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时吟什么诗

重阳时吟什么诗,第1张

重阳时吟什么诗 重阳节有哪些诗词?

谢邀答。

关于重阳节的诗词,古今有许多。

代表性的有,唐代诗人王维所写《九月九曰忆山东兄弟》特别为人吟诵。

另有王勃《蜀中九月九日登高》,李白的《九曰龙山饮》,社甫的《九曰五首》,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白居易的《重阳席上赋白菊》,晏殊的词[诉衷情。

芙蓉金菊斗馨香];宋代词人李清照[行香子。

天与秋光][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现代,毛泽东词[采桑子。

重阳]。

等等。

今于此,撷取唐诗人孟浩然代表作,五律《秋登万山寄张五》,与友共赏。

曰: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隨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该诗写秋天的北山,白云里隐居诗人,自然自得享受山光云舒的生活。

因为在重阳节,有登高望远思念亲人的习俗,所以在这一天,要登高远望,诗人的心随高飞的大雁而远去。

思亲念情的愁苦情绪,因薄暮而业起,兴致也由此而生发。

这时,看见从野外回到山村的人,在河滩平沙头渡口处歇脚。

那天边的树木象近野生长的荠草一样拂动,河边的舟船象天空弯形的月亮。

晚暮迫近,诗人心想怎么把酒菜备齐,与村人一起把酒言欢,共醉在这思亲的重阳节呢?孟浩然,襄州襄阳人,是唐代第一个大量写山水诗的人。

他一生主要是在隐居和漫游中度过的,巴蜀越湘赣等地留下他的足迹,自然山水是他写作的主要题材。

孟诗以五律见长,诗中有幽棲生活的描写,有洁身自好的心情诉说,也有出仕不遂的苦闷。

其诗风恬淡孤清,在盛唐诗人中,别具一格。

以上所述,不当处请友斧正。

重阳节,又称敬老节、踏秋节或登高节,农历九月初九日,有两个“九”,所以也叫“九九”、“重九”。

“九九”谐音“久久”,有长长久久之意,所以在这一天祭祖、敬老崇孝,福寿绵长。

关于重阳节的诗词有很多,最耳熟能详的,应该是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是蒲州,今山西永济人,蒲州在华山之东,所以管家乡的兄弟称为山东兄弟。

当时王维独自漂泊在京畿之地,遇到佳节,倍觉感伤。

这首诗,巧妙地将重阳节的两种习俗融合在内,一种是登高,一种是插茱萸,秋天这个时候,茱萸的辛辣之气最为浓烈,所以古人插茱萸,以抵御初寒。

李白也有几首“重阳”诗,比如《宣州九日闻崔四侍御与宇文太守游敬亭余时登》、《九日》、《九日龙山歌》、《九月十日即事》、《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军》等。

在诗中,他也写到了登高和插茱萸,但他在重阳节最常使用的意象,是菊花。

《宣州九日闻崔四侍御与宇文太守游敬亭余时登》中有“手持一枝菊,调笑二千石。

” 《九日》中有“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

” 《九日龙山歌》中有“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

” 《九月十日即事》中有“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军》中有“黄花不掇手,战鼓遥相闻。

”足见诗人对菊花的喜爱。

关于重阳节,杜甫也有几首名作,《九日寄岑参》《九日蓝田崔氏庄》《九日五首》等,基调苍凉悲壮,显然每次重阳节,杜甫的心情都不是很好,不是“所向泥活活,思君令人瘦”就是“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此外,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白居易的《重阳席上赋白菊》(“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也都是名作。

词就更多了,李清照、刘克庄、晏几道等都有名作名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42845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08
下一篇 2022-10-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