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现在教师成为争论比较激烈的职业,但是教师这份职业的热度还是很高的,可以说很多人都希望能成为教师,尤其是东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教师的报考竞争难度甚至超越了公务员、事业编等,可以说现如今教师成为“冰火两重天”的职业。
最近有人提出:考了教师资格证的人,去哪里教学是不是教育局分配的呢?看到这个问题,笔者只能说题主对报考教师编制非常不熟悉,竟然认为考上教师资格证,就可以到学校任教了,这真是天方夜谭。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教师资格证只是成为教师的入门门槛而已,并不是成功加入正式在编教师队伍的“通行证”。
可以说,获得教师资格证的人,距离真正的正式在编教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就像我们拥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但与你是否属于会计师并无关系,这只是你的一个从业资格,想要成为会计师,还要继续考取会计师证等。
考上教师资格证之后,想要成为正式在编教师,还要参加当地教育部门或者人社部门组织的教师招聘考试,与同样获得教师资格证的人一同竞争,只有在教师招聘考试中胜出,才有机会成为真正的正式在编教师,才能享受到教师的正式待遇。
在参加教师招聘中,我们往往有机会选择报考岗位,也就是说当地教育部门在招聘教师时,会以学校、科目等对招聘的教师进行划分,也就是说我们在参加教师招聘之前,一般就能选择好自己到底去哪里任教,或者说成为教师之后,担任什么科目的教师。
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理论上可以按照自己的报考岗位任教,但是很多时候,尤其是报考的农村学校,经常会有当地教育部门或者乡镇中心校进行统筹安排,也就是说你通过教师招聘考试之后,往往会面临着教育部门或者乡镇中心校的安排。
对于农村学校教师,一般都是乡镇中心校进行统筹安排,具体教什么科目,留在中心校或者到村里小学任教等都由乡镇中心校决定;如果在县城或者更高层次的学校,那么往往就会由学校进行统筹安排,具体担任什么科目教师,由学校决定。
综合来讲,考取教师资格证,必须要继续努力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教师,如果不继续努力通过教师招聘考试,即使能成为教师,也只是那种没有编制的教师,在工资待遇、职称竞聘等方面都处于劣势,都会受到“区别待遇”。
拿到教师资格证之后,要去哪里教学?是不是坐等教育局分配呢?教师资格证只能证明你有当老师的资格,并不意味着你一拿到证书就马上成为老师了。
毕业分配工作成为教师,在我们这边,在2003年之后,没有任何一所师范学校会由教育局主动分配岗位到师范生的头上,其他非师范院校的学生就更不用说了。
想要成为老师,单单靠一本教师资格证还是远远不够的。
你如果要成为某个公办学校的教师,那么你就要到那所学校所在的教育局参加竞聘。
参加公办学校的招聘,怎样做才能脱颖而出呢?首先,条件必须符合。
参加招聘活动之前,你得读懂相关地区教育局的招聘要求:人家招的到底是语文老师还是数学老师,如果是语文老师的话,你的普通话等级倘若是二级乙等的话估计是不行的,因为语文学科的门槛是普通话水平必须达到二级甲等及以上。
如果你参加的是英语考试,那么有些地区的教育局要求竞聘者必须达到英语四级的水平,如果你英语没过四级的话,估计也会在招聘的过程中吃“闭门羹”。
其次,证书必须齐全。
在参加招聘之前,除了教师资格证之外,你还要有足量的其他证书:比如你的第一学历毕业z书(最好是师范类院校的毕业证),比如你的普通话水平证书(如果是一级甲等的希望更大),又比如计算机等级证书等等。
第三,笔试必须过关。
在参加笔试之前,你得准时参加招聘程序的第一个步骤——网上报名。
在我们这边,只有通过网上报名和网上缴费成功之后,才能参加教育局组织的一年一度的招聘笔试。
参加招聘的笔试,并非传说中的“60分万岁,59分惭愧,61分浪费”,那句“金句”只是大学里的“套路”,放在教师招聘笔试中没有什么用。
因为在笔试之后会筛掉相当多的一部分招聘者。
至于筛掉多少人,这要看地区教育局需要多少教师。
如果需求的量比较多的话,竞聘者成功的概率会高一些;而如果几百人当中只选择一两个,那么笔试这一关将是你成为教师的“绊脚石”。
除此之外,如果你笔试已经顺利通过,你还要经过资格复核、深度考核、体检等程序。
所有的程序如果如同行云流水的话,你就可以和用人单位签订聘用合同,最终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