指导自己的学习,加上自己的社会生活阅历及参考社会名家的理论去重新认识书中的含义。

四大名著,既然列为中国国粹,就证明他们在中国文学史上起到不可估量不可替代的政治作用。

对于三国、西游、水浒自无必说,但要真正读懂红楼梦则要困难得多。

由于作者的历史背景,所处的社会地位,所复盖的社会范围,作品所采取的结构形式,文学造诣的博大精深及所描写人物众多,场面之恢宏,已达到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复加的高度,因此不是某个人读一两遍或三五遍就能真正体会书中的真谛,本人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曾一口气就读了十左右遍,后来还是继续读。

书是知识的海洋,每个人不一定利用书中的知识创造财富,但只要你肯于读书,便找到人生无穷的乐趣,便找到人生精神上的依托,就能在纷乱的人生历程中泰然处之,就能做到知足常乐!水平有限,只算自聊,不足与论,请别见笑。

如能对朋友们的读书学习有点滴启示,吾愿足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36447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07
下一篇 2022-10-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