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岗位责任制考核办法

学校岗位责任制考核办法,第1张

学校岗位责任制考核办法 不准以考试成绩给学生排名后如何考核教师的工作成绩和教学效果?

随着中小学生“减负”工作的全面展开,不准以考试成绩给学生排名,也不准将考试成绩排名作为老师工作成绩的教学效果的考核标准,早已成为很多学校奉行的规则之一。

拿小徐老师所在地的学校来说,早些年间,确实是以学生成绩排名来考核教师的工作成绩和教学效果的,特别是对于“评优”“评模”这样能证明教师工作业绩的荣誉,都以老师所教学生在本地区的成绩排名为标准来评定。

一般说来,学生考试成绩好的任课老师更容易得到一系列荣誉。

但是这种评定教师工作成绩和教学效果的方法,也是有弊端的:一、很多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一味地加大学生作业量,对学生的学习旅行高压政策,学生苦不堪言。

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一般都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不断精心打磨自己的课程,加大每堂课的知识容量,使知识更加全面系统,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益;另一种方法则是加大学生的作业量,靠大量刷题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熟练程度。

而要想让所教班级的学生在学校,甚至全学区拿到名次,则需要双管齐下,而加大学生的作业量,是不悖“减负‘原则的。

二、一些特别严厉又不管不顾的老师,只管留大量的作业挤占学生的课下时间,而不管其它科目的死活,如此一来,只要和这种老师搭伙的老师,在成绩上一定吃亏,从而造成教师间的矛盾。

三、老师的”评优、评模“是和老师的职称晋升直接联系的,而职称又和教师的工资相挂钩,因此,只要将学生成绩和教师的工作成绩,与教师的评定职称相挂钩,那么在名利心的左右下,对学生施行高压政策是一定的。

这极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由此可见,以学生的成绩排名来评定教师的教学成绩和教学效果,虽然最服人心,但也确实存在一定的弊端,但是如果不以学生成绩排名来作为教师教学成绩的评定标准,那么老师的工作成绩和教学效果如何评定呢?这确实是一个大难题,拿小徐老师所在地区的学校来说,自从严禁教师的”评优、评模“与学生成绩排名挂钩后,教师的评定方法有以下几种:一、工作量+参加教学评比活动所得荣誉一般来说,一个学校里教同一科一线教师的工作量基本是相等的,但也有的教师在担任主科教学以外又担任了班主任或者教育干部,那么他的工作量就相对较多,在评优评模中就占优势。

另外,每年各地区教育局都会组织一些教学评比活动,而参加次数多并得到荣誉多的老师,当然更有资格评优评模。

虽然这种评定标准,确实能代表某些老师的教学能力和辛苦程度,但是毕竟一个学校的班主任和教学干部有限,而能在教学评比活动中拿到荣誉的更是少之又少,而且在谁当班主任,谁获得教学评比活动荣誉上存在很多争议,因此依然不能证明普通一线教师的工作业绩。

二、轮流坐庄型所谓”轮流坐庄型“是指在学校有”优秀或者模范教师“的荣誉指标时,大家按同一原则轮流获得,比如从年老的向年轻的老师依次发放。

这种评定方法是最没有技术含量的,也最不能弄虚作假的,也最少被老师质疑的,但这种方法被人质疑为”吃大锅饭“不能带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三、谁需要就将荣誉给谁这种模式类似于”抱团取暖“,一个学校的老师联合起来,将学校里所有的荣誉依次给那些有资格晋升更高一级职称的老师,以求实现本学校教师晋升职称和其它学校老师相比时的最大竞争力。

很多比较团结的学校用这种方法帮助学校老师顺利通过了晋级职称的关卡。

但是就第二种和第三种方法来说,基本上和考核教师的工作成绩及工作效果关系不大,因此以这种方法得到各种荣誉称号的老师,也不代表他们的教学业绩。

总之,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的工作业绩确实难以量化,学生的成绩只能代表老师传授知识的能力,但不能代表老师”育人“的水平,而以工作量和教学评比活动来评定老师的工作业绩,同样因一些人为的 *** 作而很难服众,但”吃大锅饭“或者走”抱团取暖’的路线也确实无法激发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这也意味着教育工作和其它工作相比,极具特殊性,在各个学校教师水平相差不多的情况下,难以找到合适的方法来量化教师的工作业绩。

不知道其它学校,在严禁以学生成绩与教师的工作成绩挂钩的情况下,是如何评判教师的工作成绩和教学效果的呢?欢迎大家补充交流。

这个问题很有趣,教育部规定不准以考试成绩给学生排名次,不代表,分数不是考核教师的指标,在高考指挥捧的作用下,分数成绩,永远是学生、家长、老师乃至学校追求的终极目标。

国家的每一次改革的实施,都会有人用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方式解读,搞来搞去,慢慢的,很多事情就偏离改革的初衷。

教育改革,不能简单理解为改革后就完全忽视了学生成绩,不把学生成绩当回事了,相反,改革的目的是综合性培养学生,既要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还要保证学习成绩优秀,同时,减轻学生作业负担。

这就需要教师更加科学、合理的总结教学方法,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之前,学校为片面追升学率和知名度,往往把学生成绩最好的老师,优先评优评先。

如今,学生成绩排名不作为考核评价的唯一性指标,那么,老师工作的成绩和教学效果又如何体现呢?我们知道,教师评价制度是教学工作宏观调节的实用性工具,它可以很准确地帮助教育部门和学校随时了解和掌握教师的思想动态、教学模式和综合素质。

自古代中国科举制度开始,中国的教育评价体系的主要评价标准就是学生的应试考试成绩,教师所教授学生的考试成绩如何、所教的班级整体学习成绩综合情况都被列入考察和评价教师的重点范畴,甚至有时成为评价和考察教师的不二准则。

然而,随着现代新课程改革以来,教育工作者们应该由追求成绩上的短暂进步,转向注重教师、学生在全方位教学中质量上的提高。

那么,教师要评先评优,增资晋级,要考核绩效,拿什么来衡量教师的贡献值呢?我觉得立德树人是检验教师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同时,成绩仍是重要指标,再结合德、能、勤来综合排序,最终,只要高考的指挥棒存在,成绩仍然是教师之间实际上拉开距离的关键。

如若不然,或干脆取消教师排名、班级排名,大家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这样一搞,又失去教育改革的初衷了。

所以,改革的进程,就是一个打破传统,不断解决新问题的过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49438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0
下一篇 2022-10-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