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选自什么

赤壁之战选自什么,第1张

赤壁之战选自什么 赤壁之战东吴出力最多、功劳最大,但蜀汉却得到的好处最多,是这样吗?有什么依据?

所谓谁得到的好处最多,无非就是赤壁之战后,荆州这块“大蛋糕”如何瓜分的问题。

而要弄清楚刘备,孙权到底得到多少好处?孙权是否吃亏?那就得分析下刘琮投降后,赤壁之战前的荆州状态和孙吴的整个大的长江战略说起。

(荆州的江夏郡)先看下赤壁之战前荆州的状态,刘琮投降曹 *** 后,荆州大部分就属于曹魏了,只有江夏郡被分成三份。

曹 *** 拥有江夏北部,任命文聘为江夏太守,领北兵。

刘备因为刘琦的原因,拥有夏口。

孙权在赤壁之前,打败了黄祖,占据了鄂县,拜胡琮为鄂县长。

所以,在赤壁之战前,曹 *** 拥有大部分荆州,刘备,刘琦只有可怜的一点地盘。

赤壁之战后,刘备就表刘琦为荆州刺史,领荆南四郡。

刘琦为刘表长子,领荆南四郡名正言顺,甚至已经很委屈了。

所以,名义上,刘备拿下四郡,并不亏欠东吴任何理由,只是刘琦死得太早了。

江表传上记载,刘备本来借了南郡公安,因为地少又从孙权那借了几郡,说的几郡应该是说荆南四郡(武陵,零陵,长沙,桂阳)。

但是,随后刘备后来领了荆州牧,刘琦领了荆州刺史,周瑜领南郡太守,应该说刘备已经拥有名义上四郡的统治权,已经不能算是“借”了。

(江陵和江夏控制长江中上游的水路)显然,周瑜也知道荆州之地归属会混乱。

所以,赤壁之战后,周瑜志在夺取曹仁防守的江陵,因为江陵是荆州的中心地带,控制着长江中下游,是除江夏外,长江天堑的另外一个要地。

同时,拿下江陵,荆南四郡无险可守。

所以,周瑜死磕了曹仁一年,再加上张飞的帮助,迫使曹仁退兵到襄樊。

刘备则顺其自然的拿下荆南四郡。

此时,除了曹 *** 的荆州地盘,刘孙两家荆州之地就错综复杂了。

于是,刘备在入蜀前,周瑜去世后,应该和孙权有协议。

这个协议的结果就是,南郡和荆南四郡蜀刘备,江夏郡的南部都归孙权,孙权还占据着长沙郡的一部分。

(刘备入蜀前,荆州的态势)孙权愿意把南郡让给刘备,主要原因是长江太长了。

其中长江天堑的要地江夏郡,当年孙坚就是被射死在这里,东吴的凌 *** ,徐琨都牺牲于此,可见江夏之重要。

从此,江夏郡由曹 *** 和孙权割据,直到三国统一。

所以,刘备让出江夏之地,对孙权方面来说,是很乐意的。

赤壁之战后,孙权几次攻打合肥,也是因为“守江必守淮”,如果曹 *** 从淮南进攻,突破陆路,进入水道,那么建业就很近了,江东必定人心惶惶,可能还比赤壁之战有过之而无不及。

