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测提问者(应该是小学生家长或者老师)的意思,似乎是问,如何将准备好的范文,改头换面适合不同考试作文题目的要求,写出一篇得高分的考试作文。
所谓一材多用,这个“材”也就是范文或者名人事例之类素材。
总之,就是想走捷径,用套作的方式帮助孩子得作文高分。
如果是家长,我要说:停步,这条路太危险!如果是老师,我要说:停步,你是在害学生!高考作文要求里,常常有一句“不要抄袭,不要套作”,不知这些老师和家长知不知道。
小升初,也是有这样的要求的,我们不能抱侥幸心理,让孩子的为人和作文走在一条危险甚至错误的道路上!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指导小升初作文,切实帮助学生和家长呢?一明确考试作文和平时写作的区别。
平时作文你可以不管考试要求,写心情,写生活,写幻想,随心所欲,天马行空。
而考试作文,你必须带着镣铐跳舞。
这个镣铐就是考试作文的要求。
比如限定时间,空间,字数,格式要求。
比如考察学生阅读和审题的能力,考察学生书写规范和思维能力。
为了更好应对这些要求,我们必须在毕业年级做好针对训练。
现在的考试作文,为了打击抄袭和套作,也是费尽了心思。
比如限定写作材料,要读懂材料根据材料内容和意思作文;比如限定写作情境,让你完成指定写作任务。
前者称为材料作文,后者成为任务驱动型作文。
我们分别举一个例子吧。
材料作文的例子。
材料:自从进入校门的那天起,作为学生的你,不知上了多少节语文课。
这些课,有的内容充实有趣,有的形式新颖活泼……它向你敞开知识的大门,它开启你的心灵之窗;它为你播下理想的种子,它为你插上想象的翅膀;它让你品尝成功的喜悦,它架起师生情感交流的桥梁。
就在上课、下课的铃声中,带给你无限的欢乐。
请就你经历过一节语文课,用那生花的妙笔记录下那段欢乐的时刻。
要求:(1)写成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可以有适当的议论和抒情。
(2)记叙内容要具体、中心明确。
语言连贯通顺,突出个性和文采。
任务驱动作文的例子。
材料:阳光明媚的四月,同学们正在教师里上语文课。
班主任给我们讲《凡卡》。
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突然,从开着的窗子飞进来一直小麻雀。
要求:这个时候,同学们会有什么反应呢?请以一位在场同学的身份,以上边文段为开头,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题目自拟,不要抄袭和套作。
二熟悉考试作文评分的潜规则。
老师们是这么给考试作文评分的呢?有评分标准,从作文的审题,立意,结构,语言,思想感情等方面给出等级要求,还有什么有创新,立意深刻,富有意蕴等加分项。
这些都是明面上的东西。
我来告诉你阅卷的潜规则:第一是看书写。
漂亮规范至少整齐的书写是作文得到中等以上分数的必备条件。
老师们心中都有一个作文起评分,比如60分的作文起评分43分。
然后,将你的作文往里边靠,是往上靠,还是往下靠,首先是看书写,字数,标题,分段,这些硬件。
第二是看作文的开头结尾。
开头吸引不了老师,结尾让老师无感,找不到亮点,作文分数就是中不溜啦。
第三看是否偏题。
所以紧扣题目或者材料中心很重要。
多次点题,反复点题,标题点题,首尾点题,你不会吃亏。
第四看文章亮点。
或者材料新颖,或者语言精彩,或者构思巧妙,或者有生动的细节,总是要有亮点才能得高分。
所谓没有太阳,要有月亮,没有月亮,你总要有点星星或者萤火虫。
大路货,老师是会审美疲劳的。
三这样指导小升初作文复习。
第一作文材料的准备。
让学生回顾自己的生活,整理自己的作文,把握自己作文的优缺点。
对以前的作文进行修改。
主要从学会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场面描写,心理描写入手,总之一句话,要让你的作文有画面感,要让看作文的人如同就在现场,身临其境。
如此升格练习,提升的是学生对自生活素材的熟悉程度,不容易与别人重复,容易有个性化的好材料。
第二精心设计,对各种类型的作文进行审题拟提纲的训练。
对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漫画作文、材料作文和任务驱动作文,都要进行相应训练。
以便让学生胸有成竹,在考场上不慌乱。
第三加强学生考试作文的考后指导。
对平时模拟练习的作文,老师要在考后进行针对性指导。
要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得失,通过老师的面批,让学生明确自己作文的问题,进行相应修改,考一次有一次收获。
总结一下:明确考试作文要求和评分规则,重视对学生的作文能力的针对性训练,不走背范文套作的歪门邪道,者才是小升初作文的康庄大道!多年不教小学,说来有些生疏。
我是遵守教育常识只说实话的语文老师。
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欢迎转载我的文字,关注我的头条号。
如果没理解错,问题可以理解为如何套作文?1. 以平时积累的范文为基础,掐头去尾,积累多个不同领域的写作素材。
比如和同学的、和家人的、和老师的故事。
2. 分析这些故事素材,思考能够提取哪些中心思想?比如,亲情、友情、信任、感恩等。
3. 最重要的,同一个素材,可以将侧重点稍作调整,便可以转化,用于不同的中心思想。
举例:妈妈教自己做蛋糕的事可以重点突出亲子之间的互动,作为描写亲情的素材。
也可以重点突出做蛋糕过程的感受,作为自己尝试创新的素材(类似的题目有:我第一次......)还可以重点描写做蛋糕过程中的困难以及如何克服,作为描写克服困难的素材。
4. 最后,需要在考前做一些训练,针对几个大类的题目,能够快速列出大纲,知道选用那个素材,如果调整侧重点。
建议套作文是临考前的小技巧,万一遇到新颖或刁钻的题目,写作基础不扎实,很可能应对失措。
因此,对于学生们来说,写作水平的培养才是最根本的,打好了写作基础,逐步提高写作水平,再加以适当的应试技巧,才能应对自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