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四个领路人是什么

教师四个领路人是什么,第1张

教师四个领路人是什么 老师教书目的是什么?

社会芸芸众生,千家万户的少年儿童,想要成人、成材、成功,都离不开一种颇具尊严的符号,这个符号像一把金钥匙,能让孩子启蒙、解惑、释疑、得道、强筋、壮骨、生翅、一飞冲天,“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个平凡而崇高的符号就是——教师。

现在,社会上刮起了一股议论老师的热潮,对老师有褒有贬,有颂有讽,有朋友直接质疑:“老师教书的目的是什么?”我四十年前知识青年到农村下乡时当过民办教师,教初中语文兼班主任。

更巧的是我家是个“教书匠”家庭:父亲一生从事教育事业,大伯、二姑、三姑、四姑、五姑、三妈、四姑父都在教育界任职,有省教育厅的领导、院校教授、县幼儿园园长、小学校长、教导主任、教师等。

聚在一时曾开过一个玩笑:“完全可以建一所教学质量可观的完全小学,甚至是中学”。

他们教书的目的是什么呢?一,教书是一种志向三百六十行,人人各有所爱,各有所求。

行行都能有作为,行行都能施展抱负,行行都能出状元,行行都能结硕果。

教书育人是有识青年的一种理想和选择。

二,教书是一种职业人们来到这个世界,首先得保证自己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而这种生活还得靠自己的智慧和辛苦劳动来获得。

教书和工业、农业、商业等其他行业一样,是一种养家糊口的职业:工人做工不开工资不会再做工农民种田不长庄稼不会再种田商人做生意不会做亏本的买卖教书连温饱无保障不会再教书“人无利不起早”,这是社会经济规律,对所有人包括教师都无可厚非。

就说我吧:当农民时每天6分,没有星期天,全是体力劳动,“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当民师时每天9分,每月270分,还有星期天。

脑力劳动,室内作业,不是那么累,收入也多了。

辞掉民师考学:我虽然爱教师这份工作,但民师是零工,归生产大队和小队管,随时有可能再回到田间“锄禾日当午”。

我当时如果能成为正式教师,有指标有固定工作、固定工资,何必再考学另谋生路?因为我打心眼里热爱和崇敬这个职业。

三,教书是一种责任人们选中一个职业,就得承担一份责任,干一行务一行,干一行爱一行:干厨师的要保证顾客吃好干剃头的要保证顾客满意干医生的要保证药到病除干教师的要保证不误人子弟可见行行有责任,教师的责任更神圣:关系到学生的学业成败、事业兴衰;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兴旺发达;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前进步伐;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前途命运;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繁荣昌盛。

四,教书是一种修炼老师为人师表,想教好圣贤书,得先学好圣贤书,理解圣贤意,修得圣贤身,才有资格传授圣贤道,育出圣贤人。

五,教书应该得到尊重古往今来,都讲究“尊师重道”、“尊师重教”。

我们所有的人,特别是所有有能力、有本事、有成就的人,都不是天生佳质,而是靠老师从幼儿教起,从“一”字教起,一丝不苟,深入浅出、诲人不倦。

我们的每一次成功里面,都有老师不可磨灭的功劳。

不靠老师教育、目不识丁能成大事的人绝对少之又少。

所有的职业都值得尊重,老师的职业更值得尊重。

忘了父母的养育之恩叫忘恩,忘了老师的教育之恩叫负义。

穷教书匠,得到了国家的关心关爱;过去的老师,曾苦口婆心的成就了我们的现在;现在的老师,正全神贯注辅导着我们的子女;将来的老师,还要培养我们的子子孙孙。

所以,我们为了自己的百年大计,应该不忘初心,不忘师恩,期盼我们的子女在老师的谆谆教诲下,超越我们,实现我们追而未得的梦想!

老师教书的目的是什么?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目的。

刚走上讲台,觉得教育很神圣,教育就是为国育人。

所以工作是满腔热情,不计得失,“衣带渐宽终不悔”。

除了认真备课上课,下课批改作业也不会有一丝马虎,有时间就与学生打成一片。

成家以后,柴米油盐酱醋茶,改变了自己的初衷,教书不仅是要育人,更要生活。

于是开始在乎学生的成绩,在乎学期考核,在乎职称评定。

功利性越来越强,内心也就越来越浮躁,差生成为眼中钉肉中刺,分数成了命根子,把德育工作当做形式。

上完课改完作业,到了下班时间赶快往家跑,不要说与学生谈心,就是学生问问题,你都会觉得很麻烦。

这个时期的急功近利,导致师生关系很紧张,结果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过后才知道该有的不会走,不该有的也不会来。

人到中年,各方面都稳定了,内心也渐渐平静,名利也看淡了,觉得教师教书的目的是教书育人,正如韩愈说的:“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

老师不仅要给学生以知识,更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人格。

这是我个人对老师教书目的的体会。

其实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目的,有的人一生都把他当做事业来做,有的人一生只把他当做职业来做,还有的人一生把他当做游戏来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41816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08
下一篇 2022-10-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