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话说,这句话我反复读了多遍,觉得没什么毛病。
有人说,把词序调整一下,变成“我想对你说句心里话”,两相比较,这两句话又有什么区别?如果说硬要挑出毛病来,我觉得就是一个“心”在作怪。
世道人心变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越来越严重,心里话不想说,就算你再三强调自己说的是心里话,有时候别人也未必相信。
所以只有缄口不言,让心里的话烂在肚子里好。
心是个什么东西?其实不是胸膛里那颗跳动的心。
心是人的思想,是大脑的思维。
一个人在想什么,看不见摸不透,所以有句话就说,“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既然心如此难以掌握,就别想去听到那些所谓的心里话了,同样的道理,自己内心的想法也就别轻易推销给别人,让别人认可你说的话就是心里话。
这样分析起来,感觉人与人之间真的是不是太冷漠了。
现实给了人太多的教训,信任的缺失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
自从改革开放之后,许多新思维新观念不断冲击着传统文化的道德底线。
有见老人摔倒扶不扶的问题,有看见生命濒临死亡危险救不救的问题,这些原本不是问题的问题,成了困扰人们不停地去思考的问题。
然而这一切问题又源于什么?源于价值观的扭曲。
唯利是图。
与我无关,于我无利,凑凑热闹,看看笑话还行,若要挺身而出那是脑子灌水。
恰恰也有为老不尊的事情时有报道。
一些老人倒地就是为了讹钱,讹得人家做了好事还差点坐牢。
如此这般,谁还敢说心里话,谁还能见义勇为。
不知道上面的分析,是不是符合提问者的想法。
我倒是觉得心里有话还是应该有倾诉的对象。
人的定义不就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吗?如果人和人之间连最基本的信任都没有了,那样的生活就真的有意思吗?夫妻要说心里话,父母子女要说心里话,一家人之间要说心里话。
邻居之间,同事之间,朋友之间都要说心里话。
心里话就是最本质最善良最能体贴入微温暖人心的话,大家都想说,都愿说,社会就变得和谐了。
那些少数不想说心里话的人,就只有让他们住到豪宅别墅里拿狗当儿子说话好了!
“我有句心里话想对你说”,这句话是病句,你是怎样理解的?答,说这句话是病句(提问者是这么肯定地认为的),是这样理解的:这个句子是个兼语式:“话”,既是“有”的宾语,又是后面的“说”的主语。
“我有话”,这个没问题,合逻辑。
“话说”,则不合逻辑,说话的是“人”,不是话。
“话”本身是不会说的,“话”不是“人”。
但这句话其实不是病句!这句话要理解成省略句:我有句心里话,(我)想对你说。
这样理解,说话的仍然是“我”,而不是话了。
对于这种的省略句,专家一直有争执,意见不统一。
一种观点认为,这样的句子是病句,必须修改,而且这种观点占上风。
像上面是句子必须写成“我有句心里话,我想对你说”,或“我想对你说句心里话”。
另一种关点认为,这不是病句,只是省略了个“我”(上文已述,不重复)。
朱德总司令曾写了一篇文章,叫《母亲的回忆》,这个标题应理解为(我)(对)母亲的回忆,“回忆”的人是“我”,不是“母亲”。
而脱离文章,被人理解为“母亲(她老人家)回忆(的内容)”,回忆者不是我,而是母亲!文章由写“我回忆自己的母亲”变成了写“母亲回忆的事情”。
这显然与原文不符。
于是,再版将课文的标题改为《回忆我的母亲》。
当然也有人认为“母亲的回忆”没有问题,认为这样的词序,强调了“母亲”,只有省略了介词“关于”及主语“我”,即(我)(关于)母亲的回忆。
总之,两说都不一顁的道理,我一个教书,专家怎样说,我就怎么教。
我对本问题不作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回答供参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