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司运河仁和崇贤所属学校

乔司运河仁和崇贤所属学校,第1张

乔司运河仁和崇贤所属学校 4月9日,杭州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内容获官宣,你有什么看法?

杭州新区划分有重大意义,但也留下一些遗憾:第一,改变了杭州各区发展空间极度不平衡的状态,比如之前老的上城区面积很小,只有18平方公里,江干区也只有31平方公里,老的余杭区却有1222平方公里。

所以上城和江干可开发利用的空间很小,按杭州话来说是螺丝壳里做道场,施展不开。

把江干划入上城,下城划入拱墅区后,各区的面积就相对平衡了很多,有利于各区的发展。

余杭区一分为二以后,各板块发展也会更加平衡。

第二:有利区新区的发展。

大江东面积很大,有427平方公里,原来行政区划上属于萧山,萧山的面积很大,包括大江东有1163平方公里。

开发大江东对萧山区来说力不从心,这也是大江东发展速度较慢的一个原因,后来大江东收归杭州市管理,2019年4月浙江省政府正式批复设立杭州钱塘新区,范围包括原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和现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但新区并不是一级正规的行政机构,总有点名不正言不顺的感觉。

管理开发面积有531.7平方公里没有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不行。

这次划为钱塘区以后,对下沙、大江东的发展一定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第三:有利于资源的均衡化,比如杭州的原下城区和江干区,教育资源相对要差一些,中小学的名校也少。

但上城和拱墅的教育力量要强得多,拱墅区这几年进步得特别快,它的文澜,育才,卖小教育集团名气都不错。

划区以后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均衡化,有利于提升杭州的整体教育水平。

当然我感觉这次划区,也留有一些遗憾,比如还是没有能彻底解决同城化问题,由于一些新并入的区,财政还是独立的,有的同城化问题要好办一些,比如社保,医疗、交通等。

但唯独教育的同城化很难做到,不要说新并入的临安,富阳,就是连并入杭州已经20年(2001.3.13国务院批准并入杭州)的余杭区(临平区)和萧山区,这次还是没有解决彻底同城区问题,也就是各区的初中学生,大部分还是只能考本区的高中,无法享受到主城优质高中的资源,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另一个遗憾是,三江汇没有能独立成区或者并入某个区。

三江汇区域协调管理区458平方公里,涉及西湖(转塘、双浦)、滨江(浦沿、长河)、萧山(城厢、闻堰、蜀山、义桥)、富阳(东洲街道、渔山乡、里山镇)4个区。

三江汇“未来城市”实践区是杭州未来开发的又一个重点区域,也需要理顺管理体制。

可能是时间的的原因,这次没有能单独成区或者划入区域面积小,发展空间也受到限制的滨江区。

总之,这次杭州行政区划的部分调整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大事,有利于杭州的未来发展,我们杭州人坚决拥护。

我们相信杭州在新的区划下,发展将会更快,未来将会更美好!

经过漫长的等待,杭州行政区划调整的靴子,终于落下了。

4月9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调整杭州市部分行政区划的通知事实上,这是一次早已被预先张扬的行政区划分。

昨天下午,杭州市下城区政府和江干区政府门口,一群人正在区政府牌匾前合影留念。

而下城与江干这两个区,正是这次区划调整中被合并的两个区,区划调整完成后,江干区与下城区这两个地名也将成为历史。

近些年,杭州市区面积不断增大,从原先的400多平方公里急速扩张到了目前的8000多平方公里。

伴随着城市快速发展,现有行政区划弊端尽显,城市结构、区域功能、资源配置方面存在不足之处。

而且,目前杭州10个城区土地面积差异极大,最小的上城区只有26平方公里,最大的临安区超过3000平方公里,发展空间很不均衡,部分城区即将面临无地可开发的局面,部分面积偏大城区也面临精细化管理的难题。

此前有媒体采访专家表示,“杭州要进一步增强自身辐射力,就需要扩展自己的辐射范围,将周边部分区县市纳入市内版图,是国内很多同类城市的作法。

”探长也透过官方发布的信息,圈出了区划调整重点,即“并二、设二、改一”。

并二:上城区 + 江干区 = (新)上城区;拱墅区 + 下城区 = (新)拱墅区设二:(老)余杭区 = 临平区 +(新)余杭区(区界:大运河)新余杭区包含余杭、仓前、闲林、五常、中泰、仁和、良渚7街道和瓶窑、径山、黄湖、鸬鸟、百丈5镇。

区域940平方公里,政府驻仓前街道。

新的临平区管辖临平、南街道、东湖、星桥、乔司、运河、崇贤7街道和塘栖镇,政府驻临平街道。

改一:钱塘新区 = 钱塘区新的钱塘区管辖下沙、白杨、河庄、义蓬、新湾、临江和前进7个街道,即为现在钱塘新区的管辖区域。

此次杭州市区划调整之后,杭州市下辖10个市辖区、2个县、1个县级市。

分别是上城区、拱墅区、西湖区、滨江区、钱塘区、余杭区、萧山区、临平区、富阳区、临安区、桐庐县、淳安县和建德市。

那么按照“并二、设二、改一”的区划调整方案,探长认为对杭州未来的影响也许就集中以下几点:以“余杭区”为中心,城西科创大走廊会成为G60科创大走廊上最闪耀的一环,帮助杭州成为浙江乃至中国的产业创新策源地。

钱塘区,补短板的一环,杭州二产增长乏力、“瘸腿发展”,改变杭州“数字经济”一条腿走路的产业现状,规上工业产值的跳跃式发展就是“治病良药”,钱塘区的成功与否,对大杭州的未来梦想实现至关重要。

新拱墅,杭州的主城区。

人文中心在运河,产业中心在运河新城。

新上城,改变城市中心CBD的不统一性,整个拥江的最中心,从南星到钱江新城,再到江河汇,再到钱江新城二期,就是一条“黄金海岸”。

本次区划调整,总体概括起来无非这三点——●做大城市骨架:多个行政区面积扩大甚至翻番●做多市区人口:市区人口冲线●做强辐射力:要有「对区域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话来说,是这样的——优化行政区划设置,提高中心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强化对区域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而回到楼市层面,从这次区划调整和此前“十四五”规划提出的“1核9星”杭城发展空间新格局,不难发现杭州未来在五个方向的发展重点。

除了钱江新城二期、钱江世纪城、大城北三个早已启动的区块外,杭州云城、三江汇未来城市先行实践区、会展新城等三个“新秀”也是未来重点发力方向,预示着这六大区块毫无疑问将成为未来杭州的发展重心。

以钱江新城二期的定价为例,明确传达了杭州城市发展战略依然以拥江为中心。

早些年,整个城东的沦陷,一个是学区搭配不佳,另一个就是钱江新城之后,立马“跨江”,然后“拥江”,城市的热点分散,并没有集中全力继续向东,现在在“拥江”大成之后,以“江河汇”为起点,整个钱江新城继续向东高歌猛进,让周围一圈小弟找到新的主心骨,所以城东、艮北、九堡的崛起还是会发生,会补涨。

站在十三五、十四五的衔接期、“后峰会、前亚运”的节骨眼,杭州重新布局划区,让整个城市的空间职能真正的打开,并给楼市提供了巨大的原动力和未来的想象空间。

当然,探长也希望这个市场能更明朗一些,能更“友好”一些,让不论是房地产人还是购房者,都能有红利,有盼头,也更安心,让更多人能安居置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52003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0
下一篇 2022-10-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