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这个问题提的很好,我一直也想做此类回答,因为我每次去客户那审计的时候,大部分客户都会问单项资产单独计提坏账准备、按组合计提、单项资产不重大单独计提坏账准备到底是什么回事;账龄分析法中账龄该怎么划分、跨年的应收款如何确定账龄;按批或按月结算应收款根本对应不上回款等等非常实际的实务问题。
很多财务认为这个看起来简单,但 *** 作起来就陷入了矛盾,梳理不清楚。
所以,现在我应该把这个问题给大家聊一聊。
1、对企业会计准则中相关政策的解读。
对于应收款项,准则说应当先对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款项区分开来,并单独进行减值测试;单独测试未后未发生减值的应收款项(单项金额重大和不重大的应收款项),应当包括在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应收账款组合中再进行减值测试。
那么这个就是应收款坏账政策的描述。
那么作为企业人员,如何根据准则制定相关坏账政策呢?首先,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款项如何区分。
这个就根据你们公司自身的行业特性、公司规模及客户群体等进行分层了,比如说公司50万以上的应收客户相比全年收入占比很大,可以此为标准,确定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款,单独进行测试并计提减值。
也就是说你要制定具体的量化标准。
再次,可能存在单项金额不重大的应收款单独计提坏账的,比如说某个小客户经营困难、客户失联、押金无法退还等虽然金额小但已经有充分证据,需要计提减值的,一般来说是全额计提减值的情况。
最后,除此上面之外的应收款可以直接按信用风险组合计提坏账了。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单项金额重大、单项金额不重大的应收款是已经计提了坏账准备的,就无需再次归类到风险组合中进行测试。
意思说,单独测试还没有减值的,就得归类到信用风险组合中计提坏账。
如图所示:2、信用风险特征组合又如何划分。
一般来说信用风险组合分为无风险组合和有风险组合。
无风险组合显然是没有回款风险的,如应收关联方往来、应收押金、应收员工往来等这类性质的应收款一般是无风险组合,可以不计提坏账。
有风险组合,就是就是上述应收款之外的。
有风险组合一般按照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的。
3、账龄分析法中账龄如何确定?回款无法区分哪批次的怎么办?账龄分析法就是根据往来单位拖欠公司账龄时间的长短,来判断其可回收的金额。
如1年以内按应收账款总金额的5%计提坏账,1-2年的按10%计提坏账准备等等。
账龄如何确定呢?年初发生的应收款好确定,但是年末发生的应收款,年后的月初又如何确定账龄呢?这个也是很多企业人员不懂的,这里我就告诉大家,只要是跨年就加一年,甭管他是只发生在哪那几天或哪几月,只要跨年就加一年。
比如说一笔应收款是2018年12月10日发生的,本月计算账龄的时候是1年以内,但是假如在2019男1月底的时候编制账龄分析表呢,他还属于一年以内吗?显然不是,属于1-2年内了,因为跨年了。
所以每月编制账龄分析表时,只要跨年的应收款就多算一年。
回款无法区分批次怎么办?应收账款如果回款金额与发生应收时间对应不上来这是很正常的,实务中,也不会去对应,那样工作量太大,也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所以基本都是遵循的先进先出,也就是说先发生的回来先冲抵最先形成的应收。
那么我们确认账龄时,只要是贷方发生额大于期初余额的,那么账龄肯定都是在一年以内的,按照先进先出,本期回款全部优先冲抵上期的余额。
总结:应收款计提坏账很好理解,应遵循基本的思路,理解三大应收款分类计提坏账;如果都没发生减值迹象,就统一归为按风险组合计提坏账;按风险组合计提坏账准备其中之一方法就是采用账龄分析法;账龄分析法中如何划分账龄以及如何确定回款是做好账龄分析的首要问题。
想知道企业会计准则如何理解、单体及合并报表如何编制、报表附注如何填写、会计师事务所等相关问题的,可以关注我,我是悟空做财务,谢谢大家!
