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有时候我们把一件事情说的高大上的时候,许多人就反问,为啥说的那么清新。
其实寄宿制就是让孩子远离了父母的关爱,管理贵族还是平民。
现在社会已经发展到了亲情社会,不是原来的封建社会,啥事都以血缘为主,即使有血缘,如果没有感情的话,也别跟我谈感情。
甭管几岁的孩子,我们自己都可以判断,有的人即使到了成年十六七岁甚至18岁的时候,往往在上大学的前一个星期,也是117弯,因为什么远离了亲人,缺少了安全,不知道自己的走向具体是何方,当然也有一部分学生,没有任何感觉。
有些事情对于我们的一生可能只有一次机会,和孩子的关系也只有一次机会,如果伤害了,我们可以用我们社会伦理道德来慢慢修复,但是这种修复的代价和未知性却非常的大。
所以说如果不是迫不得已,千万不要把孩子送到寄宿制,跟着西方人学了一些所谓的培养独立性,其实啥都没学会。
任何文化制度都必须有它的社会基础,在我们中国它就是一个亲情的社会,所以他没有寄宿制的土壤。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是不赞成让孩子从小就住校的,哪怕是贵族学校。
刚入学的孩子才六七岁,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陪伴,因为最早的教育就是家庭教育,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后天的人格魅力有很大的影响。
一个从小生活在父母身边的孩子,一定是充满自信和懂得分享的人,因为他内心满满的安全感,他知道无论发生什么都可以得到父母呵护和关爱。
所谓的教育不是把孩子送到学校而自己放手不管,教育离不开家校结合,学校可以教给孩子知识及怎样做人做事,也可以为孩子遮风挡雨,可是唯独给不了孩子来自父母的爱,因为任何一种爱都是无法替代的。
长期没有父母陪伴的孩子情感上是缺失的,他们可能会有很好的物质条件,但是他们在亲情上是缺失的,他会收到一个用物质去代替爱的信号,有一天当你老了,需要孩子的照顾和陪伴的时候,他会重温小时候感受到的陪伴理念,给你很多物质的东西却很少来看望你,理由和你当初送他去寄宿学校的一样,这不是不爱你,他从小接受的爱的教育就是这样,所以说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的言传身教。
很多人说从小让孩子住校就是为了锻炼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难道在家里就不能锻炼了吗?其实很多家长仅仅是工作太忙,让孩子住校可以省心很多,部分家长不过是跟风或者攀比,觉得贵族学校就是最好的教育机构,其实教育的知识点都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父母们送孩子去贵族寄宿学校的目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