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是将一句话分成两部分来表达某个含义。
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
一部分是“俏皮话”,也可以看成是汉语的文字游戏。
最初的歇后语与现在我们看到的歇后语的表现形式并不相同,是对当时通用的成语、成句的省略。
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称之为“藏词”。
例如用“倚伏”代替“祸福”(出自《道德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这种歇后语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其使用范围受到了限制。
后来的歇后语在结构上是“比喻——说明”式的俏皮话。
使用的人往往只说出比喻部分,后面的解释部分则让对方自己领悟。
比如:老虎念经——假正经老公公吹笛子——气力不足狂犬吠日——空汪汪癞蛤蟆打伞——怪事一桩蜡人玩火——自顾不暇
话说一半大喘气 再来半句补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