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J-11型11管30毫米近防炮是我军最新型舰船末端拦截超音速反舰导d的利器!由火控雷达和光学跟踪瞄准装置控制火炮,每分钟射速达10000发,一秒钟炮d发射量为166发,火炮一次射击持续射击2~3秒钟,拦截2500米外来袭的高速飞行器,炮d发射量为370发(亚音速反舰导d)~490发(超音速反舰导d),只有发射这样高的密度才能成功拦截来袭的反舰导d,确保舰船的安全。
任何一种武器装备包括平台与d药在服役之前,都要进行严格的靶场实验才能最终交付部队使用,因为这是人命关天是事情!从理论上来说世界上根本没有“百分百”的有效装备,但是交付部队的装备一定是最可靠,故障率极低,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使用效能。
我军7管30毫米近防炮(1130的前型)在靶场实验。
但是将未经大量苛刻条件下实验,性能不稳定、问题多多的装备交付到战士手中,战时出现故障致使舰船被击中沉没,那么研制、生产、靶场实验…一系列涉及到该武器的主要负责人都要上军事法庭!这显然是在拿别人的性命开玩笑。
武器装备的定型都是有一套严格的标准和管理制度,每一个阶段实验完成不论结果好坏都要由主要负责人签字…才能进行改进或者下一阶段的实验,武器装备必须要在陆地靶场上进行使用,而且靶场的选择也非常重要,就拿730炮和1130炮来说,整套系统要在最寒区靶场(黑龙江靶场)和最炎区靶场(海南靶场)进行环境适应性实验。
我国海域跨度很大,最北的“旅顺基地”虽然是不冻港,但是遇到寒流来袭时舰船上也会结厚冰!武器装备的表面温度也会降低到零下20℃左右(钢铁散热快并且不保温);而海南的最南端的“榆林基地”一年四季气温都在30℃左右,特别是雨季高温高湿舰艇温度在中午要达到50℃以上! 高寒和高炎区对于武器装备的性能是极大的考验,只有通过-40和+55℃的装备才能在任何纬度、任何海域进行作战,因为海军是世界型军种,将来要出近海进入到大洋去航行,南北半球和赤道都有舰船航迹的存在,只能在自己海域有作战效能,一旦进入到高寒高炎海区,故障叠出适应性极差的装备就是不合格的武器,所以包括近防炮这样的武器必须要在陆地靶场进行全面的考核实验。
“毕升号”试验舰,曾经在舰艉处安装过730和1130 近防炮,进行舰上实验。
陆地靶场实验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去海军的实验舰进行海上实验,以证明武器装备在实地(海上)的性能稳定,海洋与陆地不同,高盐分、高湿度,舰船的摇摆…对武器装备更是极大的考验,人在大海上有晕船的现象,武器装备也是一样的,在陆地上测试一切正常,但是到了大海上对武器装备的伺服系统、电器控制系统,甚至机械部分都是极大的考验,特别是海浪忽高忽低,武器装备也会出现目标丢失、电子装备受海杂波影响出现紊乱的现象…只有将这些问题都克服掉,武器装备才能最后过关了,所有参加研制、生产、测试的人员才能舒口气!才能在最后通过军方的验收,才能最终到舰上服役。
近防炮所使用的30毫米穿甲d,一发价格就得400元人民币左右,三秒钟490发,差不多20万就打出去了!所以打仗是非常耗钱的事情!就连美军那样财大气粗的军队现在也再不敢叫嚣了。
总之,任何武器装备生产大国,对新研制的装备都会进行短则2年,长则10年的各种严苛环境下的各种实验,通过实验后才能交付部队使用,同时这些武器装备要进入到国际市场的,良好的性能才能积累出良好的口碑!美俄的武器装备为啥可以大量出口?就是因为通过大量实验才形成的优良品质!才能得到其它国家的认可,否则谁会拿钱买一堆破烂? 所以,武器装备大量的实验是对自己军队的负责,也是对国际用户的负责。
