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礼仪年度总结

学校礼仪年度总结,第1张

学校礼仪年度总结 为何现在学校都不教传统礼仪,年轻人文化传承很低?

让中华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青春当下,有人认为年轻人文化传承低,这可能指的是部分年轻人的现状。

这个现象主要涉及以下几个主要问题:什么是传统礼仪、学校应试教育、功利性、如何传承等。

一般来说,我们说的传统礼仪是指中华传统礼仪,包括寿诞礼仪、庆贺礼仪、交往礼仪、节日礼仪、称谓礼仪等等。

这是作为一个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遵守的传统礼仪。

有的年轻人,不懂得传统礼仪的重要性,没能传承传统礼仪,因而现得粗陋鄙俗,显得文化传承很低,是令人担忧的现象。

那这个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有人说学校里不教传统礼仪,其实现在学校里是有传统礼仪教育的,注重文明礼仪行为规范的教育,可能跟古人行礼的仪式有区别,但应该同样也能够培养文明礼仪的好习惯。

可能更主要的原因是功利性的应试教育,升学考试又没有传统礼仪方面的东西,所以可能就不太重视了,长此以往,学生就没有在应该养成良好习惯的黄金时期得到及时有效的传统礼仪教育,导致文化传承很低。

另外,我们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应该也有很大的问题,值得商榷探讨。

传承传统文化一定要以学习文言文翻译技能为先决条件吗?传承传统文化的精髓,传承传统礼仪的精髓,其实是大可不必辛苦地学习文言文翻译的。

现在的实际情况是,有的年轻人文言文翻译能力堪忧,有的年轻人传统文化传承堪忧,就是人们所说的有的年轻人文化传承很低。

关于有的年轻人文化传承很低的问题,我再简要补充两点:一是学龄前家庭启蒙教育很重要;二是社会形成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也很重要。

因此,我觉得,传统礼仪要内化为文明礼仪习惯,必须从小在家庭抓起;特别是在学校教育阶段,要提高传承传统礼仪的认识,落实具体措施,改进方式方法,才能有一定成效;当然,我们整个社会也要形成弘扬中华传统的风尚。

这样,家庭、学校、社会形成良性互动,才能真正地让中华传统文化之花焕发青春。

中华民族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学校虽然不教传统礼仪,孝敬父母,礼尚往来,尊老爱幼等等仍在民间传承。

不过,现在的学校重点强调“智”的培育,追求所谓“升学率”,而忽视“德”的教育,这倒是事实。

究其根源,就是“钱”字惹的祸。

不仅学校,整个社会都在拜金。

而且,贫富差距越大,对于金钱的追逐越是甚嚣尘上。

缺失的教育,随着社会的进步,终会受到重视。

因为,缺“德”的“智”,必将受到需要的制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57966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2
下一篇 2022-10-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