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小学是什么样子

未来的小学是什么样子,第1张

未来的小学是什么样子 未来20年农村会是什么样子,难道农村都没有人了吗?

未来20年农村会是个什么样子?本人斗胆设想,也应该是个七不离八。

1、20年后,除极少数山区和不适宜机械化作业的少部分地区,继续实行土地耕种“单打独斗”外,85%以上地区的土地耕种,都将会走上集体化的大农业道路(不管这个集体化是以什么形式出现)。

只有实行了集体化,才能实现机械化、现代化,这是伟人毛主席在几十年前就指明的方向。

2、20年后,农村有人。

但基本上都不在农村居住了,农村的兄弟姐妹们都住上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居民点,享受着和城里人一样的居住环境和福利设施,在居民点周边,商场、菜场、学校、医院、养老,各种设施一应俱全。

3、20年后,农村还将存在,也许名称上叫法不同。

村、合作社、农场等等都有可能。

农民的劳动收入不比在外面打工少,不需要再过那种风餐露宿、寄人篱下的打工生活。

农民将会成为农业工人,农忙时在田间从事机械化、电子化作业,农闲时在乡镇做工(农副产品深加工)。

农村的兄弟姐妹们有休假、有劳保、有退休、有养老。

4、20年后,城乡差别将会变得很小,经济上的贫富差距将会变得更小,社会风气将会变得更好,人民群众都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生活幸福感满满……。

未来20年的农村,会是个千奇百怪的样子。

农村现在没有人,以后的农村,人也不会多。

大集体时代,人与人感情深,人人都知道自己有个大家庭,为了这个大家庭的幸福与美好,农村人多种田地,多打粮食,多搞经济作物,多生孩子,年年都是交够国家的,留足自己的。

每个队,都有个好队长,使大家凝心聚力,因此,农村的人口越来越多,后来咋就吃不饱饭。

农村人多的时代,在我小时候的记忆中只有热闹,仿佛热闹的不行,也许因为我太小,就对吃不饱或吃不好的儿时没有记l忆,而后来,却能听到越来越多的有关吃不饱的故事,农村人从此有了积极性的消息,使我虽疑惑,但也感觉越来越是真的,因为说的人太多,大家都在说。

因为吃不饱,大家分了田地,还出了安徽省风阳县小岗村的“十八位英雄”农民,是改革的功臣。

因为人多吃不饱饭,因为没有积极性吃不饱饭…吃不饱饭,就把一个大家庭的田地分了。

一人就一两亩田地或几亩田地,在那个时代能吃饱饭,在这个时代能干什么。

农民,不能仅仅为吃饱饭而活,所以,农民的儿子都要去读书,读书的目的是当工人、当科学家、当教师…至少不会再当农民,农民的l儿子说要当农民就会被打被骂。

中国人都知道做人不仅仅只是为着活着,谁都能晓得给你微薄的田地,只能让你苦苦的无可奈何的活着。

农村的田地就那么宽,农村的天地就那么广,吃饱饭的农民更需要花朝月夕、如诗如画的生活,就纷纷的离开了家乡,去到了远方城市,在城市里,更能够很好的生存。

能够在大城市里的人,都是农村里有胆识、知识的农民,更多的是年轻人,经受了很好的见识与教育,能在城市里和农村生活中获得道理,那就是无论在农村和城市,都能生存下去,但人不仅仅是为了生存。

农村人都聚居在农村,甚至未来会生存艰难,农村人在城市里,肯定会是农村加城市,生存的更好,农村收入低,城市收入高,在城市高收入下,几亩薄田的收入微不足道。

所以,田地在农民的记忆中,城市却在农民的理想里。

在城市里买房,好好的经营着自己的诗和远方,也不丢弃自己的农村房屋和田地,啥时间想起,回家看看,改变下自己的情趣,或用来教育自己的孩子,谁也不知道未来会是个咋样,留一条退路也好。

农村的田地,是在呼唤和安慰着你,在大城市里活不下去了就回,也象是在说别怕,经过千难万幸后,活不下去了,还有田地。

昨夜读了一篇文章,说农民只所以撂荒田地,是因为农民在哪里都能生存。

农民种田耕地,只是为了生存,能够有更好生存的地方,所以就不爱种田,说得农民象骨子里就不爱种田一样。

可是,要让农民种田耕地,让住城市里的农民回农村种田,总得给他们个理由。

那就是种田,不是为了生存,而是诗和远方。

一个只能让人生存的小地方,怎能比一个能让人生存的大地方—城市好。

一个己变得寂寞静静无人的小地方—农村,回去,仅仅只能生存。

社会的发展让农民迷茫,谁也不能让农村不产粮食,全变成花海树林和天堂,毕竟那里,有实实在在的各家务户的田地!未来20年的农民,还想回去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52533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1
下一篇 2022-10-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