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形似虾而甲壳坚硬。
成体长约5.6~11.9厘米,整体颜色包括红色、红棕色、粉红色。
背部是酱暗红色,两侧是粉红色,带有橘黄色或白色的斑点。
甲壳部分近黑色,腹部背面有一楔形条纹。
幼虾体为均匀的灰色,有时具黑色波纹。
螯狭长。
甲壳中部不被网眼状空隙分隔,甲壳上明显具颗粒。
额剑具侧棘或额剑端部具刻痕。
爪子是暗红色与黑色,有亮桔红色或微红色结节。
幼虫和雌性的爪子的背景颜色可以是黑褐色。
头顶尖长,经常有轻微刺或结节,结节通常具锋利的脊椎。
体形较大呈圆筒状,甲壳坚厚,头胸甲稍侧扁,前侧缘除海螯虾科外,不与口前板愈合,侧缘也不与胸部腹甲和胸肢基部愈合。
颈沟明显。
第1触角较短小,双鞭。
第2触角有较发达的鳞片。
3对颚足都具外肢。
步足全为单枝型,前3对螯状,其中第1对特别强大、坚厚,故又称螯虾。
末2对步足简单、爪状。
鳃为丝状鳃。
小龙虾头部有触须3对,触须近头部粗大,尖端小而尖。
在头部外缘的一对触须特别粗长,一般比体长长1/3;在一对长触须中间为两对短触须,长度约为体长的一半。
栖息和正常爬行时6条触须均向前伸出,若受惊吓或受攻击时,两条长触须弯向尾部,以防尾部受攻击。
胸部有步足5对,第1-3对步足末端呈钳状,第4-5对步足末端呈爪状。
第2对步足特别发达而成为很大的螯,雄性的螯比雌性的更发达,并且雄性龙虾的前外缘有一鲜红的薄膜,十分显眼。
雌性则没有此红色薄膜,因而这成为雄雌区别的重要特征。
尾部有5片强大酌尾扇,母虾在抱卵期和孵化期,尾扇均向内弯曲,爬行或受敌时,以保护受精卵或稚虾免受损害。
扩展资料:食用价值在中国,小龙虾于1929年从日本移植到南京一带,后经人工养殖和推广,逐渐扩展到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河南等省市。
在中国的南方和北方可生存和发展,已经成为归化于中国自然水体的一个种群。
2000年,江苏省盱眙县举办了“龙虾节”,此后盱眙龙虾开始扩展到苏浙沪及全国。
盱眙的“十三香麻辣小龙虾”在中国名声大噪,“十三香调料”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叫法,实际上是由20多种香料搭配使用,可分别烹制出多种味型。
2000年代以来,北京簋街的麻辣小龙虾(“麻小儿”)也逐渐成为北京赫赫有名的小吃,是常见的餐点,受到食客的普遍欢迎,并且有部分制成龙虾酱外销。
时至今日,虽然小龙虾仍被中国政府列入入侵物种名录,但野生小龙虾的数量已无法满足庞大的消费量,小龙虾养殖已成为不少地方的重要产业。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小龙虾
艺术是什么?(120字左右)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