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庙会什么意思

赶庙会什么意思,第1张

庙会什么意思 “庙会”是什么意思?

庙会是什么意思,庙会一般盛行于长江以南,有寺庙的地方举行的重大盛会,集市场,来自全国各地朋友搭建平台。

香客烧香拜佛,信男信女赶庙会,游集市。

一般有的地方举行一次,要经过一天或一礼拜,最大庙会方圆几里路,来自天南海北的朋友买各种饰品,有吃的,有玩的,有看的。

奇趣无比,信男信女可以烧香拜佛。

可以游玩购买各种饰品,可以品尝各种小吃。

可谓大开眼界了。

说实话,政府考虑多方原因,现在庙会越来越少了,有的也是简单意思一下。

没有过去那么隆重了。

图片来于网络。

关于密县庙会与农村商业的探讨在上世纪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商业由供销社一家独大到渐逐被个体工商户蚕食,短短的时间内供销社便风光不再,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个体工商户如雨后春笋般的兴起,灵活的经营、低廉的成本、贴心的服务都是供销社门店所不具备的,这些商户走进市场的过程,绝大部分是从赶会场开始的。

会场,是农村历史传承下来的有固定时间固定地点的一种物资交流贸易形式,因为兼具游览、走亲访友、文化娱乐等功能而深受广大农民喜爱。

有神仙庙会(在祭祀各路神灵的庙内或周围)、家庙会(祭祀某一姓氏祖先家庙周边)、节令会(如小满会卖桑杈、立夏会送甜瓜回娘家等)、物交会(又称林布会)、单双日子会、星期(几)例会、逢几(如每月的初二、十二、二十二)会、村庄年会(每年固定一个或几个日子)、绳会(牲口交易)等,定时定点开市,当然各地都编有会谱用以指引外地商户经营,据88年修的《密县供销社志》整理的“会谱”,密县当时有大小“会”近200场,遍布密县城乡。

土地大包干后,广大农民从集体出工式的劳作当中解放出来,可以自由安排自家的生产,用农民自己的话说是“闲人”多了,一部分头脑灵活的农民瞅准了会场这块市场,渐渐有了小打铁炉、小包子摊、小菜贩、小服装摊点、小日用品供应,并且随着各处庙会集散功能、娱乐功能、亲朋交际功能的加强,人员集聚越来越多,庙会商业从业人员一路上升,摊点越做越大,业务越来越广,服务越来越好。

由会场助推的密县农村商业、兴起的个体工商户,于1980年开始发放营业执照,到1985年,全县全民所有制商业423户528(全民工)人,集体商业753户3765人(集体工),经联社、合作组店142户821人(也称集体工、有部分临时用工),在册个体工商户2839户3827人,小饮食业919户1775人,理发店、修理店等各类小型服务业1105户1986人。

当然还有很多农忙时种地农闲时经商的、没有纳入工商管理的经商户存在。

不过这个数据基本上可以看出,国营商业在此时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而由庙会、地摊经济发展起来的个体工商户及个体企业正在快速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45425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09
下一篇 2022-10-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