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有影响,且影响巨大。
理由如下:第一、基础很重要。
万丈高楼平地起。
小学基础打好了,到了中学自然就好。
空中楼阁是不存在的。
就拿数学里面的加减乘除等基本计算能力来说吧,都是在小学练就的。
倘若计算经常出错,必然会影响到今后中学的数学学习。
你可能会说,孩子智商不错,难题都会,就是粗心,容易犯些低级错误,到了中学自己慢慢会明白的。
这个想法是极其错误的,俗话说,小窟窿不补,大窟窿一尺五。
第二、习惯是从小养成的。
孩子小学成绩不好,很大程度上是源于没有很好的学习习惯。
比如,小学是好好写字的关键期。
倘若孩子写的字不成个样子,语文是考不了高分的,甚至严重影响语文成绩。
根据我几十年的小学教学经验来看,语文成绩差的学生往往就是从书写差开始的。
小学书写十分糟糕,到了中学,几乎“老了根脚”。
可塑性最强的六年形成的书写习惯,在书写量更大学习任务更重的中学如何扭过来?第三、自信是慢慢累积起来的。
小学成绩好,对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成绩好,往往能得到老师、家长的肯定,同学们的赞许,自己就会树立自信。
有了自信,学习劲头更足、兴趣更浓厚,成绩就能稳步上升,不断进步。
达成一种良性循环。
反之,在小学读书时成绩糟糕,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导致恶性循环。
虽然小学成绩对孩子中学的学习有影响,但是,并不绝对。
也有极少数孩子小学时成绩平平,到了中学开始“幡然醒悟”,成绩一路飙升,最终逆袭成功。
实际上,我们家长不能被这种极为罕见的个例蒙蔽了,实际上这样的孩子在小学已经有可能成为学霸的“潜质”,只不过没有表现在平时的考试中。
请广大家长关注孩子各个阶段的学习状况、学习习惯,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育策略,寻求解决办法。
最后祝您的孩子学习进步,健康成长,早日成为栋梁之才!
不仅有影响,而且影响很大。
小学以习惯养成为主,学习的习惯,自律的习惯,动手动脑的习惯,卫生的习惯,安全的习惯,互帮互助的习惯等。
一旦具备了这些习惯,那就像上足底肥的庄稼,后劲十足,初中、高中阶段就像脱僵的野马,尽情的驰骋。
对待学习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如饥似渴,主动获取。
我是1997年主动要求下小学的,当时还是五年制,我从四年级接了一个15人的班级,连着代了二年。
这批学生升到初中后,很受老师们的喜欢,他们逢人便夸:北李的这批学生素质高,基础好,自动学习,主动求知,高度自律,分到不同的班级,都能做领头羊,不仅自己本人成绩优异,而且带动全班形成了良好的学习风气。
这批学生初中毕业,有四人考上了高平一中,在当年引起不小的轰动。
高中毕业有六人读了本科。
大学毕业这六人中有2人考上了公务员,有2人读研后,在科研机构工作,有一个当年没考上一中的最终考上了老师,另一个在国企从事领导工作。
这些成绩足以说明小学教育的重要性。
那么我是如何达到这么好的效果呢?其一、热爱学生,视生如己出,动之于情,晓之于理,诲人不倦,循循善渗,呕心沥血,苦口婆心。
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其二、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非常重要。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用激励的办法,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适时适事进行表扬鼓励。
当然关键点就是用“心”去教,用“真情”去感化。
我是栗老师,头条号文如泉涌,高级语文教师,优质教育领域创作者。
专注于探讨和研究有关教育、教学、教师的话题和理论,对公务员考试,以及各种入职、入编、升学、就业考试都有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实战经验,关注我,会让你得偿所愿,学有所获,心想事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