所以,孙权此时战略东移。

南郡让给刘备,可以让刘备帮忙防守来自襄樊南下的威胁,所以对孙权一样是有利的。

但是无论刘备是否借了荆州,在刘备进入成都后,又回来和孙权解决领土争议,这就是“湘水分界”。

此时,应该说初步解决了领土的争议了,孙权随后的偷袭江陵就属于“偷袭”行为了,那就怪不得孙权得手后,一面投靠曹魏,一面向刘备求和,还让诸葛瑾写信。

可见,此时孙权心里的巨大不安。

(湘水分界后的荆州)因此,赤壁之战后,明面是刘备占了便宜,但整个长江防务体系而言,对孙权也是有利的。

但是两国政治毕竟不讲道理的,特别是曹 *** 向西北发展,长江防务暂时稳定。

刘备进入成都,实力暴增。

而关羽和孙权关系却开始恶化,这就让孙权自然很不安,结果不惜偷袭江陵,和刘备闹翻。

赤壁之战中,刘备和周瑜是同盟关系。

虽然这个同盟是刘备主动请求的,但是孙权也需要刘备的力量,双方确确实实是同盟,刘备不是孙权的隶属。

赤壁之战后,曹 *** 带兵退回南郡,刘备和周瑜分别带兵在后追击。

后来周瑜攻江陵,关羽负责阻击襄阳增援江陵的曹魏援军,两家一起合作拿下了江陵城(大半个南郡)。

并不存在周瑜在前面啃骨头,刘备乘机在后面摘桃子的现象。

并且周瑜也没有因为刘备拿下荆南四郡而动怒。

相反,周瑜还主动拨给刘备地盘,因为这是刘备该得的。

先介绍一下赤壁之战后,曹、刘、孙三家是怎么瓜分荆州七郡的。

南阳郡:官渡之战前,张绣投降曹 *** ,南阳郡大部分归了曹 *** 。

赤壁之战前,曹 *** 又赶跑了据守新野的刘备。

至此,整个南阳郡就归了曹 *** 。

南郡:赤壁之战前,曹 *** 拿下整个南郡。

赤壁之后,曹 *** 败走南郡,但是魏军在退兵途中遭遇了瘟疫,死伤惨重。

于是曹 *** 干脆便退回襄阳,只留曹仁镇守江陵。

随后周瑜和刘备展开对江陵的围攻。

血战一年后,曹仁带兵退回襄阳,江陵归了周瑜。

然后,周瑜将南郡的在长江以南的地盘划给了刘备,曹刘孙三家瓜分了南郡。

江夏郡:曹 *** 南下前,刘表、孙权各据江夏郡的一部分。

后来曹 *** 侵入江夏,刘备被曹 *** 赶到江夏后,江夏郡便被曹、刘、孙三家各据了一部分。

不过,江夏郡的太守是东吴大将程普。

武陵郡:赤壁之战前,武陵投降了曹 *** 。

周瑜围江陵时,武陵太守投降了刘备。

但是黄盖和周泰也出兵占了武陵的一部分,并且黄盖还是孙权委任的武陵太守。

所以,武陵郡被刘备和孙权瓜分了。

关于东吴在南郡大战期间侵入武陵郡,有几个证据可以证明:先主遂收江南,以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

——《诸葛亮传》按照诸葛亮传的记载,刘备收荆南四郡,任命诸葛亮负责长沙、零陵、桂阳三郡的钱粮,但唯独没有武陵郡。

这说明当时武陵并不在刘备手上,而是在周瑜手上。

(周泰)后与周瑜、程普拒曹公于赤壁,攻曹仁于南郡。

荆州平定,将兵屯岑。

——《周泰传》根据周泰传记载,江陵大战期间,周泰受周瑜军令,屯兵在“岑”。

这个“岑”属于武陵。

长沙郡:长沙与武陵一样,赤壁之战前投降了曹 *** 。

赤壁之后,东吴迅速入侵长沙,并占领了大半个长沙。

后来刘备也开始渗入长沙。

于是长沙郡被东吴和刘备瓜分。

关于东吴入侵长沙,也有几个证据:(建安)十五年,分豫章为鄱阳郡;分长沙为汉昌郡。

以鲁肃为太守,屯陆口。

——《吴主传》周瑜死后,孙权将长沙郡一分为二,一部分被单独划出,设置了汉昌郡,以鲁肃为汉昌郡太守。

这个汉昌郡,就是长沙郡北部,现在湖南的平江一带。

一部分则借给刘备,也就是后来刘备统领的长沙郡。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孙权对长沙郡的控制,比刘备要深厚很多。

