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一本资料中看到,红军长征初期,毛主席被共产国际的大员李德排挤出了领导层,李德讥讽毛主席是个土包子,没喝过洋墨水,打仗就靠《三国演义》。
不论这个传说是真是假,恰恰就是靠《三国演义》打仗的毛主席在遵义会议后,指挥红军四渡赤水出奇兵,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巧渡金沙江,爬雪山,过草地,终于带领红军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为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奠定了基础。
所以,熟读《三国演义》到底有没有用处,就要看从哪个角度来理解了。
书中的封建糟粕和迷信思想当然不值得借鉴,但许多运筹帷幄雄韬伟略的思路和谋略,还是很值得今人效仿的。
一、三顾茅庐礼贤下士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精神。
刘备深知要想实现兴复汉室的宏伟大业,仅凭他们桃园三结义的刘关张肯定是不行的。
所以他先后三次屈尊去请诸葛亮出山。
结果,诸葛亮感恩于刘备的一片诚心,初出茅庐就亮出了三分天下的宏伟战略思维,为刘备兴复汉室定下了基调。
而且辅佐刘备取得了蜀汉政权。
当刘备白帝托孤后,诸葛亮上书后主《出师表》,为完成刘备未尽的大业六出祁山九伐中原,最后病故于五丈原。
真正作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二、周瑜“即生瑜何生亮”心胸狭窄难成大器的教训。
联吴抗曹是诸葛亮进军蜀国三分天下战略构想的前奏曲,其实质对东吴也是大有好处的。
但东吴大都督周瑜忌贤妒能,几次三番要加害诸葛亮。
最后导致自己积郁成疾,英年早逝。
三、舌战群儒,蒋干盗书,七擒孟获,杨修之死等典故回味无穷。
舌战群儒体现了运用博学多识外加极佳的口才,以一敌十,胜敌于雄辩之中。
蒋干盗书属于巧用离间计,把变节投敌为虎作倡之辈,借敌人之手予以消灭。
七擒孟获体现了两军交战,攻心为上,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终极用法。
最后孟获也确实为蜀汉政权出了大力。
杨修之死说明了聪明反被聪明误,意在说明要夹着尾巴做人不可张扬锋芒外露的道理。
总结:当然,在《三国演义》里还有很多饶有趣味又蕴涵深刻意义的故事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以上列出的只是小小微不足道的几件。
但它已经由小见大由此及彼地说明,在《三国演义》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经典范例可以为我所用。
看到这个问题,小编脑海里不由地,崩出一句歌词:“不是英雄,不读三国”。
如题,熟读三国到底有用没用呢?答案显然是肯定的。
作为一名历史爱好者,迄今为止,小编阅读次数最多的书籍,就是《三国演义》了。
当然,这并不是小编把它当成了正史看;而是小编觉得,看懂了《三国演义》,就读懂了历史。
说到这里,小编不仅想起了另一个问题:我们熟读历史的目的是什么?或者说,我们孜孜不倦的获取知识的目的是什么?小编觉得,唐太宗的那句话“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说得非常到位——我们熟读历史,并不是单纯地为了知道,某年某月某日某个历史名人做了某件事;我们真正要知道的是,这件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然后,我们自己遇到类似的情况,应该怎么做!作为一部经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这一点就做的非常好。
从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到三分天下,直至最后的晋家一统。
这么多的分分合合里,几乎包含了所有的历史规律;包含了所有的御人、用兵、做事的道理。
比如,小说开端的“天下大势,分久不合,合久必分”,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就将几千年的历史更替,总结到位;比如"桃园结义”、“三顾茅庐”,告诉了我们,该怎样创建自己的团队;比如,从“官渡之战”到“赤壁之战”再到“夷陵之战”,同样都是以少胜多,但是却变换了主角——上一次的“逆袭者”,在这一次却成了失败者。
这是为什么?天时地利人和,他们缺了哪一样?等等等等,不胜枚举!而且小编觉得,《三国眼里》里,那么多的勾心斗角、那么多的权谋博弈,看懂过程,远比了解结果重要的多——只要你懂了为什么?下次再遇到这样的事,无非是名字变了,其他的都是照旧。
那么,你自然知道该怎么应对了!有人说,史书除了名字是真的,其余都是假的;而小说除了名字是假的,其余的都是真的。
那么,这样看来,《三国演义》既然能够讲清楚那么多的道理,它肯定是“真的”无疑了。
所以,多读读,肯定是有用处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