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学校教研

抓好学校教研,第1张

抓好学校教研 教育部提出"两减"要求,学校强调狠抓教学质量,老师怎么办?

这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经是好经,让极个别的歪嘴和尚给念歪了。

教育部是政府管理教育的职能部门,每出台一项新政代表的可是党和政府的决策。

为了中小学生们的“两减”,意味着对全国中小学生的关心关爱,意味着保护学生们的身心健康。

而基层教育管理部门和具体到每所学校的领导,出于某种目的的考虑,采取什么样的措施、用什么样的办法和如何理解上级的指示精神,用“狠抓教学质量”的名义来要求老师们,表面看并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而实际上就看校方领导对教育部“两减”要求的理解程度。

老师们面对的是上级的“两减”任务,另一方面是所在学校领导要求的提高教学质量,夹在中间的任课老师却是为难。

中小学的教育工作,目前已经成为比较尖锐的社会热点问题。

教育部顺应民心,针对社会高度关注的焦点问题,出台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和工作要求,有些政策措施已经具体到老师们便于 *** 作的程度,比如一二年级的学生不允许书面考试等等。

因为国家的教育规模庞大,全国各地分布着成千上万的中小学校,上级的方针政策到了基层以后,执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被打折扣的现象。

校方“强调狠抓教学质量”这并没有什么错的地方。

问题就出现在每个教师个人是如何来把握的。

任何行业、任何部门的领导抓工作质量,强调质量的重要性可以说都是正确的,应当给予正面的肯定。

至于“教育部提出的‘两减’与学校强调狠抓教学质量”,二者并不矛盾。

“两减”并不意味着就不要教学质量,这就要求老师们在备课时多从课堂上下真功,提高工作效率,让学生们在校期间完成学习任务,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提高教学质量在任何时候都是学校、教师首当其冲的任务和责任。

这就需要学校领导和老师们改变教学思路,改变教学方法,向课堂要效率,重点在课堂上,在不影响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前题下,将学生们的从没完没了的作业堆中解放出来,完成两减任务。

具体如何 *** 作,全凭任课老师们开拓思路,勇于创新,再难办的事情也得办。

工作都是人干的,困难肯定是会有的。

任何人从事任何工作实际上就是一个遇到难题解决难题、克服困难的过程。

推萎扯皮,牢骚不满于事无补,反而还会伤及个人。

(原创于:2021/09/06)

这并不矛盾。

教育部提出的“两减”要求,主要是从对学生的身心关爱、确保学生健康成长这一角度去考虑的。

学校强调要抓教学质量,这本身没有错,因为教学质量是教育质量的内容之一,是立校之本。

目前各学校对教育质量的理解是狭义的,纯粹指的是教学质量,说白了就是考试分数的高低。

其实教育质量的本身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教育质量,它包括孩子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道德品质和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等内容;另一方面指的是智力因素,也就是学生的学习质量。

自从两考定输赢这个评价标准在全国各个学校实施之后,可以说所有学校对教育质量忽视了前一点,重视了后一点,将教育质量全面的理解为纯粹的教学质量,也就是考试分数的高低。

这种狭义的理解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做法是极端错误的,是不利于孩子全面发展的。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既要减负又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在教学上下功夫。

一是要深刻钻研教育学和心理学,要尊重孩子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要遵循教育规律。

要将教书和育人二者紧密结合起来,不能只教书不育人,只抓教学质量忽视对学生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是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吃透课标要求,然后根据要求结合教材的内容认真备课,准确确定教学目标。

既不能拔高也不能降低,应该准确理解,准确定位,这样才能按课标的要求落实教学任务。

第三要认真备课,在备课上要狠下功夫,要全面备教材、备学生、备情景、备教法、备学法。

要在尊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前提下,以课堂为主要学习阵地,精讲多练,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绝不能将课堂的教学任务移植到课后或者无节制的作业练习当中。

第四要实施分层教学。

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承认学生的差异性,要针对学生的基础和综合情况的不同,有针对性的分类布置作业,不搞一刀切,这样,学生就会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就会有收获感,就会对学习产生兴趣。

第五布置作业要精挑细选。

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及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有针对性的布置一些作业,争取通过作业消除学生的疑虑,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千万不能拿到一套试卷或练习题不加甄别,一股脑儿全部布置给学生,这样既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又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并不一定能起到真正的巩固知识,提高质量的目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46402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09
下一篇 2022-10-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