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出自于一个深圳的家长,提出意见要求修改初中生综合测评简化信息平台,这个提议引起了深圳很多家长的关注,提出这个建议的是一个七年级学生的妈妈,这个家长自称是一个大学的教师,在公开信中这个家长说,她自己跟孩子一直为综合评测劳于奔波,还指出深圳的初中综合素质教育方案在广东的基础上加量加码,忽略了不同家庭不同条件下形成的不同压力,造成了不少学生和家长为了达到标准而焦头烂额。
其实应试教育,属于万人争渡独木桥的情况,现在学生的压力其实已经很大,导致了现在的孩子每天都起早贪黑,比上班族每天的工作还辛苦,这种情况下还要为孩子增加素质评定,而评测的素质教育其实就是一些通过完成各种任务的形式获得分数,并不是说真的喜欢完成,而是为了完成任务的形式完成,这种形式的评测有用吗?对于现在的孩子素质高低并不是说要求他们去学习更多的才华和技能做为指标来判定的,而这个素质教育综合评测其实就是从数据去评定,也就说现在评测的素质教育其实就是要求孩子能多才多艺,这些对于家庭来说压力山大,也催生了许多以素质教育为牌子的培训机构,所以会造成家长和学生为了完成任务而疲于奔波,甚至为了完成任务而不得不走特殊路子。
真正的素质教育并不是通过数据来体现出来,才华并不代表素质高低,素质教育其实是一种精神上面的教育,而现在深圳实行的综合评测其实就是强迫学生多才多艺,这其实就是让家长掏更多的钱去给孩子报名各种补习班兴趣班,导致原本压力山大的学生增加了更重的负担,难怪家长对这种做法有相当大的看法。
其实综合评定最后都没有成为决定孩子考上哪所大学有帮助,最后的结果都是你懂的兴趣班再多,但是高考分数不够,这些兴趣爱好完全起不到加分的能力,现在的应试教育是以分数决定一切的,综合评定在上大学的门槛上面效果不明显,而只是会占学生和家长更多的时间和财力,正常来说才华多的确没错,正所谓艺多不压身,但是强制性通过这些来进行学习压力,这种做法真的不太理解,既然搞综合评定,那么就应该把这些也一起规划到最重要的高考加分上面去,原本就学习负担重的学生更是受不了,在这上面家长也应该多考虑孩子的感受,学校和社会也应该多考虑孩子的感受。
看到深圳初中生学业综合评价体系被指给学生家长造成极大负担,且催生出许多培训机构乱象。
这个问题提的非常好,可以说是一针见血地切中要害。
正如深圳有一位叫“雪妈”的家长在一封公开信中所讲:“她从自己和孩子屡屡为综合素质评价而疲于奔命出发,指出深圳市教育局对初中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方案较之广东省方案加量加码,不仅忽略了不同家庭之间经济能力、数字化程度的差别,也造成了学生和家长一起弄虚作假的必然结果。
”面对中考升学率仅五成左右的现实,深圳市的初中生学业综合评价体系,几乎无法体现学生的真实综合素质。
反而加剧了竞争的激烈程度,以往没有综合评价体系的时候,学生们还能专注于文化课学习。
但是现在却不得不为各项评价指标而去疲于奔命,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请看上面这张评价体系图,创新实践和艺术素养,仿佛就是专门给社会培训机构量身定做的项目。
因为在应试教育的今天,学生在学校里绝大多数时间都只能围绕文化课学习,而没有更多机会在课堂里学习实践创新知识。
而就深圳的社会环境氛围来看,学生利用课外进行实践创新在缺乏系统指导的情况下,只能依赖于培训机构。
深圳这位叫“雪妈”的家长,她是大学教师,连她这样素质的家长都难以承受孩子综合评价所带来棘手问题,更何况其他家长了。
因此,对于深圳教育局来说,如果再不面对现实,即刻成立学生综合评价体系调研组,深入进行调研活动,恐怕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家长会发出像“雪儿”一样的声音,那时教育局所面临的压力可就不是现在这般了。
最后,我要说说思想品德和身心健康这两项,对于思想品德来讲,尽管学校也设有课程,但那绝对是纸上谈兵的设计,如果将这门课做出精心设计,由家长通过主动发挥家庭教育职能来完成,或许更为现实。
而对于身心健康来说,外延太大了,如果不具体量化指标,恐怕很难评价出一个学生身心是否真的健康。
深圳市初中生学业综合评价指标务虚现象,仅是全国各地的一个缩影,不少已经推行这种评价体系的城市,都存在共性的现象。
这说明在体系设计之初,就压根没有充分进行论证,没有让家长群体参与进来,听听他们的意见。
人民教育为人民,如果没有了家长和学生的意见收集,而是教育职能部门关起门来进闭门造车,永远不可能设计出合乎国情民意的好的评价体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