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带给我们什么启示作文500字

汶川地震带给我们什么启示作文500字,第1张

汶川地震带给我们什么启示作文500字 今年5.12是汶川地震十周年,说说你对汶川地震有哪些记忆?对你有什么启示?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一个无法被遗忘的时间。

那一刻,地动山摇,四川汶川8.0级地震,近7万人丧生,1.8万人失踪,37万余人受伤……汶之伤,国之痛。

五月,悲伤常常逆流成河,十年,伤口依旧隐隐作痛。

我们应以史为鉴,关注自身安全,关注防震减灾。

汶川大地震发生于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7分59.5秒,震中位于中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

根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此次地震的面波震级达8.0Ms、矩震级达8.3Mw,破坏地区超过10万平方千米。

极震区地震烈度达到11度。

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及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

北至辽宁,东至上海,南至香港、澳门、泰国、越南,西至巴基斯坦均有震感。

汶川大地震是中国一九四九年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地震的强度、烈度和救灾难度都超过了1976年造成24.2万人死亡的唐山大地震,是继唐山大地震之后死亡和失踪人数最多的一次地震。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人们在为逝者哀痛、为生者欣慰、为救援者感动的同时,也在思考这场巨大的灾难带给人们哪些启示?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如何珍爱生命,如何改进我们的做法,才能适应自然,有效应对类似的自然灾难?一、汶川大地震减灾基本经验(一)桑枣中学的启示四川安县桑枣中学,是一所初级中学,在绵阳周边非常有名。

学校因教学质量高,连续13年都是全县中考第一名。

学校所在的安县紧邻着地震最为惨烈的北川,8栋教学楼部分坍塌,全部成为危楼。

学校外的房子百分之百受损,90多位教师的房子都垮塌了,其中70多位老师,家里砸得什么都没有了。

而桑枣中学2000多名师生无一伤亡,与其他同类学校伤亡惨重相比,减灾效益无疑是巨大的。

也是一种奇迹,一种珍视生命的奇迹,一个紧急避险的成功范例。

桑枣中学在特大地震来临之时无一伤亡存在偶然中的必然性,概括其成功减灾的经验主要有“三点”:一是加固教学楼一丝不苟。

校长叶志平抓教学楼建筑质量非常细心,一个细节就可略见一斑。

新建教学楼外立面贴的大理石面,他让施工者每块大理石板都打四个孔,用金属钉挂在外墙上粘好。

在这次大地震中,教学楼的大理石面,没有一块掉下来。

二是紧急避险演练井然有序。

从2005年开始,每学期要在全校组织一次紧急疏散演习。

三是安全教育常态化。

每周二都是学校规定的安全教育时间,让老师专门讲交通安全等。

叶志平不允许学生拖着自己的椅子走——因为拖着的椅子会绊倒人,以防止出现踩踏事件。

大地震发生时,师生们按平时练熟了的方式疏散,无一伤亡。

桑枣中学无一伤亡给全国所有的学校都上了一堂安全意识和紧急避险的教育课。

启示人们:各类各级学校安全教育责任大于天,也是一项功德无量的事业;学校校舍坚固安全则功在当代,利泽千秋。

(二)扎实推进城市防震减灾规划几十年来中国的设防标准已经经历过7次不同程度的修订和完善,目前的设防标准是依据国家监测地震动参数区域分布,划分不同地方应该设防的水平。

随着技术、经济和测量水平的提高,国家地震动参数也在修订,房屋抗震标准也要进行相应的修订。

城市防震减灾规划就是按照国家《防震减灾法》对城市和乡镇未来的防震减灾进行规划部署,指出一个城市中对建筑抗震不利的区域、地段,建议各类生命线工程、重大工程和建筑抗震设防等级并应采取的有效抗震措施。

