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锅是从哪个年代开始的

火锅是从哪个年代开始的,第1张

火锅是从哪个年代开始的 火锅起源于什么朝代?“火锅”在哪个朝代出现的火锅是从什么时候就开始有了的?最早的火锅好吃吗?

火锅在3000年前的西周就出现了当时的火锅叫“温鼎” ▼上面煮食物下面的小门放炭火点火锅汤底——又到了考验友谊的时刻最古老的鸳鸯锅(分格鼎)▼真以为这就完了……朕还要吃——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儿、烧花鸭、烧雏鸡、烧子鹅、卤猪、卤鸭、酱鸡、腊肉、松花小肚儿、晾肉、香肠儿、什锦苏盘、熏鸡白肚儿、清蒸八宝猪、江米酿鸭子、罐儿野鸡、罐儿鹌鹑、卤什件儿、卤子鹅、山鸡、兔脯、菜蟒、银鱼、清蒸哈什蚂、烩鸭丝、烩鸭腰、烩鸭条、清拌鸭丝、黄心管儿、焖白鳝、焖黄鳝、豆豉鲇鱼、锅烧鲤鱼、烀烂甲鱼、抓炒鲤鱼、抓炒对儿虾、软炸里脊、软炸鸡、什锦套肠儿、卤煮寒鸦儿、麻酥油卷儿、熘鲜蘑、熘鱼脯、熘鱼肚、熘鱼片儿、醋熘肉片儿……【喜欢作者的清奇文风和脑洞漫画,欢迎关注:朕说】

关于火锅的起源,目前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是在三国时期或隋炀帝时代, 那时的"铜鼎",就是火锅的前身;另一种说是火锅始于东汉, 出土文物中的"斗"就是指火锅。

可见火锅在我国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了。

四川的火锅早在左思的《三都赋》中有记录。

可见其历史至少在1700年以上。

《魏书》记载,三国时代,曹丕代汉称帝时期,已有用铜所制的火锅出现,但当时并不流行。

到了南北朝时期,人们使用火锅煮食就逐渐多起来了。

最初流行于我国寒冷的北方地区,人们用来涮猪、牛、羊、鸡、鱼等各种肉食,后来随着我国经济文化日益发达,烹调技术进一步的发展,各式的火锅也相继闪亮登场。

唐宋时,火锅开始盛行,官府和名流家中设宴,多备火锅。

在五代时,就出现过五格火锅,就是将火锅分成五格供客人涮用。

那时的火锅又称暖锅,一种是铜制的,一种是陶制的,主要作用是煮肉食用。

到了清代,各种涮肉火锅已成为宫廷冬令佳肴。

嘉庆皇帝登基时,在盛大的宫廷宴席中,除山珍海味、水陆并陈外,特地用了1650只火锅宴请嘉宾,成为我国历史上最盛大的火锅宴。

到北宋时代,汴京开封的酒馆,冬天已有火锅应市。

到了清朝统治的年代,火锅涮肉已经成为宫廷的冬令佳肴。

元代,火锅流传到蒙古一带,用来煮牛羊肉。

至清代,火锅不仅在民间盛行,而且成了一道著名的“宫廷菜”,清宫御膳食谱上有“野味火锅”,用料是山雉等野味。

乾隆皇帝吃火锅成癖,他曾多次游江南,每到一地,都备有火锅。

相传,他于嘉庆元年正月在宫中大摆“千叟宴”,全席共上火锅1550多个,应邀品尝者达5000余人,成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火锅盛宴。

到了清朝末期民国初期,在全国已形成了几十种不同的火锅而且各具特色。

日本室町时代,火锅从中国传入日本时在一三三八年。

日本称火锅为“司盖阿盖”又称“锄烧”。

如今火锅还传到美国、法国、英国等国家。

火锅,古称“古董羹”,因投料入沸水时发出的“咕咚”声而得名。

它是中国独创的美食,历史悠久。

据考证,解放后出土的东汉文物“镬斗”,即为火锅。

唐代白居易的《问列十九》诗:“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就惟妙惟肖地描述了当时食火锅的情景。

到宋代,火锅的食法在民间已常见,南宋林洪的《山家清供》食谱中,便有其同友人吃火锅的介绍。

我国的火锅,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浙江等地曾出土5000多年前的与陶釜配套使用的小陶灶,可以很方便地移动,可以算是火锅初级形式。

北京延庆县龙庆峡山戎文化遗址中出土的春秋时期青铜火锅,有加热过的痕迹。

奴隶社会后期,出现了一种小铜鼎,高不超过20厘米,口径15厘米左右。

有的鼎与炉合二为一,即在鼎中铸有一个隔层,将鼎腹分为上下两部分,下层有一个开口,可以送入炭火,四周镂空作通风的烟孔。

有的鼎腹较浅,鼎中间夹一炭盘,人们称这种类型的鼎为“温鼎”,它小巧便利,可以说是一种较好的火锅了。

汉代出现一种称为“染炉”、“染杯”的小铜器,构造分为三部分:主体为炭炉;上面有盛食物的杯,容积一般为250至300毫升;下面有承接炭火的盘。

可以推断这就是古代单人使用的小火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39533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08
下一篇 2022-10-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