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系统学校信访工作调研报告

教育系统学校信访工作调研报告,第1张

教育系统学校信访工作调研报告 县城学校不断扩张,乡村学校不断缩小,将来的农村教育将变成什么样?

在1976∽1982年其间,国家大搞扫除文盲,村村成立小学或者设立扫盲夜校,村小的只设一、二年级,三年级以上的到附近的完全小学上课。

那时候,各村皆闻读书声了。

后来分田落户,生产、经济收益大幅提高,人员流动越来越大,出现好的学校生源越来越多,而村里的小学人数则越来越少,不得与取消了,缩成了一个乡(大队)一间小学和一间初级中学。

这是第一次学校合并。

到了86∽88年时,很多初级中学生源很少了,大部分学生涌向县城,依时又缩编了初级中学,每个镇保留一至两间初级中学直到现在。

现在镇级初中的生源也很少了。

因镇办初中的教学设施和师资配置比不上县城,且现在交通方便,绝大多数家庭的经济允许孩子到县城里读书了,所以镇办中学的生源被大量缩减。

镇办中学的缩办亦快了。

现在很多乡的小学几乎没有学生了,有的小学1∽6年级共计才几十个人。

这样变成了教育资源浪费了,缩办小学也势在必行。

有可能一个镇只保留3∽5间完全小学,实行小学住校,封闭或半封闭式管理。

对于民办学校的增加,国家是鼓励和允许的,欢迎民间资本投资教育业。

本来国家实行9年制义务教育,各家庭可根据自身情况送孩子到民办学校学习,各取所需。

从小学到大学都已有民办学校,以后还会有更多。

有竞争、有进步,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如果公办学校没有生源,也一样淘汰。

铁饭碗也会打破。

我有个堂兄在老家村小里当校长,这两年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没几个学生了,快失业了!”他总担心:有一天没学生了,自己到哪里去教书呢?我很理解堂兄,他是民师转正的老教师,今年58岁了。

从高中毕业到现在,他在村小教了40年书,见证过村小的兴盛衰落。

村小最红火的时候,有500多个孩子。

那时候,村小是乡村最繁华最有生气的地方,书声琅琅,人头攒动。

而今年,村小里只剩下1至3年级20多个孩子,特别是一年级才3个孩子!这两天,还有几个孩子家长早早打了招呼,年后要转到县城上学。

堂哥说:“每转走一个孩子,自己都要难受半天。

”聊起乡村学校的未来,他一脸茫然。

他现在的想法就是村小最好能再撑两年,让他在这里教到退休,也算功德圆满。

我也无语。

老家乡镇户籍人口有3万人左右,最大的学校当数乡镇初中,十多年前我在那里教书时学生最多时有2000多人,而现在只有400多人;乡镇中心校也由十年前的500多人减少到不足200个学生。

按照这个速度,不到5年,老家学校真会面临着校园空荡荡、老师心慌慌的局面。

很多人在谈到这个问题时,大都有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整合教育资源的说法,将乡村学校该关的关,该并的并。

我觉得这是一种对乡村教育发展极不负责任的说法。

教育必须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但我认为,这个趋势应该是追求教育公平,让更多乡村孩子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服务。

实际上,乡村学校学生锐减,恰恰是全面贯彻教育公平,跨越式发展乡村教育的良机。

在这方面,日本人对待一个小学校的做法很有启发性。

日本有个居民只有270人的小岛,岛上居然有一所漂亮的小学校。

学校学生最多时有13名,最少时只有6名。

这所小学拥有日本最先进的电子化教室,拥有室内体育馆和室外运动场,还有一个50米长的标准游泳池。

科学实验室里有高倍天文望远镜,音乐教室有钢琴,图书馆里有5000册藏书,甚至还有一个小小的农场,供孩子们劳动实践。

这所小学建于1875年,距今已有146年历史,无论战乱和平,无论繁富贫困,它都悠然世外,做着自己的教育梦。

在日本,像这样的小学校随处可见。

它从来不愁经费和老师,因为根据日本教育法,公立学校设施配置,必须按照全国统一标准。

换句话说,东京市里学校的设施设备,跟哪怕是再偏僻的乡村小学,没有什么两样。

在老师配备上,它专门制定《偏僻地区教育振兴法》,为在偏僻地区从教教师发放生活补助和特殊岗位津贴。

政府规定,所有教师都必须在规定的教育区域内轮岗,以保持城乡师资平衡。

有了设施和师资保证,日本城市与乡村中小学校的教育质量并无太大差别。

不少城市家长反而将孩子送到乡村学校就读,因为那里学生相对较少,老师能够更好的照顾到孩子。

这样的乡村学校你还担心倒闭吗?有人说,我们的乡镇社会发展水平还远远没有达到那种水平。

其实很多事情,不是单纯由经济来决定的,而是由心态和意愿来决定的。

请不要动辄关闭或合并农村学校!只要有一个孩子,就得保证他就近上学,这是教育法赋予他的神圣权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57569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2
下一篇 2022-10-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