长沙郡基本都捏在了东吴手上。

最后是零陵郡和桂阳郡,这两个郡基本都捏在刘备手上。

不过据资料记载,桂阳的太守赵范投降了刘备,但后来又叛逃,刘备就直接以赵云取代赵范。

孙权见刘备任命赵云为太守,他就派了一个叫全柔的去桂阳取代了赵云。

这个全柔到任后,把桂阳的府库物资搬运一空,留了一座空城给刘备。

综上所述,赤壁之战后,刘备攻下荆南四郡的过程,并没有像常人想象的那样,轻轻松松的占有了四郡。

当时的实际情况应该是:曹 *** 退走后,刘备与周瑜分别去抢地盘,周瑜派人抢长沙郡和武陵郡;刘备派人抢零陵郡和桂阳郡,并抢了一部分长沙郡。

然后刘备迅速率军回到江陵战场前线,与周瑜协同攻城。

等到曹仁败走襄阳后,孙权瓜分荆州,周瑜深知刘备的志向,便有意打压,只给了南郡在长江南岸的一小部分给了刘备。

算上周瑜给的这部分地盘,再加上刘备自己攻占的零陵、桂阳、一部分长沙郡,不足以供养刘备的部队。

于是,刘备亲自远赴到京口见孙权,要求孙权多一分一点地盘。

然后孙权把这个意思转达给周瑜,但是周瑜表示反对。

为了这个事,孙权和周瑜私底下还发生了矛盾。

但是,不久后周瑜病死。

鲁肃建议孙权“借荆州”,也就是借一部分长沙郡和南郡的地盘给刘备。

作为交换,刘备原先所领的江夏郡归东吴。

这里要注意了!孙权只是借了一部分南郡和长沙郡的地盘给刘备,不是把南郡和长沙郡全借给刘备了。

他自己手上还留了一些,没有全借出去。

并且,由于南郡的江陵和夷陵都借给了刘备,所以武陵郡的吴军自然也要退出,否则武陵就变成了东吴的“飞地”。

最后,双方划分的势力范围是:除了曹 *** 吞并的荆州南阳郡,一部分江夏和南郡外。

孙权得到了大半个江夏郡,小半个长沙郡和南郡;刘备得到了完整的零陵郡和桂阳郡,大半个南郡和长沙郡。

五年后,孙权和刘备再次划分荆州。

刘备将湘军以东的长沙郡和桂阳郡划给孙权。

自己统领小半个长沙郡、桂阳郡(两郡最富庶的都划给了孙权)、整个零陵郡和武陵郡(荆州最落后的两郡),以及大半个南郡。

又过了四年,吕蒙偷袭荆州,关羽败亡。

刘备的势力被全部赶出了荆州。

于是,荆州也就被孙权和曹 *** 给平分了。

说到这里,针对标题做一个综述:第一、赤壁之战后,周瑜立下首功,但是刘备也不是没有贡献。

第二、周瑜围攻江陵期间,东吴分别入侵了武陵和长沙,刘备的动作没有周瑜快。

第三、刘备拿下桂阳和零陵二郡后,孙权又派人去桂阳担任太守,并且搬空了桂阳。

实际上孙权才是在摘桃子。

第四、拿下南郡后,周瑜重新分配地盘。

他把荆州最好的地盘都留给了自己,只是随便划了几块地盘给刘备。

第五、刘备的地盘不够大,于是刘备跑到京口求见孙权,要求孙权重新划地盘,毕竟打荆州他也有功劳。

第六、周瑜死后,孙权听从了鲁肃建议,合理的划分了荆州。

虽然孙权出了点血,但是当时周瑜病死了,东吴根本守不住荆州。

孙权就算不给刘备,也必然会被曹 *** 得去。

据上综述可以看出:后来孙权偷袭荆州,与刘备翻脸,并不是因为赤壁之战后,周瑜在前线啃骨头,刘备摘桃子,孙权气愤不过导致的结果。

孙权借荆州部分地盘时,他是同意的,也是心甘情愿的。

那么,孙权为什么会心肝情愿借荆州,后来又要翻脸取荆州呢?这一个问题,上面已经解释了。

因为东吴在周瑜死后,没有独当一面的帅才。

荆州那么大的地盘,交给谁统领才合适?并且,曹 *** 在赤壁之后屯兵淮南,准备直接从淮南进攻东吴的江东大本营,孙权怕的要死。

他需要收缩兵力回防江东,不可能还在荆州继续屯重兵,否则江东老家丢了,他要荆州的地盘何用?所以,孙权借荆州地盘给刘备,他是心甘情愿的借,没有人逼他。

毕竟荆州借给刘备这个盟友,也好过比被曹 *** 夺去。

后来,刘备与孙权各自划分攻略范围。

孙权负责东面,刘备负责襄阳。

孙权本来打算去取益州,但是刘备忽悠孙权,他自己却乘机夺了益州。

于是孙权很恼火,要求刘备归还当年借给他的荆州地盘。

并派兵占了刘备荆州治下的两个郡。

刘备一开始不愿意,打算与孙权火拼。

但后来曹 *** 攻汉中,刘备为避免两面受敌,就以湘江为界,与孙权均分了荆南四郡。

再后来,曹 *** 反复攻孙权,再加之孙权打仗实在太渣,连个淮南都拿不下。

于是孙权最终放弃了与曹 *** 对抗,转而与曹 *** 讲和,打算偷袭荆州。

并且在关羽北伐期间,乘机偷袭了南郡和武陵等地。

而在南郡和武陵归了东吴后,零陵郡不能独善其身,也就顺势归了东吴。

总的来说:刘备实力确实是差,但是他与孙权是同盟关系,并且他也很负责任的尽到了同盟者的义务!大家一起打败了曹 *** 。

虽然周瑜的功劳大,但是刘备也没有不干活。

东吴可以吃肉,但刘备也有权利汤喝。

后来曹 *** 屡次南下攻孙权,孙权是自己顶不住,才借荆州给刘备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42375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08
下一篇 2022-10-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