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寒湿艾灸哪个部位

脾寒湿艾灸哪个部位,第1张

脾寒湿艾灸哪个部位 来月经可以艾灸哪些部位人体除湿是哪个穴位最好?

湿气的产生主要是人体阳气不足,尤其是脾阳虚导致的水谷运化失常,化生为水湿痰饮,聚于上则为痰,聚于下则为饮,寒湿主要表现为头晕,甚至头重如裹,全身疲乏,无力,食欲不振,腹胀、腹泻,或者大便不成形,水肿,小便不多,舌体胖大有齿痕,苔厚腻等,主要是要健脾利湿,温阳利水。

湿热的话主要表现为口干口苦,或有口臭,皮肤容易长痘爱出油,大便粘腻,舌苔黄腻或厚腻。

治疗主要是清利湿热,利尿通便等。

那么祛湿应该用哪些穴位最好呢?一般从脾经、胃经、肾经和肝脏取穴,尤其是脾胃,能健脾胃,利水湿,肝脏也是容易有湿热,所以肝经部分穴位祛湿效果也不错,肾脏主管泌尿生殖系统,所以肾经上的穴位也能利尿、消肿、祛湿。

介绍8个穴位,分别是脾经三个穴位:三阴交穴、地机穴和阴陵泉穴;胃经三个穴位:水道穴、足三里穴和上巨虚穴;再是肝经一个穴位,曲泉穴;肾经一个穴位,复溜穴。

一、三阴交穴,在脚踝内侧,踝尖直上三寸的位置,是足太阴脾经的穴位,又是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阴肾经的交会穴。

能健脾利湿,调补肝肾,调经止带。

对于脾虚湿盛,水肿,小便不利,更年期,月经不调,白带异常,睡眠不好的都有不错的效果。

二、地机穴,在阴陵泉下三寸的位置,也是足太阴脾经的穴位,又是脾经的岔穴。

泄穴是经气深聚的部位,所以脾虚湿盛一般在这有压痛点,地机穴能起到健脾祛湿,利水消肿,调经止带的作用。

和三阴交一样主要用于脾虚湿盛引起的各种腹泻、痰饮水湿、月经不调、痛经等问题,经常和三阴交一起配伍使用。

三、阴陵泉穴,在小腿内侧,胫骨踝后下方凹陷处,也是足太阴脾经的穴位。

能健脾利湿,利尿祛黄,主要用于治疗对于脾虚运化无力出现的腹胀、水湿泄泻、水肿、小便不利、黄疸等相关疾病。

四、水道穴,在脐下三寸,旁开2寸,是足阳明胃经的穴位。

能健脾和胃,温阳利水,能够用来治疗腹胀、腹泻,水肿,小便不利,月经不调等疾病。

五、足三里穴,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的位置,是足阳明胃经的穴位。

这是一个强壮保健穴位,能够健脾养胃,补中益气,利湿消肿,温经活血通络等。

适合各种虚寒的疾病,比如脾虚湿盛泄泻、拉肚子、水肿,食欲不振等各种胃肠疾病,当然还能治疗心脏、肺部、头面等各种问题,在此主要论述它的健脾利湿的作用。

六、上巨虚穴,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6寸,也是足阳明胃经的穴位。

这个也是一个利水湿,健脾胃的穴位,经常用来治疗腹胀、腹泻、水肿、小便不利,痢疾等问题。

七、曲泉穴,屈膝,当膝内侧横纹头上方,半腱肌、半膜肌止端的前缘凹陷处。

这个穴是足厥阴肝经的合穴,能够清肝火、去湿热、利尿作用。

经常用来治疗腹胀腹痛、小便不利、泄泻、遗尿遗精等相关疾病。

八、复溜穴,在太溪穴直上2寸的位置,是足少阴肾经的穴位。

能够健脾补肾,温阳利水。

能够治疗腹胀、腹泻、肠鸣、水肿等各种水湿内盛引起的相关疾病。

首先感谢邀请回答!夏季多雨水天气,这种天气对于风湿痛患者并不是很友好。

夏代表着暑,湿,想要除湿,就要先了解什么是“湿”。

在中医上,湿气不仅与气候潮湿等环境有关,还与脾失健运,津液不布导致水湿凝聚有关。

湿气重有哪些症状呢?容易发胖,爱睡觉易犯困,舌苔厚腻,食欲不振胃口差,大便黏腻,头昏脑胀,关节疼痛或肿胀等中医认为按压以下10个穴位有利于人体除湿:1.丰隆穴按摩丰隆穴可以把脾胃浊湿排出去。

2.阴陵泉穴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

按压阴陵泉穴有健脾除湿的作用,按压此穴位会有酸胀感,随着按压时间增加,酸胀感减轻,这是湿气逐渐被排出的表现。

3.足三里穴位于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按揉足三里穴有健脾疏风除湿的功效,局部按压有酸胀麻感,有时可向下肢和足背发散。

4.复溜穴复,再也。

溜,悄悄地散失也。

复溜名意指肾经的水湿之气在此再次吸热蒸发上行。

每天按揉3~5次,促使水液代谢正常。

5.极泉穴手少阴心经起于极泉,长期按揉此穴位,可以调理肩臂冷寒疼痛,肩关节炎等。

6.曲池穴曲池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 可以清泻阳明,清利湿热,调理大肠气血,对于湿热停滞大肠引起的腹痛腹泻便秘等有很好的缓解效果。

7.中脘穴中脘穴是奇经八脉中的任穴,可以聚集及传导地部水液。

按揉此穴位可以驱寒除湿健脾。

8.巨阙穴巨阙名字的意思是指胸腹上部的湿热水气在此聚集,指尖按压此穴位,可以改善因湿热导致的胃痛。

9.涌泉穴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体内肾经的经水由涌泉穴外涌而出体表,为肾经经脉的第一穴。

湿气多从脚底入侵,夏季多按揉涌泉穴,可以防止湿气入侵。

10.承山穴在小腿后面正中,在委中和昆仑穴之间,找这个穴位的时候,只要伸直小腿,或者将脚跟向上提,在腓肠肌的肌腹下面,就会出现一个尖尖的凹陷,这里就是承山穴所在处。

本穴物质为随膀胱经经水上行而来的脾土与水液的混合物,是排出人体湿气最好的穴位。

刚开始按揉的时候会有明显的酸胀感,因为体内有湿气,时间久了身体会感觉到热,湿气会随着热气排出体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39524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08
下一篇 2022-10-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