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清明节,我收获了两颗心。
星期六我们全家提前去卓旗山扫墓祀祖。
我们驱车来到山脚下,提着“三牲”,捧着鲜花,拿着香烛等拜祀品高高兴兴地上山。
谁说“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我一点也没感到伤心,反而觉得能到山上去轻松一下是件很开心的事,也许是春光明媚的缘故吧。
来到了祖先的墓前,妈妈扫出了一块干净的泥地,把祀品摆上。
真香!好想吃啊。
妈妈说:“以前祖母那代人哪有我们幸福啊,穷得一个月也吃不上一次猪肉,现在却有福也享不了。
”妈妈有点伤心,她接着说:“所以你们平时要多孝顺长辈啊!不要总是惹人生气。
”妈妈说得对,如果在老人家生前让他们吃好点,快乐一点,比你现在补救什么都好。
这让我想起“乌鸦反哺”的故事,小乌鸦不忘老乌鸦的养育之恩,亲自找来虫子喂老乌鸦——我们要有一颗孝顺心。
我们正在拜祀时,发现有人燃烧的香火没有熄灭就走了,差点烧着了旁边干枯的树枝,幸亏我们发现得早,及时把火堆扑灭了。
妈妈说,那些人只顾自己的事办完了就走,很容易引起火烧山。
在回家的路上,我还发现有两个小孩在争着玩一只幼乌,也许是刚从树上抓的。
我想:他们怎能这么残忍,连这么小的鸟也不放过。
老师常说,鸟是人类的朋友,大家要保护它们。
清明拜山,我们是不是更要有一颗环保心呢?
寒衣节上坟和清明节上坟有什么不同?农村人就站在农村的角度上,来说一说寒衣节上坟和清明节上坟的不同之处吧。
清明节是处在春暖花开,万物竞生的春天,春耕春种的季节随后就要开始了。
农事谚语说的好:清明前后,点瓜种豆。
也就是说,农村人要进入春季劳作的农忙时节;此时备好香纸、供品,到先人的坟前进行祭拜。
把过年后的生活状况,以及春耕春播的打算,向老人们细述告知。
让老人在那边放心,不要挂念家人子孙;还要告知先辈们,因农事较忙,不能常来看望,求得先人原谅,等到夏粮收获完成时,再来向老人家报平安。
农历的十月初一也叫寒衣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来上坟,祭拜已故的亲人。
在农村,秋收秋种基本结束了,此时天气也渐转凉,备好香烛纸钱,来到先人的坟前,告诉他们:天气转凉,要及时添加衣物,做好过冬准备。
再把秋季粮食丰收的喜讯一并转告,让他们也分享丰收的喜悦;顺便把秋种的事情也说于老人家,让他们尽管放心。
以上就是寒衣节上坟和清明节上坟的不同,也是种地人的拙笔浅见。
寒衣节和清明节,以及中元节,合称为中国的三大冥文化节,俗称为“鬼节”,这三个节都是对去世的亲人的怀念,只是时间和方式不同而已。
寒衣节和清明节是中国人最讲究的两个节日,这两个节日大致有以下相同和不同:第一、寒衣节是农历十月初一,所以也叫“十一“”,这个时候,全国各地天气逐渐变冷,人们开始添加衣服,这让人不得不想起已经去世的亲人在另一个世界还有没有棉衣穿,所以活着的人就送一些冥币或纸制的御寒衣物给去世的亲人,以表心意,算是对去世亲人的怀念。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寒衣节起源于周朝,是周文化的一部分。
第二、清明节则是春暖花开的季节,这个时候墓地上生出一些杂草,人们为了怀念去世的亲人,就去故人的墓地上扫扫墓,清除墓地上的杂草,以怀念亲人,寄托哀思。
第三、以前农村里有这样的说法:早清明晚十一,就是说,清明节上坟要早,一般在清明当天十二点以前;十一上坟相对要晚一些。
、第四、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冥文化是其中的一部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