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请。
我觉得中小学实行校内托管解决了学校放学早、接送孩子难的矛盾。
也就是困扰很多家长的“三点半”问题。
我所在地区把校内托管叫做d性离校性制度。
基于学生家长自愿,针对确实有接送困难的家庭,提供延时离校服务。
所需费用由地方财政按照参加人数多少,全额拔付,不收家长一分钱,充分体现教育为民服务、政府为民办实事的一项重要举措。
我们d性离校制度实行了一年多,在实施过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首先,因为不收一分钱,明明家里有老人可以按时接送的学生,也来参加。
大多数家长给出的理由是:学校有老师看着放心,作业还有老师可以辅导,回家不听老人管教,作业不能完成。
这样,导致参加人数过多,每班参加人数占三分之二左右。
学校出于安全考虑,只能让学生呆在教室做作业或者看书画画,很少进行户外活动。
其次,我们每位老师每周轮流看管学生一到两次不等。
学校要求老师全员参与,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最辛苦的是班主任老师,要等到最后一个学生离校才能回家。
偶尔遇到家长有事来晚了,你只有等的份了,每天下午六点后离校成了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最后,由于d性离校占用了原本的每周工作例会、教研活动、政治业务学习时间,如今学校组织老师集体开会学习大多在学生离校后,无形中延长了老师的在校时间。
我建议:能否将引入第三方服务机构参与这项活动,真正让这项惠民政策做到家长放心,老师们不在闹心。
2018年开始,各地中小学按照国家要求逐步开始落实中小学课后服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放学早、孩子无人看管的“三点半难题”和遏制了校外托管班和培训机构的无序发展, 初见成效。
但根据全国及本地落实后的具体情况,还是存在不少问题。
一、一部分家长持保留态度。
(1)时间。
中国这么大,三点半难题解决了,可有些家庭接送孩子的问题仍然得不得解决。
(2)课后服务开展的形式及内容。
课后服务时间可延长至18:00, 那么从15:30 ~18:00之间2个多小时里面学校能提供的服务是什么内容?是不是孩子符合需要的? 现在大多数学校提供的服务形式单一:作业辅导。
尤其是一、二年级的孩子,国家规定他们不能有笔头作业,他们在课后服务时间段里面能参与什么活动呢?如果该年级段的老师在这个时间段安排笔头作业是否违反相关规定? (3)费用。
上海市财大气粗,不收费。
但到现在为止,公开对社会宣布的独此一地。
北京、广州等富裕地区都没有做出相关承诺,不用说中国其他地方。
有些学生原本不参加任何形式的补课和培训,现在课后服务来了,有报道说某学校一个学生一个月两百,一般家庭能够承受得起,可对一些贫困地区家庭来说是笔不小的甚至难以负担的家庭开支。
国家有没有对这些自于一些特殊家庭全体的孩子在这方面有财政扶持或免费? 二、一部分老师持反对态度。
(1)时间。
学校服务提供到18:00,但家长总是会因交通、工作等客观情况或主观原因不能按时接孩子,那么负责当天课后服务的老师就不得不延长下班时间。
尤其是班主任,他/她必须天天这个时间段后才能离校。
(2)行政干预。
学生参与不参与有选择的余地,而老师是必须全员参加,损害了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影响了他们的家庭生活。
(3)安全。
学生在学校里面多呆2个多小时,就意味着学校必须在安全上提供相关保障。
有的学校根据学生申报课后托管的具体情况,把一些学生凑在一起,组成了某种意义上校内的“托管班",给教师在维持纪律等带来了难度。
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孩子容易磕磕碰碰,这种情况屡见不鲜。
那么,相关教师的权益是否能够得到维护和保障? 最后,笔者不得不指出一个最严重的问题:如果上面几个现在存在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也没有有效的监管,那么课后服务会不会最终流于形式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