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实现梦想我愿意作文300字干涸的河床,只留下大小不一的小水洼,每一个水洼里挤满了鱼儿,烈日下他们仰望天空,困难的张大嘴呼吸着,他们心里都明白,挣扎即使徒劳,死亡就在眼前。
小鱼没有停下来,一个水洼接着一个水洼向前跳去,一次一次的跃起,一次一次的跌下,身上的鱼鳞又脱落了几片,肚皮已渗出斑斑血迹。
大鱼不屑的说“真不知天高地厚,长路漫漫,你能走多远?50步?100步?结果不是还一样吗?”你如此拼命,值得吗?但小鱼明白,只要她愿意,它一定会达到它心中的那片海。
哗……哗……小鱼它已精疲力竭,伤痕累累,就在这时一个浪花涌过,把它卷进了大海。
梦想需要坚持,而坚持唯一的理由便是“我愿意。
”年幼的邓亚萍跟父亲学起了乒乓球,她每天在练完体能课后,必须还要做100个发球接球的动作。
那时邓亚萍只有七岁,但为了能使自己的球技更加熟练,基本功更加扎实,便在自己的腿上绑上了沙袋,而且把木牌换成了铁牌。
腿肿了!手掌磨破了!——这是家常便饭!但她从不叫苦,不喊累!据教练张燮林统计,邓亚萍每天接球打球1万多个。
每一节训练课下来,汗水都湿透了邓亚萍的衣服、鞋袜,有时甚至连地板也会浸湿一片,不得不换衣服、鞋袜,甚至换球台再练。
长时间从事大运动量、高强度的训练,从颈到脚,邓亚萍身体很多部位都是伤病。
为对付腰肌劳损,她不得不系上宽宽的护腰,膝关节脂肪垫肿、踝关节几乎长满了骨刺,平时只好忍着,实在痛的利害了就打一针封闭,脚底磨出了血泡,就挑破它再裹上一层纱布接着练。
就算是伤口感染,挤出脓血也要接着练。
皇天不负有心人,身高虽为150厘米的邓亚萍,先后获得了150余枚国内外乒乓球比赛奖章!当她高高站在领奖台上,面对记者的尖锐的提问,付出那么多,值得吗?
老师教会我坚持作文300如果写作不是为了稿费,是什么理由让我一直坚持着?唱出心中的歌四十年的爬格子(写作,过去叫爬格子,现在称敲键盘。
我觉的过去称谓更贴切),既艰辛又愉悦,为什么?举个例子:三十多年前,正年轻时候,白天上班,晚上在灯下爬格子,把让自己感动的人和事,一字一字地写在稿纸的方格上。
有时直到通宵。
把心中的“歌”唱完,虽累,却身心舒爽。
说简单点,就是不为稿费而写作,是抒发内心深处的情感。
我有个体会:有时一气呵成的文章,寄去报刊,能被选中,甚至在显著位置刊登。
有时,反复修改,精㓮细琢,在词语上下番功夫,自觉良好,寄出后却石沉大海。
何也?因为发出的不是心声。
如果为稿费写作,你会去揣测编辑的爱好,会去追求时尚,会想方设法哗众取宠,就会失去自我。
不是发自己内心声音,你唱的是别人的歌,身心怎愉悦?!现实是:能靠稿费养话自己的人少之又少。
作为一般文学爱好者,就要有感而作,去唱心中的歌。
让生活更充实美好!过去生计靠工资,稿费用来买书或茶叶。
今天,只为心动而作,也从没有收到过稿费。
写文字,是为了更好的和自己的心灵对话。
文字,可以鞭策我疲惫的灵魂,在不可以诉说时,低吟出欲望的悲鸣。
文字,可以穿越过我脆弱的心灵,在不可以抵达时,抚慰着红尘的伤痕。
文字,可以拥抱我炙热的生命,在不可以张杨时,安静的分享着我生命中的幸福。
所以,没想把文字当成一种工具。
因为文字是爱好,是挚友。
我觉得,真正喜欢写文字的人,其实,就是想在文字间可以遇见另外一个自己。
我知道的,在迷茫之时,笔端的那个自己,总会在字里行间不经意的就能找到自己。
当落笔成行,寂寞成段,悲喜成章之时,却发现,自己却成了文字的过客。
就那么的,在文字的出处游离,在段落的顿挫处哭泣,与文字一路行走,一路分享着幸福悲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