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微金融#又到了毕业季。
对于是去中行好,还是农行好,我认为,这两家银行都是同一类型的银行,无论规模还是结构上,都相差不大。
对于怎么选择,我有以下几个想法:一是我倾向于选择农业银行。
最主要的原因是农业银行待遇比中国银行能高一点儿。
在我们当地,是属于这种情况。
不过,在别的地方是不是也这样,就不太清楚了。
你最好找下在银行的熟人打听一下。
或者问下银行负责招聘你的人。
二是看机构。
比如,中国银行的市分行和农业银行的网点,你得选择去市分行,这时候就不用纠纷待遇高低的问题。
三是看岗位。
如果岗位不相同,看自己喜欢哪个岗位。
所以,这得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
你说中行每年辞职的人很多,其实哪家银行辞职的人都不少,去了银行能不能干好,到底要不要辞职,完全取决于自己,而且情况在不断变化,不能看别人的行为来决定自己的命运。
本人专注于银行相关理财知识解读,欢迎加入我的免费圈子【银行1亩3分地儿】!3分地儿。
加圈方法:点击我的头像-选择‘圈子“-”银行1亩“即可加入。
我是一名在金融系统基层工作较长时间的普通员工。
从我的了解来看四家国有银行(现在经常是说五家国有银行,包括工、农、中、建和交通银行)在计划经济的时候,他们都叫专业银行,也就是服务对象不同,但是那个时候工资待遇基本是一样的,都叫国家干部。
到了八九十年代,国有银行陆续转型上市,这个时候他们的工资待遇多少开始拉开了一些距离。
主要原因是计划经济的时候,银行的从业人员有好几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计划内和计划外之分(计划外还有好几种),也叫作在编和非在编。
在编属于正式的,在系统内进入名册,而非在编的就叫临时工,哪个层面招聘就属那个层面管理。
当国有银行进入改制上市的时候,这时如何上报员工数量就直接影响了上市后银行员工的收入水平。
有的银行把在编和非在编员工数量都上报上去,改制成功后再把临时工解聘或者上报时都按正式员工的收水平上报,等批下来后,还是给临时工比较低的待遇;而有的银行比较老实,只上报在编员工数量。
这样最终批下来,三种不同的情况,工资的基数就不一样了前面两种在编员工工资待遇相对就高了,而真实上报员工在编数据的银行工资就低了(员工数量一样,工资总数高的人均工资就高,相反平均工资就低)。
这就是上市改制后,五家国有商业银行工资待遇不同的主要原因,并非工作压力不同而待遇不同。
其实国有银行的工作强度都是差不多的。
从目前同是基层员工的收入来看,农行相对中行是高了一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