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臣对君主的尊称,秦朝以后只用以称皇帝。
陛为宫殿台阶。
据东汉蔡邕《独断》,谓群臣与天子言,因距离远,先呼立陛下。
侧近臣与之言,由彼上达。
陛下之称,即由此而来。
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皇帝自称“朕”,其他人当面直接称皇帝为“陛下”、“圣上”、“万岁”等,私下敬称皇帝为“圣人”、“官家”、“至尊”等。
陛下 无论我们看历史电视剧或电影,只要剧中有皇帝出现,就会听到群臣们左一个“陛下”,右一个“陛下”,称呼皇帝。
为什么称皇帝为“陛下”呢?“陛下”的“陛”,是指帝王宫殿的台阶。
《说文》:升高阶也。
从阜,坒声。
”本义是台阶。
特指皇宫的台阶。
《荆轲刺秦王》:“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此进至陛下。
”古时帝王的卫士就在陛下两侧进行戒备。
“陛下”是臣子对帝王的尊称。
当帝王与臣子谈话时,不敢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阶下的侍者而告之。
因而称“陛下”,意思是通过在你台阶下的臣属向你传达卑者话,表示卑者向尊者进言。
蔡邕《独断》卷上:“谓之陛下者,群臣与天子言,不敢指斥天子,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达尊之意也。
”后来,“陛下”就成为对帝王的敬辞。
《史记.秦始皇本纪》:“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
自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
”由“陛下”又引申为“陛见”,此指臣下见皇帝。
《后汉书.戴封传》:“公车征,陛见,对策第一。
”
明朝以上的朝代称皇帝是不是称陛下中国皇帝从什么时候开始改称“皇上”,不再叫“陛下”?中国的皇帝,从秦始皇开始,就称为“陛下”,那么,为何要称呼为“陛下”呢?其一,“陛下”的“陛”指皇宫大殿的玉阶。
其二,“陛下”原来也指的是站在台阶下伺候的太监或者下人。
如果臣子想要向皇帝进言,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假借太监之口转达。
久而久之,“陛下”一词就成了与帝王面对面时的敬语。
表示下属不敢抬头仰视,只能看到皇上脚下的玉阶。
直到满人入关,建立清王朝后,才开始改称为“皇上”,不再叫“陛下”了。
之所以改称为“皇上”,还有一层意思就是说,他是拥有天地万物的共主,至高无上的权力。
因为在清朝时期,封建皇帝的专制统治到达了巅峰,天下诸事无论大小,皆决于上。
这个“上”就是专指皇上了,也有无上的意思。
但是,满清朝时并没有完全废止“陛下”的称呼,而只是更多称呼“皇上”罢了。
个人感觉,“皇上”好像更像一个口语的称呼,一点儿都不正式,也不威严。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人文始祖黄帝是一个尊称,夏商周多用王来显示九五至尊。
到秦始皇赢政继位后令李斯翻阅群书博揽群书确立了皇帝一词,秦始皇一身雄才大略一扫六合统一中华统一文字设郡县制,统一度量衡,车同轨书同文,御布政令依法治国,他说即授于天,即授永昌,朕要千秋万世九州方圆。
但遗憾的是这么伟大的一个帝国在其身后仅会二世而亡,李斯是个祸国殃民的乱臣贼子,他如主持正义也就同尹伊和周公一样千古留芳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