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文的形成大概是在哪个朝代

白话文的形成大概是在哪个朝代,第1张

白话文的形成大概是在哪个朝代 古代人们都是用文言文交流吗?白话文是怎么兴起的?

古代人平常说话并不像文言文那样。

书面语言与口语一直都有所区别,古代人平常说话也是口语化的,连皇帝都是这样。

朱元璋的圣旨就很口语化,如其中一道 “说与户部官知道,如今天下太平了也,只是户口不明白哩。

教中书省置天下户口的勘合文簿户帖,你每(们)户部家出榜去,教那有司官将他所管的应有百姓,都教入官附名字,写着他家人口多少,写得真着……”有人可能会说,那是朱元璋没文化,那我看看雍正给年羹尧的“朕实在不知怎么疼你,才能上对天地神明,尔用爱我之处,朕皆都体会得到,朕亦甚想你,亦有些朝事和你商量”。

可见古人平常也大量使用口语化的语言。

从唐宋以来,白话文书面语逐渐兴了起来。

先主要在一些话本、小说中用。

到了明清时期更是流传开来,像大家熟悉的“三言二拍”就是白话文为主。

现代意义的白话文是在胡适、陈独秀等人掀起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之后才变成现在这样的。

首先要弄明白语言的变迁,先秦以前基本上人们说的就是文言,文和言是基本一致的,汉朝以后语言变化越来越大,到了唐宋时期其实已经有很白话的语言,你去看宋朝话本小说和一些语录体著作就知道了,到了明清时期,语言就和咱们现在更接近了。

这是语言的变化。

而文字方面,唐朝就有文言白话之分,上层知识分子依然坚持文言创作,实际上和当时的语言已经脱节了。

到了明清更明显了,当时文言创作和白话作品都非常多。

你看《西游记》《水浒传》能基本看懂,就是那时期的白话著作,和咱们现在非常接近了,不过一般白话的通俗作品都是面向百姓的,被知识分子看不起。

而知识分子把持的诗文创作依然用文言。

所以那时候平常说话已经白话,和文言完全两回事了。

所以白话不是新文化运动创造出来的,只是从此知识分子和普通百姓都不在用文言,做到了文字和语言的统一罢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39246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07
下一篇 2022-10-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