建议城市及乡镇抗震能力差、不符合抗震要求的房屋进行改造。

要求房屋间距、道路布置和宽度、空旷场地、人口和建筑密度,供水、供电、消防等满足抗震防灾要求等等。

这次汶川大地震反映出我国在地震发生是的快速反应及应急能力,温总理在震后第一时间就赶到灾区就是例证。

同时此次地震也正在考验着我们在震后救灾、疾病防御和震后重建工作的效率。

也为今后我们的防震减灾规划提供经验、教训和依据。

(三)建筑物要切实按照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和设防汶川大地震,我们看到最明显的灾情就是建筑倒塌、人员伤亡。

估计绵阳、都江堰的地震烈度要超过8度,汶川等震中烈度要超过10度。

国家抗震设计要求是"大震不倒,中震可修,小震不损"。

而此次地震中,灾区内的大多数房屋没有达到抗震标准。

因此,建筑抗震设计对于提高城市抵御地震灾害尤为重要。

要提倡多建抗震性能强的建筑,淘汰抗震能力差的建筑,从而提高城乡的整体抗震能力。

国家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要求,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必须达到抗震设防要求。

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如核电站和核设施),还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根据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确定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

建设工程的抗震设计必须符合抗震设防要求和抗震设计规范以及必须按照抗震设计进行施工。

我们国家大部分城市是按照7度设防烈度进行建筑结构设计,对于政府、医院、学校、电站、车站等重要公共建筑、生命线工程要提高1—2度设防。

实践证明抗震设计满足规范要求且施工质量良好的建筑的抗震能力很强,不容易倒塌,伤亡也最小。

建筑抗震设计就是要减轻地震力,提高房屋整体抗震能力。

我们可以看到,此次大地震倒塌的学校基本上是采用预制板结构的,这种结构在现行抗震设计规范中已经禁止采用。

预制板结构的教学楼倒塌,而现浇结构的楼梯间则完整。

在同一片相邻区域,有的房子破损严重,有的则安然无恙,就是这个原因。

从公布的灾情来看,比起成都、重庆等受灾的大城市,农村地区房屋倒塌情况更加严重。

这主要是因为目前中国的城市建设基本能做到严格设计、严格管理,建筑物基本能够达到国家制定的抗震能力设计标准。

而在广大农村,农民自建房屋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在房屋抗震标准执行上存在一定的欠缺。

(四)危急时刻要保持生命和求援线路通畅5月12日14时40分,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12分钟内,中国电信汶川分公司电信员工刘道彬,把汶川县唯一的一部海事卫星电话从眼看就要倒塌的住宅楼中抢出来,拨通了上级部门的号码,第一时间传出地震损失情况和求救信息。

安县的茶坪和高川则没有这样幸运。

损失惨重的这两个深山乡镇,为了将求援信息报告外界,甚至写血书托人带出。

惨痛的教训表明,应急通信这条生命求援线只有保持畅通,才能多挽救一些鲜活的生命。

在这次的抗震救灾中,卫星通信显示出了其特有的抗灾优势,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灾区、尤其是通信设施损毁严重的重灾区的通信。

在地震频发的我国台湾地区,对应急通信设备的配备有硬性要求:从大城市到小乡镇的应急保障部门,都必须按照标准配备包括移动、固话、微波、卫星通信等在内的多种通信设备。

这样的配置,目的是要保证灾难发生时灾区至少有一种通信方式能够与外界联络。

(五)公共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亟待加强汶川大地震,造成了许多房屋倒塌及重大人员伤亡,使得公共建筑的防震、抗震设防标准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我们不能苛求每一栋建筑都具有高等级的抗震设防标准,但是至少,我们应当有更多的建筑物在灾难发生时能够为人们遮风挡雨,而不是造成更大的灾难。

这次地震将为中国今后改进建筑抗震设防提供经验,如此惨烈的人员伤亡给中国敲响了警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必须防患于未然。

在这场灾难中倒塌的房屋有不少是学校的教学楼。

据四川省教育部门不完全统计,除汶川、北川等重灾县,全省校舍倒塌6899间。

二、对防震减灾工作的影响(一)建筑的抗震设防必需强制执行通过对历次地震的分析数据显示,在地震人员伤亡中,95%以上是由房屋倒塌造成的,仅5%的人员死亡是由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导致。

