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铁路学校 廉政

东风铁路学校 廉政,第1张

东风铁路学校 廉政 铁路机动洲际d道导d的优势和弱点分别有哪些?铁路机动方案的东风41适合中国国情吗?

铁路机动d道导d又称为导d列车,是一种独特的战略导d运输和发射方式。

铁路机动d道导d由苏联率先使用,但苏联时期建设的铁路机动d道导d系统在2005年已经全部退役。

铁路机动d道导d的优点铁路机动d道导d属于陆基导d的一种,并且是与公路机动d道导d相似的一种导d运输和发射方式,铁路机动d道导d有机动性非常强,隐蔽性良好两个优点。

传统的导d发射井隐蔽性几乎没有,容易遭到先发制人的打击,但铁路网络四通八达,铁路机动d道导d可以在这种庞大的铁路网上随意机动。

铁路网上有成百上千辆各种列车, 一辆导d列车经过伪装后,在外形上与普通的列车基本一致,空中的卫星等侦察手段很难将其与普通列车区分开来,从而无法进行定位和打击。

并且铁路线相对宽阔,公路机动还会受制于低矮涵道、桥梁等影响,铁路机动则没有这方面的顾虑。

因此铁路机动导d列车相当于大洋中的核潜艇,唯一的区别是前者顺着铁路线机动,后者沿着航道机动。

铁路机动d道导d的缺点那么铁路机动d道导d有什么缺点呢?铁路机动d道导d唯一的缺点就是无法及时有效得到维护阵地的保障。

公路机动d道导d虽然也在陆地机动,但平时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坚固的掩体中,机动路线也是提前就已经规划好,战时按照规划好的路线机动进入发射阵地即可。

铁路机动d道导d的机动随机性更大,也很难在铁路网上布置坚固又隐蔽的掩体用作导d列车的停留,缺少了维护基地的保障,导d列车的维护是一个问题,而且铁路机动导d列车容易脱离陆地防空系统的防护圈,还有一点就是铁路机动d道导d无法像公路机动那样拥有固定的发射阵地,这对d道导d的打击精度和效率也会造成影响。

整体而言,铁路机动d道导d与公路机动d道导d相比并无太大的优势,只是作为陆基战略打击力量的一种补充方式,铁路机动d道导d拥有的优点公路机动同样拥有,而且公路机动d道导d的效费比也优于铁路机动。

可以把铁路机动d道导d和公路机动d道导d看作是同一种战略导d的部署方式,而在多种部署方式中,海基核力量还是优先选择,其次是公路/铁路机动,然后是空基和发射井的部署方式。

东风41适合铁路机动吗早在2006年,我国铁路机动导d列车就在央视亮相,当时这种导d列车搭载的是东风31洲际导d。

在东风31基础上改进而来的东风41拥有更大的射程并且可以携带更多的d头,但两者的体型差距并不大,东风41同样可以采用铁路机动的方式部署。

不过铁路机动是路基d道导d的一种,是对公路机动的一种补充,这种发射方式与公路机动相比并无太大的优势,最安全稳妥并且可靠的仍然是海基核力量。

我国有地下长城,还是公路机动好。

铁路机动最大问题在于和平时期战备值班的成本太大如果明天就爆发核战争的话,那么铁路机动的核d列车是个非常好的设计思路。

火车底盘承重能力强,一节加固型重载货运车厢的载重能力都可以上百吨,价格也比较低廉。

利用铁路网,一昼夜可以机动上千公里,并且可以利用隧道来躲避敌方卫星侦查与核d打击。

相比较下公路汽车底盘,能够承载洲际导d的超重型运载越野车辆实在是技术难度太大,造价太高。

这种运载车辆前苏联直到八十年代才攻克,并且早期这种车辆可靠性相当糟糕,故障率非常高,一直到苏联解体后引进西方生产机械和零部件才得以解决。

白杨M与亚尔斯洲际d道导d的MAZ/MZKT-79221超重型运载发射车,采用8轴16×16布置,该车一直到2000年才正式投产,轮胎还是从日本定制。

其运载能力约为50吨,我国是从白俄罗斯引进这种车辆技术后才得以功克这方面技术的。

我国东风-41洲际d道导d所使用的HTF5980A是根据我国道路情况加以改良和升级,重心降低,并提升运载能力。

但即使这样,依然无法跟重载列车一节上百吨的运力相比。

所以铁路发射系统则要简单很多,早在1961年美国就在进行“移动民兵”的铁路发射系统计划,并进行代号“大明星”的试验。

但那个时候制导技术还比较落后,移动发射命中精度实在太差而放弃。

前苏联在1969年开始进行相关研究,并进行赛琳娜-2运载火箭机动式发射。

最后在1987年研发出第一个铁路机动发射系统,RT-23手术刀洲际d道导d。

RT-23洲际d道导d采用固-液混合燃料,发射重量105吨,最大射程1.05万公里,d头投掷重量4.05吨,可携带10枚分导核d,该导d及发射系统已经在2005年退役。

此外美国在1990年也依据LGM-118和平卫士洲际d道导d,开发出相应的铁路发射系统。

实际上,我国东风-31A和东风-41洲际d道导d试射时,由于运载发射车辆技术还不过关,采用的也是铁路机动发射方式。

整体上讲铁路发射系统研发难度要比公路机动要低很多,但这一系统之所以并不受各国欢迎,原因在于和平时期维护成本太高。

美国当年的移动民兵火车发射计划铁路发射系统要想发挥战略威慑作用,需要将其纳入国家铁路网,进行战备值班。

而这些车辆可是最高级别的危险物品车辆,比运液化石油气的都危险的多,需要安排足够的间隔冗余。

这样一来就会大大挤占铁路系统的运输能力,所以在和平时期,运营这样一套铁路发射系统成本要远超公路机动发射系统。

而如果不进行战备值班,和平时期进行储存的话。

对方侦察卫星很容易沿着铁轨发现储存地点,那么开战时来一枚核d摧毁储存点门口的铁路网点,就等于让其在一段时期内失去作用。

实际上俄罗斯运营RT-24手术刀导d的方式就是这样,平时储存在6个建筑物内,当年俄罗斯穷实在没钱投入战备值班,最终觉得这样的威慑力没什么用,就让他早早退役。

RT-24发射系统服役期间平时不装导d,使用前驶入专门建筑物内安装上导d至于我国,搞铁路发射系统进行技术储备没问题,投入运营就没必要。

挤占国家铁路网的运输能力实在是太浪费了,而且我国本身就有一套非常利于发挥公路机动的“地下长城”。

这是我国从60年代就开始建造的为世界末日所打造的核反击体系,他由一系列地下隧道、仓库组成的核导d储存、转运体系。

核导d可以在地下隧道内秘密调度,充分保证隐蔽性和安全性,从隐蔽洞口驶出后就可以展开就可以展开核反击。

这个地下长城体系外媒报道长度达到5000公里,跨越数个省,并且现在还在建造中。

2019年央视首次公开报道战略火箭军的“地下长城”,显然对于我国来说,公路机动发射方式与这套系统更加搭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45336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09
下一篇 2022-10-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