作为财务人员,如何识别应收账款中的风险,及时防范与解决风险是很重要的。
当然,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更好地了解企业应收账款的情况,也是至关重要的。
同样,大企业和小企业因为人力物力的差异,可能具体管理和 *** 作上会有些不同,但基本原理和方法都是适用的。
先说对准则的理解,再说实践中怎么运用。
准则中说的要点是:对于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账款,单独进行减值测试。
单项金额非重大的应收账款,可以单独进行减值测试,也可以与单独经测试后未发生减值的应收款项一起按类似风险特征划分为若干组合,再按这些组合在资产负债表日的余额的一定比例计算确定减值损失计算确定坏账准备。
简单地说:就是金额重大的,必须单独看看有没有发生钱收不回来的情况,如果金额不重大,我们可以按照风险大小分类来看,对于有风险的采用账龄分析法来计提坏账。
实践中可以按照以下顺序来 *** 作(关键是几件事情要做,顺序看个人偏好):1. 类似于关联方款项,应收员工款项等先归类为无风险的,不用考虑。
2. 在有风险的组合中,按照账龄分析法来计算坏账准备。
3. 用个别认定法,依次测试金额重大的应收账款和某些金额不重大的应收账款是否发生减值,对2中计算的结果进行调整,最终确定计提的坏账准备。
几个注意的点:账龄如何划分?这里涉及到一个账龄的问题。
很多人都以为,应收账款的账龄就是从开发票的那天开始算,算到当前的日子,就是账龄。
其实不然。
我们用于计算应收账款的账龄,通常有个叫“超期”的概念。
用个图来说。
一般我们会给企业一个授信期间。
这个期间在大企业都是信控部门根据该企业的信用报告来综合制定的,比如给大企业90天的账期,而给小企业30天的账期。
这本身已经包括了对企业信用程度的一个判断。
超过了授信期间还没有付款,那就算作“超期”。
小企业虽然没有买信用报告,可以通过对企业往常的了解来制定这个授信期。
然后每月就可以计算账龄了。
如何根据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计提比例取决于一个企业的应收账款政策,要根据企业自身的性质来。
比如是商贸类的企业,那对应收账款的流动性要求是比较高的,按照往期的回款情况可能的比例为超期30天以内不提,30天-60天按应收账款余额的10%计提,60天-90天按照余额的20%计提,90天以上按照50%计提等等。
(这里作为举例,企业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比例)个别认定的时候怎么判断?这个需要财务人员充分了解情况后作出判断。
金额重大的客户先看一遍,有没有可能出现坏账,一般很多时候大客户的信用反而好。
再看一遍超期时间比较长的,这类不管金额大不大都要引起重视,很多时候就是这类客户出现坏账。
最好都要跟客户拿到付款承诺,承诺时间长,又经常付不出的引起特别重视,考虑计提坏账。
此外,对于催款无应答的客户也要充分关注,问问销售对方情况怎么样,有没有经营困难等等,考虑要不要计提坏账。
常见无法准确计提的情况有哪些?1. 回款销账不准确。
标准的做法就是按照客户给的付款清单来对应销账,有差异要找到具体的发票。
这样不会日积月累,自己都不知道到底这些余额是那笔账产生的。
当然很多小企业采用的“先进先出”的销账方法,这样其实不能准确反映应收账款的账龄。
即使系统不能支持一张一张销发票,我建议自己做好记录备查,到底是哪张发票产生的应收账款,不要张冠李戴。
不然最后一定会产生混乱,而且看到的不是真实的账龄。
2. 个别认定不清楚。
个别认定很重要,不然企业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坏账,甚至于最后都讲不清楚。
财务人员不是简单地计提个数字,而是要把风险点搞清楚,如果真有一天有笔钱收不回来了,要能清楚地告诉老板,这笔钱三个月前我们已经提出预警了,原因是什么,采取了哪些措施,最后因为某某特殊原因,还是收不回来了。
这是特殊的情况,是损失,需要高层确认并知晓。
还要采取将来的防控措施。
及时识别风险,最大限度降低损失。
才能发挥应收账款控制的意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