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什么桥小学作文400字左右

洛阳什么桥小学作文400字左右,第1张

洛阳什么桥小学作文400字左右 泉州洛阳桥和洛阳有什么关系?

还真别说,洛阳桥确实和河南的洛阳有点关系,只是这种关系有点远,甚至有点牵强,但还是这么流传着。

洛阳桥乃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蔡襄担任泉州郡守时主持建造的,因建在泉州洛阳江上,故名。

洛阳桥因建造技艺高,有开先河之功,所以位列中国古代四大名桥,并被茅以升称为“福建古代桥梁的状元”。

如此看,洛阳桥实在太出名,以致于风头盖过它所在的洛阳江,桥的洛阳之名应该追溯至江的得名。

传说,唐宣宗在当皇帝之前,曾云游至此,大概是有感而发,看到眼前的景象,突然感叹到“此江大类吾洛阳”,于是洛阳江之名便出现了。

唐宣宗在闽南云游的典故也不算空穴来风,在整个厦漳泉都有流传,不管真假,至少闽南地区与洛阳是存在很大的关系的。

闽南语,也称河洛话,闽南人也称河洛人,他们祖辈流传着闽南人祖先便是来自河南洛阳一带,因此也常对河南产生些许臆想和纪念的东西。

唐代的中原江河被应用到闽南,除了洛阳江外,还有漳州云霄的漳江,大概都是相似的触景生情引发的命名。

所以说,洛阳桥因洛阳江而得名,洛阳江因大类洛阳而得名,自然洛阳上和洛阳就能攀上亲戚关系了。

文/圭海四记此地山水俱佳,山有名水有灵,其神其形大类吾洛阳,吾等可择善而居。

福建泉州的洛阳桥,因建在当地的洛阳江上而得名。

据史料为北宋当地郡守蔡襄主导所建,其善工造桥还一定的书法造诣。

后人为纪念他,在该桥附近造有其人像纪念碑……泉州洛阳桥因洛阳江而得名,而洛阳江又是河洛文化的体现。

河洛郎是从中原出走至此的客家人,而又以洛阳人居多。

其扎根福建又思乡心切,改名洛阳江。

现在福建人所说的闽南语就是古时的洛阳客家话。

洛阳作为中原腹地历史悠久文化影响深远。

这种文明传承有但不仅限于福建,日本至今也还有以洛阳命名的城市,洛阳路洛阳宫等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51979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0
下一篇 2022-10-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