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辽开国皇帝耶律大石耶律大石(1087 - 1143)西辽的创建者。
字重德。
契丹人。
辽太祖耶律亿八世孙。
通契丹文、汉文,善骑射。
辽天祚帝耶律延禧初年,曾为翰林承旨,契丹语翰林称“林牙”,故亦名“大石林牙”。
历任刺史、节度使。
女真族阿骨打起兵灭辽,天祚帝于保大二年(1122) 自鸳鸯泊败走夹山( 今内蒙古萨拉齐西北大青山)。
其子耶律淳留守南京析津府(今北京),耶律大石与宰相李处温等在燕京拥立耶律淳为帝,号天锡皇帝。
耶律淳称帝三个月病死,妻萧德妃权主朝政。
不久,金兵攻陷南京,萧德妃西奔天德军(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北)谒天祚帝,被杀。
耶律大石在居庸关抗金之役中为金军俘获,保大三年九月逃依天柞帝。
天祚帝赦其擅立之罪,耶律大石心不自安。
保大四年七月,天祚帝自夹山率师东伐,谋为恢复。
耶律大石谏阻,不从,乃自立为王,率二百骑遁走,过黑水(今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艾不盖河),得到白达达部(汪古部)长的资助,驰至辽西北重镇镇州(今蒙古鄂尔浑河上游,哈达桑东北古回鹘城)。
这一带本是漠北辽朝治下广大游牧部族之地,未受金兵侵扰。
他便在可敦城召集边境内威武等七州和大黄室韦、乌古、敌烈、达密里、阻卜、密儿纪等十八部部众,组成新军,“有战马万匹”,设官置吏,建立了新政权,策划复兴辽朝。
并向西北发展,在叶密里河(今额敏河)边建筑了一个城堡。
许多突厥部族前来归顺,势力逐渐增至四万户。
1130年,他再向西发展,行前致书给西州回鹘王毕勒哥,说要假道西行赴大食,毕勒哥馈送他出境。
据波斯、阿拉伯史家记载,西辽德宗分两路西进。
一路拟攻喀什噶尔,但受到挫折。
主力向西经伊犁人哈刺汗所辖八刺沙衮境。
时东哈剌汗孱弱,属下葛逻禄和康里部叛乱,于是便向西辽德宗纳土称臣。
西辽德宗乘机夺取了王位,自称天祐皇帝,改元延庆,同时采用突厥族称号日“古儿汗”(众汗之汗),这就是中国史上所称“西辽”,阿拉伯史家称为“哈刺契丹”。
康国元年(1134), 耶律大石以八刺沙衮为都城(别称虎思斡鲁朵,意为强有力的宫帐),傍楚河,(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玛克市东南)。
哈剌汗所辖地区,原有很多屯田的契丹人居住,这使西辽德宗得以顺利地拓地立国。
耶律大石讨平康里部的反乱,北向击败了辖戛斯。
康国元年,复遣大军东征金朝,至喀什噶尔、和阗后,沿途牛马多死,被迫还师。
康国四年五月,开始攻寻思干(撒马尔罕)算端(苏丹)马哈木汗,败其于忽毡。
马哈木汗退到寻思干后,重整武备,并求援于塞尔柱帝国的苏丹桑贾儿。
康国八年,桑贾儿渡过阿姆河,“举兵十万”来攻,耶律大石率契丹、突厥、汉军迎战于卡特万草原。
桑贾儿大败。
溃退到梯尔哈木山谷,全军覆没,遗尸数十里,桑伽儿与马哈木汗仅以身免。
耶律大石乘胜北攻西喀喇汗国,并命其将军萧查刺阿不?)攻花刺子模,花刺子模沙阿即思也降服做了西辽的藩属,提供大量金币、畜产。
至此,西辽的疆域已相当辽阔:东起哈密,西至咸海,北达叶尼塞河上游,南抵阿姆河,一时成为中亚强大帝国。
康国十年(1143年),耶律大石病死。
西辽至1218年为成吉思汗的蒙古军所灭,辽朝在中亚又延续了九十四年。
大家好,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在众多的历史人物中有太多的逆境中成功的人,今天我们就一起聊聊几个我们比较熟悉的这样的历史人物。
相信大家都听过卧薪尝胆的故事吧,这里讲的正是故事的主人公越王勾践。
越王勾践三年(前494年),勾践听说吴王夫差日夜秣兵历马 ,准备攻打越国,为先王阖闾报酬。
勾践不顾范蠡,文仲劝阻决定在吴国未发兵之前讨伐吴国。
在夫椒被夫差击败,以五千兵退守于会稽,被吴军围困。
才用了范蠡建议,贿赂吴国奸臣,愿意携带妻子为臣。
到了吴国后,夫差让他们夫妇俩住在阖闾的大坟旁边一间石屋里,叫勾践给他喂马。
夫差每次坐车出去,勾践就给他拉马,这样过了两年,夫差认为勾践真心归顺了他,就放勾践回国。
回到国内后,立志报仇雪恨,他唯恐安逸消磨了意志,在吃饭的地方挂上一块苦胆,每次吃饭前都要尝一下,并问自己“你忘了会稽山上的耻辱吗”。
还用柴草当做褥子,同时为了让国家强大起来,亲自参加耕种,奖励生育,叫文仲管理国家,范蠡训练军队,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于公元前473年灭亡吴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周文王姬昌被囚羑里易经作为群经之首,为周文王所著,故称为周易。
公元前十一世纪,商朝末代国王纣王帝辛统治期间,周部族首领姬昌(即周文王)被纣王以谋判的罪名关押在羑里(在今河南省汤阴县)监狱中,在监狱中他一边推演周易,一边向纣王示弱,后来终于得到释放。
西伯回到本部族后,励精图治,姜子牙等人的辅佐下,势力越来越大,威望越来越高,自称文王,开始了反商,为以后周武王彻底推翻商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匡衡凿壁借光成为大学问家西汉时期,有个孩子叫匡衡,家里没钱上学,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过了几年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晚上的时间来读书。
但家里穷,实在买不起点灯的油。
有一天晚上,匡衡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来一线亮光,于是想办法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大了一些,他就借着透过来的光,读了很多的书,后来成为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司马迁受宫刑著史记司马迁是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司马迁出身世代史官之家,曾受名师教导,获益不浅。
38岁时任太史令,开始一边整理史料一边改历,并动手编写《史记》。
前99年,李广孙子李陵领兵作战,因叛徒出卖而败,被俘投降。
司马迁为李陵辩护,处以宫刑,被投监狱,几经折磨,备受凌辱。
他在狱中将精力投入到写《史记》上,出狱后仍专心写作,终于完成了这一巨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