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孩爸妈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一直是夫妻俩自己带两个孩子,可能和很多家庭不同,我们家不讲“分工”,讲“合作”,我们认为,合作比分工更有效。
劳动分工:组织生产的一种方法,让每个劳动力专门从事生产过程的某一部分。
合作: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方式。
很多家庭认为爸爸妈妈各有优势,所以带孩子的事,夫妻之间会做“分工”,比如:妈妈管生活,爸爸管学习;妈妈管英语,爸爸管数学;妈妈管学习,爸爸管品格;妈妈唱白脸,爸爸唱红脸。
……但爸妈分工的育儿方式,会带来很多问题,比如:爸妈各自选定了负责的领域,很可能会出现孩子某一方面的事务,另一个人非常不擅长的情况,一人不再,另一个人就会“抓瞎”;孩子会认为“这是妈妈该管的事”或“这是爸爸该管的事”,拒绝爸爸或妈妈在此事上的参与;另外,孩子也可能因为父母一方不负责某事,而产生轻视的情绪:“这事儿你根本不懂,还是等爸爸/妈妈在家时再说吧?出现这种情况,爸爸分工,带来的就不是高效,而是冲突和抵触。
我们家不做这样的分工,而更强调夫妻之间在育儿上的“合作”:育儿是我们共同的事,所以需要两个人通力合作来完成;爸爸妈妈在育儿事务上,需要保持一致的观点和方法,当观念和方法出现分歧时,夫妻之间悄悄讨论,不让孩子看到爸爸的分歧;爸爸妈妈共同承担所有事务,不分“这是爸爸管的事”“这是妈妈管的事”。
比如:帮孩子检查作业,谁有时间谁做;孩子有问题要问,也是问谁都没问题;孩子某方面出了小状况,不会说“等你爸来管你”,而是谁遇到了,就由谁来马上解决;一个人某阶段工作比较忙时,另一个人马上全面补位。
爸爸妈妈之间有良好的合作,对孩子也会很有好处:他不会对爸爸妈妈生出“分别心”,更听某个人的话,另一个人完全管不动;他内心会很有安全感,知道爸爸妈妈在如何对他的问题上,有恒定、一致的态度和方法;看到爸爸妈妈之间的合作,孩子也更容易学会和爸爸妈妈合作,不太容易出现抵触和对对抗。
所以,我们的建议是:夫妻之间不要做分工,更不要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的分工,让孩子看到爸爸妈妈是一体的,爸爸妈妈随时在保持良好的合作。
真心爸妈:我们是一对真实的爸爸妈妈,本科毕业均于北京大学,真心妈妈为中国传媒大学博士。
育有两子,一个十一岁,一个十四岁半。
出版有《育儿基本:找到好方法,轻松做爸妈》。
所有回答均为原创,欢迎转发分享、评论、讨论、提问。
我对问题里“分工”这个词语不太喜欢,每次看到或者听到在子女教育问题上,使用这个字眼,就很不舒服。
爸爸和妈妈各自对于育儿有不同的方式,以及擅长之处,这都是很正常的事。
一个家庭对于孩子的教育,应该是夫妻之间相互商量着来,为什么要像任务一样分配?孩子在每个成长阶段,父母亲的引导作用都各有所长。
父亲不能在家庭教育中缺席,父爱不应该只是像“一座山”那样纹丝不动;母亲不能代替一切,更不能一人分饰两角,是相互理解,相互配合。
曾经在儿童团的妈妈故事会嘉宾阵营里,听到一位妈妈描述过她的育儿经:小学她管,初中老公管,高中两人一起管,大学孩子自己管。
初听起来,仿佛觉得有些道理,仔细想想,其实不然。
谁说小学阶段的孩子,父亲不需要参与教育了?明明就是孩子特别喜欢和爸爸互动的,你天天在那坐着打游戏不理睬孩子,到了初中,你才来说我该管了?拜托,孩子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不是到了这个阶段才该你出动,你要知道孩子的成长,你应该参与每一步。
所以,我所理解的家庭教育,不应该是生硬的分工,而应该是充满爱与希望,鼓励与温情的共同付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