地震发生时,往往只有几秒到几十秒的时间,在这段时间一般是很难逃离的。

主要能做的是躲避严重伤害。

建筑质量较好的房屋,在震坏和倒塌有一段缓冲时间,人员可以利用地震过后房屋还没有倒塌的间隙逃生。

达到抗震要求的建筑,能抵抗住地震的破坏,自然就能保住建筑物内居民的生命安全。

一般来说,符合抗震设防要求的建筑,在成本上有一些增加。

但如果全部被地震破坏,再重建,成本更大。

如果再算上人员伤亡的损失,数字更大的惊人。

一些国外的建筑抗震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在日本,他们赖以生存的房屋,地基、结构、用料都要符合防震要求,不符合地震部门提出的抗震要求的建筑,要无条件推倒重来。

每个城市都有一个防范直径,遇到地震等灾难时,无论在城市的任何角落,都有一个5分钟内可到达,能够容纳一定数量避难者休息和生活的场地。

日本的理念是:学校是当然的避难所。

2008年6月14日,日本岩手等地发生了7.2级地震,只造成了9人死亡、11人失踪和200人受伤的人员伤亡。

死亡的人几乎没有直接由地震造成的,大多是地震次生地质灾害(滑坡)造成的。

这样小的损失得益于日本完善的抗震建筑和应急救援系统。

1997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17条明确规定: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必须达到抗震设防要求;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根据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确定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

如果我们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我们将会减少多少损失?(二)防震意识需要增强在汶川地震中,半数以上的人在地震来临时手足无措,88%的人在此前没有接受过有关防震避震应急培训。

80%的受伤者期待能接受一次大规模避震演习,更好的掌握自救互救知识。

俗话说,"宁可百日无灾,不可一日无防"。

目前,地震的临震预报确实很困难。

但预防地震我们是可以做到的。

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应对地震灾难时存有太多侥幸与麻痹心理。

我们对地震领域的很多东西还处在探索阶段,对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规律等还没有完全掌握和预报。

因此,地震预防是非常重要的工作,防震意识的提高非常重要。

很多我们认为很稳定的地区,发生了较大的破坏性地震,很多地区发生的地震远远大于原来认为的级别。

四川的龙门山断裂带,有记录的历史上,并没有发生大于7级以上的地震。

都江堰在2000年以来就没有记录过发生7级以上地震。

现在发生了8级地震,震中烈度达11度,但地震前该区的地震烈度划分为7度区。

1976年唐山地震没有发生前,这个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是6度,地震时震中烈度达11度。

重庆江北被认为是一般不会发生5级以上地震的地区,1989年11月20日在这个地区发生了5.2级地震。

江西被认为是比贵州还稳定的地区,2005年11月26日在九江发生了5.7级地震。

(三)应急救援设备、装备、物质和人员等保障体系需要加强在汶川地震救援过程中,发生了一幕幕动人的场面。

但同时,也暴露出我们存在的一些问题,突出的是:通讯联系跟不上,灾区信息不能及时传出,影响政府决策和救援;应急专业队伍少, 配备的专门救灾工具少, 影响救灾的效率和效果。

5月12日14时28分地震过后,四川省黑水、汶川、理县、北川等7个县的对外通信完全中断,瞬间成为中国地图上的7个信息孤岛。

5月13日下午1点30分左右, 在汉旺镇,芙蓉集团救护消防大队依靠"静中通"卫星电话,拨通了与外界联系的第一个电话。

而拨通这个电话,芙蓉集团救护消防大队花了7个多小时的调试时间。

5月18日17点28分,黑水县干线光缆在连续奋战之下终于被艰难打通,7个重灾县对外移动通信就此全部畅通。

参加现场救援和应急指挥的地震部门介绍,在地震发生后,电台是最有效的通讯工具。

海事电话等卫星电话也是比较有效的应急通讯工具之一。

在汶川地震的救援过程中,全国共出动13万人民解放军和武装警察部队、4.8万民兵预备役人员。

他们抢救幸存者、转移受灾群众、医治伤员、运送物资、抢修道路、清理废墟、参加灾后重建,是一支令世人瞩目的重要突击力量。

但遗憾的是,由于解放军缺少专业的救援装备,在抗震救灾中主要还是"镐刨、锹挖、肩挑"等土办法实施营救,大大降低了营救效果。

三、《防震减灾法》的修订和完善充分吸收汶川地震预防及抗震救灾工经验及教训《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是为了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制定的。

