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美德比喻成什么

传统美德比喻成什么,第1张

传统美德比喻成什么 古人用什么来比喻美德

美德即美好的品德

“品”是等级的意思,一个人的德属哪个等级,这个人就属哪个等级。

“品”还有众口评论之意,俗话说“金碑银碑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而老百姓的评论一个人,首先是看他的德性。

《周易上经·坤卦·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

”意思是说:黄色的衣裳大吉大利,因为黄裳是人内在美德的象征。

黄河水,黄土地,养育了中华大地上的黄种人,所以,黄色的衣裳成为美德的象征。

什么是美德?古人还有很多比喻。

一、 美德似井《京氏易传·井上》说:“井道,以澄清不竭之象而成于井之德也。

易云:井者,德之基。

” 意思是说:井,就像是人们美好品德的根本。

这是以井作比,说井的道理,以井水清澈不竭的特点而作为井的品德。

井水是清的。

井以用之不竭的清水养育着村庄的人,就象黄土地养育着黄种人一样。

这就是井的美德。

美德象井水一样清澈。

清,就是洁白无瑕。

为人要清白,为官要清廉,为政要清明,理财要清楚,都有不被污物所染的意思。

保持“清”,人人都应从“我”做起。

我国传统美德指的是什么?

仁义礼智信。

尊老爱幼,勤俭节约。

诚实做人,睦邻友好。

华夏民族数千年屹立世界民族之林而不倒必有其大因果。

根本一条重视历史,重视文明积累,老子说树大根深就是这个意思了。

历史沉淀,文明积累,圣人总结出来 ,不但是写在书里,而是人们记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上,进而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便是有了美德。

美德是从既成事实中提炼出来的,后人传承它并接受它的统率,因而说是传统美德。

美德的本质就是优良传统文化,是一套自我熟悉近乎本能的社会思想行为表达式。

它是有民族特色特性的,因而强调文化自信,因为你认为是美德,人家那里可不一定,甚至相反的,你不自信,将要疑惑了,而这显然不利文化认同。

无巧不成书,不幸的是自己最近又混得不好,甚至太差,那么你很可能就会崇洋媚外了。

这就是有些崇洋媚外的人说话办事离奇的本质原因,自己一套甩不掉,人家的那一套学不来,其德不美而四不像怪胎。

美德是有大小的,国家记忆在大。

家国情怀是最大传统美德。

例如一般人望长城内外,天寒地冻,冷的吃不消是吧,伟人望长城内外,是处银装素裹,分外妖娆的。

这是何等的情怀?江山社稷!老百姓则是家乡亲人,哪怕遗体海外,其魂魄也要跨越那无尽的物理空间回归故土,皈依祖宗。

大人物小人物,格局不同,情理一致,都是美德。

这种美德,造就数千年的群英荟萃,代代奉献,勇于建设,才有这大好河山!美丽的家园!现在,中国更是被全世界公认为基建狂魔,这个传统美德的深远作用力分不开。

在保家卫国,美德更美,内部吵再凶,打再惨,侵略者来了,能够搁置恩怨,一致对外,联合抗日战争就是很好的证明。

苦秦久矣,宁有种乎!反抗压迫的精神,中国人自古有之。

更有被世界史学家称之为史诗级的长征精神。

等等等,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儒家文化,说仁人志士,墨家文化,说国士时刻准备着。

带个人色彩,因而说是小美德,个人社会交往,互助互利。

例如五讲四美,例如八礼。

尊老爱幼,尊师爱生,如果不被自私钻了空子,仍然可谓传统美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40102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08
下一篇 2022-10-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