首先来说一下近防炮的拦截原理是通过在来袭导d的飞行途径上通过短时间大量发射子d组成一片面积相当大的d幕来实现拦截。
1130近防炮作为我军新一代舰载近防炮,可以说是在全面取代已经服役已久的730近防炮,这款近防炮装备了我军新建造的很多军舰,包括航母、驱逐舰、护卫舰等,近防炮作为舰载防卫武器的倒数第二(最后一个是机q和舰长手里的手q),承担了军舰防卫的最后一道屏障,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使用的,因为一旦使用意味着敌方的导d已经突破防空导d的拦截防御,可以说是军舰的最后一道防御武器,生还是亡就全部寄托在这最后一道近防炮上了。
近防炮一般都包括搜索侦察设备和拦截设备,常见的就是集成在一起的雷达、光电设备,一般可以同时最多锁定40个目标以上,并对最危险的5个目标列为首先拦截目标。
1130近防炮出现之前我军普遍装备的730近防炮,虽然这款近防炮相比同现代舰一同引进并大量装备022导d艇的AK630近防炮相比性能有了很大提升,最重要的就是将侦查搜索设备和拦截设备集成到一起以缩短拦截反应时间,而且这种方式最大的优势就是其属于舰载独立武器拦截武器,完全不受舰载其他设备的干扰,只要开启待命就是六亲不认的模式。
但是通过服役一段时间后的测试后,730近防炮最大5000发的射速并不能保证一定的拦截效率,所以我军研发了性能更强的1130近防炮,就是想要通过提高射速来提高拦截效率。
1130近防炮从这个命名就可以看出这是一款11管30毫米的加特林炮,相比原来的730近防炮通过增加炮管的数量来提高射速,继而组成一张更密集的拦截网来提高拦截率。
加特林炮的特点就是射速是随着炮管的转速而变化的,所以其可以针对不同速度的来袭导d做好几次拦截,1130近防炮已经装备到国产航母上,作为航母防御的最后一道屏障,能够装备航母说明其对付任何速度的反舰导d都是绰绰有余的,也就是说其可以达到全面应对饱和攻击没什么问题的。
像今年大火的电影红海行动中就有1130近防炮同时拦截多枚107火箭d的画面,所以这也说明1130近防炮的拦截效率应对饱和攻击是没问题的。
以舰载30毫米炮的最大有效射程在5000米远计算,1130近防炮就是为了应对军舰5000米以内的任何来袭导d的攻击的,以常见的7管30毫米近防炮最大5000发/分钟的射速来看,1130近防炮的最大射速不会超过12000发/分钟,这么高的射速就可以满足在最短的时间内利用大量发射的炮d来织成一张更密集的拦截网,特别是针对速度超快的超音速反舰导d而言。
但是这种近防炮的拦截效率一个取决于射速,一个就取决于备d量了,而舰载近防炮的备d量普遍都不高,基本都在1K--2K之间,而且是分d种的。
也就是说虽然其最大射速超过了1万发/分钟,但是其备d量并不支持其可以持续射击。
常见的近防炮都装备了各种d药,有威力强大的穿甲d,有普通的高爆d等其他d药,特别是穿甲d就是我了对付那些厚装甲的重型超音速反舰导d的,而且近防炮的d药的射击精度都要优于普通d药,以我军的1130近防炮装备的穿甲d来看,其采用的是钨芯d头,这样就可以很轻松的穿透那些反舰导d的外壳来提高拦截效率,而且其d药的d径比在5左右,这样就可以保证精度和威力。
当然现在军舰的近防武器系统已经有了很多的选择,比如近防炮受制于d药的性能其最大射程普遍不高,而舰载中远程防空导d的最小有效拦截距离都在10公里左右,这样就在近防炮和防空导d之间留下了拦截空白,所以现在都是通过近防炮搭配射程在10公里左右的近防导d系统,这样无形中就构成了远、中、近、近、末端五层舰载防御火力拦截武器。
1130炮做舰载武器拦截试验的新闻没见到,不过陆基拦截试验倒是有,而且很可能这款拦截效率超高的1130近防炮会像其前辈730近防炮一样上岸,转为车载移动式或者固定式近防武器系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