由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1997年12月29日通过,自1998年3月1日起施行。

2008年12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修订通过,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新版防震减灾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新法更具对突发性大震巨灾和日常防震减灾工作指导性防震减灾法最初制定和出台恰逢我国境内地震活动相对平稳时期,许多制度的设计显得比较粗糙,没有全面地反映防震减灾工作的要求,中国地震局于2006年就开始了修法工作。

经修善后的防震减灾法大幅扩容,由旧法的7章48条扩张为9章93条,以“5·12”汶川大地震中的经验和教训为镜鉴,“补旧添新”,制度设计更加细化、可 *** 作性增强。

在防震减灾规划、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救援、震后恢复重建等方面做了修改完善,并新增加了地震灾害恢复过渡性安置和监督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使新法更具有对突发性大震巨灾和日常防震减灾工作指导性。

在地震监测预报方面则加强了地震监测台网建设,并增加了地震烈度速报系统建设和震后地震监测、余震判定等规定。

在应急救援方面,考虑到汶川大地震中专业救援力量的突出作用,规定要按照一队多用、专职与兼职结合的原则建立地震灾害救援队伍。

(二)地震灾害预防也是此次《防震减灾法》修订的一大重点。

《防震减灾法》中对建筑抗震设防已经有不少规定,包括建设工程应按地震烈度区划图或者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和施工,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必须达到抗震设防要求,对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还规定了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更高要求。

该法还规定,对几类已建成的特殊的建筑物、构筑物,未采取抗震设防措施的,应当进行抗震性能鉴定并采取加固措施。

与该法相关的还包括一系列相关法规。

比如,在抗震设防标准上,1989年出台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确立了建筑业内通常所称的“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和设计规范。

2001年该规范经过修订又提出了更高标准。

1995年颁布并于2004年修订的《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则将各类建筑抗震设防级别划分为四类,其中普通民居为丙类;而甲乙两类建筑须在该地区抗震设防的烈度标准上,增加一度。

学校建筑最初被划入丙类,后来经过修订被升格为乙类。

此次修法对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制度进行了修改完善。

比如,特别增加规定,“对学校、医院、商场、交通枢纽、公共文化设施等人员密集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高于当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采取有效措施,增强抗震设防能力。

” 在需要进行抗震性能鉴定并采取加固措施的特殊建筑物、构筑物类别中,也增加了前述几类公共设施建筑。

修订后还明确规定了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和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各自对抗震设防的责任。

在法律责任方面建设单位违反规定不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或者不按评价结果报告确定的要求进行抗震设防的,将承担相应行政责任、民事责任乃至刑事责任。

新修订的防震减灾法还特别将没有被现行制度纳入规范之内的农村建筑纳入抗震设防管理。

县级政府应当加强对农村村民住宅和乡村公共设施抗震设防的管理,组织开展农村实用抗震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培训相关技术人员,建设示范工程,逐步提高农村抗震设防水平。

国家应对农村村民住宅和乡村公共设施的抗震设防给予必要支持。

窗外,防空警报凄厉哀婉的声音清晰的传来——5.12汶川地震过去十年了!十年前的今天,下午两点二十八分,四川汶川地动山摇,霎时间房倒房倒屋塌,山呼海啸!八级地震瞬间夺去了七万多人的生命!活生生的同胞就这样被断壁残垣掩埋了……至今想起来还是心痛!它启示我们:好好的珍惜生命,认真过好每一天吧!因为谁也不知道明天和灾难哪一个先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49872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0
下一篇 2022-10-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